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雪紅+李蘇北+吳凱+高明俠
摘 要:該文首先論述了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內涵。在此基礎上,以徐州工程學院園林專業為例,以校園綠化為突破口,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從以班級為單位,成立“護綠”小組”;參與校園綠化改造的景觀設計工作;推進園林專業實踐課程改革;為學生提供勤工儉學機會、產學研結合。
關鍵詞:生產性實訓基地;園林專業;校園綠化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21-0108-02
1 引言
校內生產性實訓最初是針對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所提出的一種實踐教學模式。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高教2006[16]號)提出,校內生產性(經營性)實訓是指由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和師資支持,校企聯合設計和系統組織實訓教學的模式[1]。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2014—2015)中以“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為主題詞,搜索到文獻166篇。在搜索結果中再輸入“應用型本科院校”,則顯示的結果為“1”。說明目前國內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研究主要集中的高職院校,而關于應用型本科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方面的研究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2、3]。本文以徐州工程學院園林專業為例,并依托后勤資源-校園綠化來探討應用型本科院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以期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提供可行性的參考。
2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內涵
關于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概念,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什么樣的實訓才是真正的生產性實訓。對此社會上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相對于以往傳統的消耗性的實訓,生產性實訓必須有企業的參與,應該生產出有形或無形的“產品”。另一種觀點認為,只要把企業真實的設備、工具、環境、任務搬到校園實訓室,學生在實訓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訓任務,生產出一定的“產品”,實訓的過程與實際工作的操作過程完全一致[4]。筆者認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強調真實性、生產性和功能的多樣性,從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角度考慮,只要在校內實訓場所真正實現學生定崗實習,按照企業的標準要求學生、管理學生,使學生在正真的企業環境中各種專業技能得到鍛煉,實現學生零距離就業,就可以稱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
3 基于后勤資源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探索
徐州工程學院是2002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組建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學校堅持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堅持“立足徐州、面向蘇北、服務江蘇”的服務定位和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目標。結合學校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應用觀、大工程觀”的理念,為了切實實現實訓過程和生產過程的統一、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統一,徐州工程學院環境學院與后勤服務中心聯合建立園林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并于2015年4月1日簽訂合同,后勤服務中心把學校綠化養護工作交于環境學院,支付養護經費,并按照企業的要求考核綠化養護。園林專業抓住這次機會,充分利用校園綠化養護工作,在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
3.1 以班級為單位,成立“護綠”小組” 學校綠化養護工作交于園林專業的師生來負責,形成學校后勤監管,院系督導、園林專業師生共管的校園綠化養護和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管理機制。目前我校園林專業共有6個班級,綠地根據全系園林專業在校班級數量劃分成相應的區塊,把每塊綠地交給班級管理,院系與班級簽訂綠化養護合同,以企業的標準進行考核與評比,考核得分90以上支付全部綠化養護費用,考核得分80~90之間,支付85%費用,低于80分,進行批評并留用1個月,下個月考核再不合格則取消合同。每個班配備專業指導老師1名,經驗豐富的綠化工1名。每個班級都有了一個真正的實訓基地,在老師指導下,在綠化工的積極合作下,班級的每位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的綠化養護中去,對植物的修剪、施肥、澆水、病蟲害防治等工作進行系統的訓練,并獲得了一定收益,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大大的提供,實現了在工作中學習的目標。
3.2 參與校園綠化改造的景觀設計工作 校園綠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展示學校文明形象的一個窗口。校園環境直接影響一所學校的風格和內涵。經過和后勤服務公司磋商,對校園需要改造的地塊,后勤服務中心下發景觀設計方案招標書,園林專業的老師動員學生參與方案招標,按照設計公司的要求訓練學生規劃設計方案的設計和制作。由于校園是學生自己生活、學習的地方,他們更明白其設計需求,設計方案更具富校園人文內涵。由后勤服務中心人員和園林專業老師組成的評審人員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審,評出獎項,給予獎勵,并選擇最優的進行細化施工。在此過程中,學生了解了設計公司一系列的工作流程,為其從事設計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3.3 推進園林專業實踐課程改革 通過校園綠化這一近在眼前的實訓實踐基地,為園林專業的各項實踐性課程改革提供場所,使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熱情,真正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一般要求學生識別和了解幾百種常見園林樹木和花卉,在較短時間內通過圖片展示與教師講解的方式讓學生正確認知多種植物的品種及特性,對學生而言難度較大。老師充分利用校園植物,把課堂搬到校園,讓每位學生邊游邊學,并且讓學生制作植物標志牌,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教學效果極佳。《園林植物栽培學》結合校園綠化的修剪,開展了一次植物修剪大賽。《草坪學》《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等讓學生結合理論知識直接參與到校園綠化的草坪養護中去。《園林工程》結合校園工程改造已經舉辦了“園林工程技能大賽”。
3.4 為學生提供勤工儉學機會 根據學生需求,利用校園綠化養護工作,由教師組織園林專業的學生自愿參加,完成校園養護任務,支付學生一定的酬金。由于學生還有繁重的學習任務,一般情況下,按半天為單位給學生提供勤工儉學機會,實行的標準為20元。只要學生有時間,學生能完成的工作,盡量不另雇用其他人員。學生在勤工儉學的工程中,不但實踐能力得到提高,而且獲取了一定的經濟收入,實現了學習和經濟雙豐收。
4 結語
徐州工程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以園林專業為例,校園綠化養護管理為突破口,在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雖然在教師綜合素質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校園美化等方面具有明顯效果,但在實踐實施過程中,也存在相關制度和運行管理工作跟不上、“雙師型”教師缺乏、課程體系和實際綠化問題脫節、運行模式單一等一系列問題,有待于以后的深入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楊群祥,熊焰,黃文偉.我國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歷程及思考[J].高教探索,2011(5):118-121.
[2]楊海龍,張英彥,木薇.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校內經營性實訓基地的構建[J].宿州學院學報,2013,28(2):115-118.
[3]王亮,吳楊.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江漢大學學報,2013,30(2):82-86.
[4]丁金昌,童衛軍.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08(2):57-58.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