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選林
摘 要:高考陪讀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一種普遍現象。社會各界對此都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作者以高中學生的視角來觀察高考陪讀,并從搞好學習、家庭親情、健康成長、教育公平四個方面分析了高考陪讀的帶來的“利”,同時也從學生心理負擔、學生自立能力、學校教學管理、家庭經濟壓力、家長事業發展等五個方面分析了高考陪讀的帶來的“弊”。這也許能給老師、家長、學生以及其他相關人員帶來新的啟示和思考。
關鍵詞:學校;家庭;高考;陪讀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高考陪讀”。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多少家長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和金錢,不惜犧牲興趣、愛好和事業,義無反顧地為孩子高考而陪讀,盡力給孩子營造理想的學習、生活環境,爭取考上一所滿意的大學。針對這樣的高考陪讀,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社會各界都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我從高中學生視角出發,談談高考陪讀的利弊。
高考陪讀之“利”
有媒體曾做過調查,在孩子已經高中畢業的家庭來中,有超過77%的陪讀家庭認為陪讀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客觀地說,陪讀確實有“利”的方面。
第一,為搞好學習“助力”。因為有父母陪讀,我們就不要在學校排隊吃飯、洗澡、洗衣服,天天能按時吃飽吃好,按時休息好,省去了許多生活上的瑣碎事務,節假日不用往返于家校之間,減少了坐車帶來的疲勞,這有利于我們集中精力溫習功課。同時,家長可以利用陪讀機會,經常與學校、老師、家長交流探討我們的學習,幫助我們有效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對于那些高學歷的家長來說,他們本來就有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和體會,完全可以在陪讀過程中和我們分享,讓我們在父母身上找到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的捷徑。
第二,為家庭親情“保溫”。有專家認為,在現代社會,家庭的核心功能已逐漸由過去的生產功能轉變為感情滿足的功能。從這一點講,陪讀更大的意義在于家庭情感功能的實現和精神上的扶持。高中階段的我們這些學生,大多數尚未成年,小小年紀長期與父母分離,再加上學習壓力大,容易造成孤獨感,也容易出現親情的缺失,從而變得冷漠。在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如果有父母的陪伴,關注我們的情感變化,給予我們親情上的支持,父母和我們都會感到莫大的幸福。難怪選擇陪讀并且認為應該陪讀的家庭中,有相當一部分認為陪讀最大的收獲不是孩子取得了多么大的成績,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能夠陪著孩子一起面對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家庭中最珍貴的親情在陪讀中一直保持著應有的溫度,并且綻放出幸福的火花。
第三,為健康成長“護航”。家長陪讀不僅使我們能夠吃好保證營養,睡好保證睡眠,而且家長和我們朝夕相處,能夠及時了解掌握我們的心理變化、思想動態、行為舉止,為我們的健康成長掌舵護航,避免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或者因一念之差,而偏離人生航向,甚至誤入歧途。我的一個同學,是從外地通過擇優考試考入我們學校的。高中前三個學期父母沒有來陪讀。后來,該同學迷上了網絡游戲,經常爬圍墻到校外網吧上網,成績一落千丈,由重點班退到了平行班,受到了學校的通報批評。得知這一消息,他母親毅然留職停薪從第四學期開始來學校陪讀。現在,該同學戒掉了網癮,一心撲在學習上,成績直線上升。目前,我們學校高三年級被大家公認的品學兼優的學生中,有70%以上的有父母陪讀。
第四,為教育公平“爭位”。大中城市、中心城市學校教學基礎設施好,優秀師資力量強,這在縣鄉或者相對落后地區是無法比的。比如在我們湖南,長沙市的“四大名校”和一些重點中學,其一流的教學條件和驚人的高考升學率一直在全省鶴立雞群,吸引了全省各地的優秀師資和優秀學子。據在長沙“四大名校”讀書的同學說,在他們學校,來自長沙以外縣市的同學,占到了30%以上。我所在的學校也是省重點中學,我們班50個學生,外地學生就有20多個。隨著學生的流動,催生了一支支壯觀的陪讀隊伍。正是因為這樣的陪讀,讓相對落后地方的學生在爭取教育公平方面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高考陪讀之“弊”
正如所有事物一樣,高考陪讀也有兩面性。我們在分析高考陪讀的“利”的方面的同時,決不能忽視其“弊”的方面。
第一,加重了學生心理負擔。一些教育專家經過調查得出這樣的結論:陪讀孩子發生心理問題幾率遠遠大于正常孩子,尤其是過度依賴性陪讀可能會給孩子健康成長帶來諸多不良的心理陰影,甚至可能發生逆反心理、厭學棄學等極端問題。我的有父母陪讀的同學說:“父母陪讀對我們來說,根本就是一種負擔,這種特別的關愛就像強壓在我們心上的一個沉甸甸的包袱。特別是父母嘴邊常掛著‘我們能做的都為你做了,你怎么就不知道多用點功呢,‘我們陪讀這么久,你成績還是老樣子,陪讀有何意義之類的話,更給我帶來沉重的壓力,使我寢食難安。”
第二,影響了學生自立能力。中學生在學校寄宿很多事須自己做,能夠很好地鍛煉我們自主自立能力。如果父母陪讀,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使我們少了一些歷練,多了一些依賴性,不利于我們將來的獨立生活,更不利于我們精神成長。據我觀察,用功的學生不用管,不用功的學生越管越逆反;自立能力強的學生不用陪讀,不自覺的孩子陪讀也沒用。教育家陶行知說過:“自己的事自己做”,這不僅會讓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有助于我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做一個負責的人,自立的人。讓我們早些“斷奶”,早些自立自強,不僅是長遠之策,更是明智之舉。
第三,增加了教學管理難度。我身邊的陪讀都是父母校外租房陪讀。由于沒有了學校的約束,許多學生晚自習回家后,繼續學習一到兩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結果造成學生夜間睡眠嚴重不足,白天學習效率低下。有的家長在老師布置的作業任務之外再加碼,千方百計讓學生利用早、中、晚擠時間去完成,甚至請輔導老師額外增加補課,另外布置作業,加重了學生負擔。此外,陪讀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對學生的管理,特別是在家校往返途中,如果沒有家長接送,這段時間就會失去監控。陪讀帶來的這些問題,打亂了學校作息時間,影響了教學計劃的落實,增加了教學管理的難度。
第四,加大了家庭經濟壓力。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如果一個人來陪讀,意味著家里只有一個人在賺錢,只有一個經濟來源。所以,如果父母雙方都是在職人員,家庭首先就要承擔辭職帶來的經濟損失。同時,在陪讀的這邊,由此增加的費用也不低。可以說,陪讀家庭一般要承受雙重經濟壓力。就長沙城區的“四大名校”來說,光陪讀房租就要三到五萬元一年。我所在的學校處在城區邊緣,房租費用一年也要兩到三萬元。一些同學來自湖南相對落后的地區,有的還是來自國家貧困縣,這些陪讀費用對他們的家庭無疑是有較大壓力的。
第五,困擾了家長事業發展。一些陪讀父母自身學歷不低,也有不錯的工作,有的甚至正處于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但為了給我們陪讀,只能忍痛割愛,放棄或擱置自己的事業,在賠上時間和事業的同時,也許還賠上自我。我一位同學的母親是一家縣級醫院的骨干醫生,今年正好是她晉升高級職稱的關鍵之年,但為了女兒的高考,她不得不放棄了這次難得的機會,選擇陪伴女兒。
總之,高考陪讀有利有弊。家長是否陪讀,一定要認真分析陪讀的利弊,在充分尊重我們學生意愿的前提下,再綜合考慮家庭經濟條件、自身事業發展、家庭事務安排、有無明顯效果等因素做出選擇。切不可不顧一切,盲目跟風,讓陪讀成為家長的無奈、學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