摘 要 智能交通系統主要是利用物聯網中的先進的通信與信息技術。實現交通運輸的實時高效的管理方法。尤其是隨著我國的物聯網技術的引進,使我國的智能交通系統中的服務模式與系統的構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面臨的一項的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更好的實現網絡的互聯與互通。
【關鍵詞】物聯網 智能交通 架構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汽車工業中的能源的利用率很低、大氣的環境污染現象很嚴重、道路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這些都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負面的影響。因此,構建一項順暢又安全的交通系統具有重要的意義。還有很多發達國家逐漸認識到。如果把信息技術與電子通信技術,全面的應用到我國的交通領域,就能迅速緩解,道路交通的擁堵現象,從而對我國的交通安全與事故的處理情況,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隨著近些年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快速的得到了提高,同時也對交通運輸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交通作為促進未來交通發展的合理趨勢,應該引起我國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因此,我國要積極推動智能交通的系統建設,并且要及時組織相關部門采取一定的措施,給予政策上的支持,把智能交通作為一項促進未來的交通領域發展的重要的方向。
1 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交通系統架構
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交通系統一定要全面考慮到各個類型的基礎設施、交通對象等。通過構建基礎交通的感知網絡,才能開發出各種類型的智能管理的服務系統。這種全新的理念一定能從根本上,改變交通系統,只注重業務開發的模式,轉而向信息資源共享需求的方向發展。把物聯網真正的運用到智能化的交通領域中,首先就是構建在物聯網環境下的,智能交通系統架構。這項在物聯網基礎上的,智能交通的架構,主要由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這三個方面組成。
1.1感知層
物聯網的智能交通系統的感知層,主要負責準確的采集各種交通信息。尤其是各類交通信息的感知要通過網絡和傳感器來得以實現。傳感器的采集過程,一定要完全經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完全傳輸,才能實現好數據的匯聚。
1.2 應用層
應用層的主要功能,是對交通感知網絡進行數據采集,并且要進一步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和應用,支持各種智能化的交通服務。應用層系統主要分為,政府應用系統、社會應用系統、各個企業之間的示范系統等等。其中,最為典型的應用系統,主要包括交通控制系統與動態控制系統。要想實現好智能無線傳感器與電信網絡傳感器之間的融合,一定要把無線傳感器網絡連接到電信網絡上。利用電信網絡來進一步實現對無線傳感器的網絡中各項業務的監控與管理。
1.3 業務平臺
業務平臺是促進電信網絡的運行與管理,并且還要與無線網絡傳感器進行結合的業務實體,同時還要協調好電信網絡中的其他實體,來完成好整個業務系統。管理平臺作為實現電信網絡對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管理實體平臺,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對業務平臺的設備與網絡進行管理。同時,為了保證電信網絡更加可靠的運行,一定要在電信網絡和無線交通傳感器之間引入有效的控制機制。這項接入控制機制,指的是電信網絡利用網關系統,對控制點進行有效的控制,為無線傳感器網絡提供全程的服務。
2 物聯網技術對智能交通系統的影響
由于物聯網在電子通信與計算機技術方面具有成熟的技術優勢,因此,物聯網技術與智能交通系統的有效結合,才能為我國的交通運輸行業提供出全新的發展思路。物聯網是在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之后的,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從而孕育出了改變產品生產與銷售的網絡系統。與此同時,物聯網提出的全新的理念,對人類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比較深遠的影響。到目前為止,在交通運輸與物流行業,逐步推廣了物聯網技術。
2.1 感知信息
物聯網的核心內容是傳輸過程中的信息數據,首先就是要對物體的屬性進行標識,屬性主要包括靜態與動態兩種,還要通過一定的設備讀取物體的屬性,并且要把信息轉化成一種網絡傳輸的重要的數據。
2.2 采集信息
在物聯網環境下構建智能化交通系統,一方面要采集大量的交通信息,并且對實時性信息進行采集和處理。另一方面,更要側重于對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傳輸功能。由于智能化交通系統,是以高速公路作為一個技術性的交流平臺,一定要以交通信息為基礎,促進人們的交通出行與交通工具之間的聯系,提高了交通系統的安全性與效率。因此,只要交通系統把先進的交通信息當成基礎,從而為其他的交通出行者,提供各個方面的交通信息服務體系,用來促進交通運輸的合理分布。
2.3 信息的應用
物體要想實現有效信息的傳遞,主要有兩個應用的方向:一是經過物體的集中有效處理傳遞給“人”,經過“人”的高級處理,才能進一步控制住物體。另外一個方面,是直接對“物”進行合理的智能控制,并不需要經過“人”,就能授予權力。通過深入分析互聯網的整體的運行情況,一定要在物質和人之間實現好信息的合理交互。因此,這種“物”很有可能涉及到在物質世界中的具體的實體的存在,還包括人的具體的實體屬性。尤其是物聯網中的各項活動都是以人的意愿為基礎,進行的活動。同時,網絡的規范標準,是實現物聯網的運行環境的一個最終的因素,為智能交通信息提供了有效合理的環境支持。
3 結語
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交通系統,一定統籌綜合考慮到各項基礎設施工程、交通運載工具與合理的交通對象,構建合理的基礎交通系統的網絡,開發各項智能管理的服務系統。通過引進物聯網的理論與相關的技術,形成了一定的在物聯網基礎上的,智能化交通系統的架構,實現城市中的各個區域智能交通的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1]朱國平.國內外物聯網產業發展動態[J].杭州科技,2012(07):46-47.
[2]姚進.我國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問題淺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13):70-71.
[3]劉威.智能交通系統在我國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中國科技與財富,2014(09):76-77.
[4]廖勇和.淺談智能交通系統在我國的發啊站現狀與對策[J].中國新技術,2010(11):70-71.
作者簡介
石磊(1981-),男,北京市人。研究生學歷。現為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交通信息化。
作者單位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 北京市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