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海 英
(河南警察學院 刑事科學技術系,河南 鄭州 450046)
?
基于實戰背景的公安院校刑事技術綜合實驗設計
李 海 英
(河南警察學院 刑事科學技術系,河南 鄭州 450046)

針對公安院校刑事技術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介紹了刑事技術綜合性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實驗內容、設計方案及設計實例。該綜合實驗包括模擬現場勘查,物證的發現、顯現、提取、檢驗鑒定及物證鑒定文書的制作、案情匯報等部分。實驗內容體現了綜合、實用、靈活、開放、先進的原則。教學實踐表明:相比于以往實驗,該綜合實驗更為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提高了實踐動手能力。同時,對完善公安院校實驗教學體系和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均具有積極作用。
刑事技術; 綜合實驗; 模擬現場
刑事科學技術簡稱刑事技術,是偵查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之規定,為揭露犯罪而提供線索和為刑事審判而提供證據所采用的一系列技術方法的總稱[1]。作為法學和自然科學融合物,刑事技術是公安院校人才培養中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必修課,刑事技術實驗課是其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由于多年以來,受“重理論、輕實踐”觀念影響[2],刑事技術實驗課只是作為專業理論課可有可無的附庸[3],被安排在各科理論課后分別實施(即以現場勘查、痕跡學、理化檢驗、法醫學、刑事照相、文件檢驗等實驗形式分別進行),從而導致實驗效果差,并且以這種實驗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缺乏知識綜合能力,參加工作后常感到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脫節。為此,必須改革傳統實驗教學模式,大力開發、設計出貼近實戰、綜合程度高、實驗手段先進、內涵豐富的刑事技術綜合實驗,對學生的知識進行重組并開展針對性強的實戰訓練,并以此來驗證學生刑事技術基本能力掌握程度,努力提高他們刑事技術知識綜合應用水平。
刑事技術綜合實驗是根據刑事技術教學課程體系要求,結合實際辦案的需要,以真實典型案件為原形,制作出模擬現場,使學生從案件的現場勘查,物證的發現、顯現、提取、檢驗、鑒定,到物證鑒定書的制作的全過程中進行"模擬實戰"實驗,從而便于學生熟悉和掌握原始現場固定;發現、顯現、固定、提取現場痕跡物證;痕跡物證分析;痕跡物證檢驗鑒定等工作原理和方式方法。由于具有涉及知識面廣、關聯課程多、實驗手段選擇豐富等眾多特點,綜合性實驗在高等院校實驗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并已得到高度評價[4]。為了充分發揮優勢,高效利用好綜合實驗教學這一平臺,我院編寫的刑事技術實驗指導書專門設置"刑事科學技術綜合實驗"篇章。本文旨在從刑事技術綜合性實驗的設計整體思路和所遵從的原則出發,通過實例對刑事技術綜合實驗的組成、內容、手段等的設計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以期為能為專業課程實驗教學設計同行提供有益的借鑒。
1.1 設計思路
本實驗主要根據刑事技術總體教學體系要求,結合實際辦案的需要,以真實典型案件為原形,制作出模擬現場,由學生自己動手,從案件的現場勘查,物證的發現、顯現、提取、檢驗、鑒定,到物證鑒定書的制作的全過程"模擬實戰"實驗。由于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需要較為全面地運用所學刑事技術知識,并對各種刑事技術手段加以綜合運用。因此,我們在設計刑事技術綜合實驗過程中,應盡可能完整、均衡、系統地包含刑事技術各相關知識點及各種實現技術,以使學生在熟悉和掌握原始現場固定,發現、顯現、固定、提取現場痕跡物證,痕跡物證分析,痕跡物證檢驗鑒定等工作原理和方式方法的同時,其綜合運用刑事技術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快速提高[5]。
遵照以上思路,我們參考從公安一線收集來的案例,結合我院目前實驗室資源配置情況以及相關教學要求,設計出以實戰為背景的刑事技術綜合實驗,它主要由案件現場勘查單元、物證實驗室檢驗鑒定單元及案情分析案件卷宗制作單元三部分組成,各部分具體構成如表1所示。
1.2 設計原則
從表1實驗各部分構成可看出,本實驗旨在培養學生綜合應用刑事技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實驗設計時,應著重遵循以下原則:
(1) 綜合性原則。本實驗旨在使學生通過模擬案件的勘查、檢驗、分析,較為全面的驗證他們刑事技術基本能力掌握程度,提高他們刑事技術知識綜合應用水平。因此,本實驗應涵蓋多知識點和多種實驗手段。即應包含痕跡檢驗、刑事圖像、法醫檢驗、理化檢驗、文件檢驗等刑事技術五個主要部分內容,充分體現出它們彼此融合、相互滲透的特點。
(2) 實用性原則。由于本實驗基于實戰,是為學生熟悉刑事技術工作的整體性而設計,因此,實驗內容不僅要設計的典型、逼真,還要使其具備可操作性,即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3) 靈活性原則。由于本實驗的條件和手段具有多種選擇,因此,本實驗的難度和廣度具有可調節性,實踐中我們可針對不同教學對象靈活開展實驗[7]。
(4) 開放性原則。本實驗框架是開放的,設計時我們可以源源不斷地將新進實驗儀器及新掌握的技術方法融入其中,也可以根據公安實踐案情變化,不斷豐富更新實驗內容,為以后實驗設計預留下發展空間。
(5) 先進性原則。本實驗所采用的技術應是當今刑事技術界普遍采用的的主流技術,一些已經或瀕臨淘汰的技術應盡量不用或少用[8]。
2.1 基本案情設計
某年5月27日8時30分,某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到該縣宏都賓館經理王強電話報稱:上午約8:30,服務員楊某、劉某在打掃房間時,發現XXX房間內死了1個人,就趕快來給他反映,隨即他打110報案。
2.2 模擬現場痕跡物證布置
先將室內徹底清掃干凈(尤其是現場原有和布置人員遺留的指紋、足跡等),然后按以下要求布置痕跡物品:
(1) 在床頭柜旁地面上遺留避孕套外包裝,上有被害人右手拇、食指汗液指紋各一枚。
(2) 在床頭柜上留兩個茶杯,內有小半杯水,茶杯柄上部各留兩人的右手拇指汗液指紋一枚,杯口留唾液斑。
(3) 在住宿指南中白紙上留下印壓字跡,內容為:王某13581234567辛某13712345678。
(4) 在白紙上留下辛某右手食、中指汗液指印二枚。
(5) 裸體人體模特:雙手反綁,仰面躺在床上,大白紙作床單,刀子刺穿頸部;頸部及左側床單上形成血泊和噴濺血點;唇部留有血性物質;嘴用膠帶封住(膠帶上粘面留下右手食、中指指印各一枚);左胸部留下點狀刺傷和十字狀劃傷;雙乳上留唾液斑;兩腿之間有陰毛一根。指甲縫中放入人體皮屑組織。

表1 刑事技術綜合實驗各部分構成及說明[6]
(6) 衛生間垃圾桶內留帶血的餐巾紙一團。
(7) 洗臉池中有血水。
(8) 洗臉盆內有小半盆水,外壁上留下左手食、中、環指潛血指印各一枚。
(9) 從床到衛生間,地面上留下滴落狀血點。
(10) 從床到桌子前留下赤足印四枚。
(11) 室內地面留男女灰塵平面鞋印若干(注意:應安排兩服務員足跡)。
(12) 床上留下數處疑似精斑狀物。
該實例的構建過程如下:
第一,由實驗指導教師對搜集到的真實案例,進行歸納、整理,寫出模擬犯罪現場的方案。方案包括:案件性質,案發時間、地點;被害人或被竊的財物的情況;嫌疑人數量及在案發現場活動情況;作案工具等犯罪現場遺留物情況;證人及其他可供分析的情況。該方案要具有真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也就是要符合實用性原則[9]。
第二,模擬犯罪現場的布置,要充分考慮使用設備的先進性。當今刑事技術界普遍采用的最主流技術應盡量涉及到。如本實例用到的DNA檢驗、指紋自動識別、靜電壓痕儀、多波段光源等。
第三,實驗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刑事技術綜合實驗的綜合性。即在真實的前提下,應均衡地考慮到刑事技術各專業技術面,即較全面地涉及刑事技術中痕跡檢驗(指紋、足跡檢驗)、文件檢驗(印壓字跡檢驗)、法醫檢驗(血型、精斑、DNA的檢驗)、刑事照相(現場概貌、現場細目照相)、理化檢驗(水內毒物檢驗)等各項專業技術,并盡量在有限的空間里容納較多的實驗內容。
第四,模擬現場的難易度、涉及廣度要具有靈活性。在難度方面,不宜設置太難,以至于超過了學生承受能力;也不能太過容易,以至于學生能一眼看穿,從而失去了實驗的意義。在廣度方面,隨著視頻偵查、高光譜顯現痕跡、聲紋鑒定、模糊圖像處理等刑事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實驗涉及廣度可以適度增加。
第五,考慮到本實驗的開放性,我們可以在以后的實驗中逐步加入我們新購進的實驗儀器所能做的實驗項目(例如:使用拉曼分析儀檢測現場筆跡墨水成分;再如:使用氣相色譜儀檢驗被害人鞋上附帶土壤微量元素,用來確定勘查現場是否案發為第一現場等)。
2.3 實驗考核
為評價實驗教學效果、督促學生提高實驗操作及實際運用刑事技術處置現場的能力,刑事技術綜合實驗進行實驗考核[10]??己嗽u價總分設為100分,其由以下六個方面的考核評分組成(以下所列分值為該項滿分所占分值):
(1) 臨場規范方面占總分10%。
人員組成(每組9-10人) 10分;現場小組長分工 5分;小組長宣布紀律 5分;觀察巡視現場外圍及現場中心 10分;設置勘驗警戒線或告示牌 10分;啟動時間不超過15分鐘 5分;佩帶現場勘驗檢查證 5分;攜帶學生證(模擬警官證使用) 5分;著裝整齊,統一 5分;職責分工合理 5分;邀請見證人 5分;向見證人宣布權利和義務 5分;通道踏板 5分;穿鞋套 5分;帶頭罩 5分;帶手套 5分;尸體袋 5分;尸體頭、手部位套袋 5分;現場痕跡物證標識牌 5分。
(2) 現場繪圖、現場照相、現場錄像方面占總分20%。
現場方位圖 15分;現場平面比例展開圖 15分;現場照片編排標劃規范 10分;照片質量規范 10分;卷內應有紫外或相向照片 10分;現場錄像制作內容完整,層次分明 10分;現場錄像分析意見正確,證據充分 10分;現場錄像部署嚴密,措施得當 10分;現場錄像制作圖文清晰,制作水平較高 10分[11]。
(3) 痕跡、物證提取包裝方面占總分20%(具體評分標準要求祥見表2)。

表2 現場痕跡物證提取包裝評分表
(4) 物證臨場檢驗鑒定方面占總分20%(具體評分標準要求祥見表3)。
(5) 實驗室檢驗鑒定方面占總分10%(具體評分標準要求祥見表4)。
(6) 案情分析匯報、案件卷宗制作方面占總分20%。
案情分析部分:要求分析思路正確,證據使用充分、得當(確定案件發生經過及犯罪嫌疑人)30分;案情匯報部分:要求PPT內容完整全面(包含案情由來、勘驗檢查、物證鑒定、物證分析四部分)15分;匯報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層次分明15分;案件卷宗制作:在制作案件卷宗時,案件卷宗的完整性、規范性要符合法律之規定40分[12]。

表3 臨場檢驗鑒定能力評分表

表4 實驗室檢驗鑒定評分表
刑事技術綜合實驗要求每一個實驗學生必須認真勤奮地工作,因為實驗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整個實驗停滯乃至失敗。同時還需要學生之間要精誠團結、相互協作。因此,刑事技術綜合實驗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大局意識、團隊協作精神。其次,在刑事技術綜合實驗過程中,學生往往會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為完成實驗,需要他們采用創新性的思維去思考,查閱大量的課外書籍等資料。因此,刑事技術綜合實驗較好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鍛煉和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為今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3-15]。通過刑事技術綜合實驗的考核,很好的塑造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如:學生較為深刻地領悟出技術與規范、實體與程序同等重要,領悟出"精益求精、耐心細致"作為刑事技術工作作風的重要性,領悟出“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至理名言的深刻內涵等等。與此同時,教師則可通過刑事技術綜合實驗,及時發現學生在知識和技能掌握方面的欠缺,能有針對性地采取諸如完善教學方法、轉變教學重點,以及及時引進必需的、先進的實驗教學儀器等舉措,這些舉措對我們完善實驗教學體系、提升實驗教學水平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數年來的實踐證明,刑事科學技術綜合實驗,在打破刑事技術實驗教學學科界限的同時,較好地解決了刑事技術教學與公安業務實際的脫節問題,對學生刑事技術業務能力生成的作用十分明顯。最近幾年,刑事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入警率”始終位于我院前列(其中2011級刑事技術專業畢業生入警率高達97),且畢業生質量水平高,深受基層公安機關歡迎,基層干警普遍反映:近幾年的畢業生(均經過刑事技術綜合實驗培訓)工作起來上手快,從畢業生向合格民警轉變的“磨合期”大為縮短,畢業生對刑事技術業務熟悉程度、操作能力也較往年有了較大幅度提高。
[1] 關文軍.刑事技術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3:1-2.
[2] 高樹輝.刑事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107-109.
[3] 管滿泉,李強偉,黃 云,等.基于實戰背景的公安院校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2):144-146,164.
[4] 韓宏巖,許維岸.生物類本科生綜合實驗設計與實踐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3):168-171.
[5] 段曉英,姚天明,楊 勇,等.巧設綜合實驗,提升綜合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27(4): 97-99.
[6] 陳 鵬,武永軍,張大鵬,等.生物技術綜合大實驗開發的實踐與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1(36):22874-22876.
[7] 石 崗. PLC綜合性實驗設計[J].實驗室科學,2013(4):7-10.
[8] 沈一騎,沈 越.綜合性自動控制實驗設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9(12):40-43.
[9] 歐陽常青,鄧紹秋.刑事技術實戰技能訓練模式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5):145-148.
[10] 譚超英,白先玲,藍 蘭.刑事技術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設想[J].求實,2004(6):225-226.
[11] 歐陽常青.刑事技術綜合訓練實施模式模式研究[J].公安教育,2005(3):29-31.
[12] 蔣 敬,李 浩.公安院校刑事技術專業學生綜合實訓探討[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9(3):106-108.
[13] 閻曉菲,童 婷,代培紅,等.生物技術綜合實驗教學體系改革及效果評價[J].廣州化工,2013(11):147-148,158.
[14] 梁 麗.構建分層次實驗教學體系,培養創新型人才[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1): 217-219,242.
[15] 劉冬嫻,賀江南,周海濱.刑事科學技術實驗室建設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1):129-131.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Design of Criminal Technology for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Practical Background
LIHai-ying
(Crimi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Henan Police College,Zhengzhou 450046,China)
In view of the criminal techn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i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riminal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at involves the design of basic train of thought, the content of experiment, the design scheme and design examples. 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includes simulation scene investigation, evidence discovery, appearance extraction, production, insp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vidence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such as part of the case report. The experiment content reflects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flexible, open, advanced principles.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experiment, 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more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mproves the ability of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and improves the level of experiment teaching.
criminal techniqu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scene simulation
2015-03-23
河南省2014年度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項目(2014SJGLX354)
李海英(1967-),男,河南長垣人,碩士,實驗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刑事技術實驗教學與管理。
Tel.:18838935576;E-mail:415336410@qq.com
G 642.0;D 631.15
A
1006-7167(2016)03-017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