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菲++李恩惠
楠木溪村距市中心城區和周邊景區不過10公里,但之前卻是典型的山區貧困村,路是“爛泥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大年初一時還要馱玉米換大米”,讓我記憶猶新。
大學畢業后,我還是忘不了家鄉,2012年8月,被選聘為大學生村官,2014年又被選為“書記、主任一肩挑”的村主職干部。
“班子齊心,其利斷金!”上任后,我第一件事就通過“嚴格程序不走樣、全員覆蓋不掉隊、統籌工作不空談”的三部曲,提高村“兩委”班子的履職盡責能力和責任意識。
今年,我將處置不合格黨員的試點爭取到村里先行先試。很多老同志背后說:“這個‘娃娃書記不懂事,得罪人呀!”黨員就要有個黨員樣,必須經得住考驗。老黨員委婉地勸我說:“培養一個黨員不容易,教育教育就好啦!”我擺擺頭說:“帶隊伍就要動真碰硬。” 最終,全村1名不合格黨員被勸退處置,12名基本合格黨員被誡勉談話。
事實證明我堅持對了。今年6月的連續暴雨,楠木溪水庫作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水庫容量早已達到警戒值。面對隨時爆發的溢洪,黨員們主動亮明身份,拉橫幅、設警示標志,設置了5處監測點,并輪流24小時值班。
一天傍晚交接班時,一輛載著兩位老人和一個7歲小孩的轎車,被大石頭卡在了泄洪道上。眼看雨勢加大、水勢漸長,幾名黨員赤腳入水救援。可是水大路滑,救援一度無法進一步開展。就在這時,村里一個村民開著一輛大貨車過來,一名黨員冒著生命危險淌水過去,將繩索系在車上,終于把轎車拉出了危險帶。
當我們把小孩從車里救出時,他全身顫抖泣不成聲,老人更是淚眼婆娑,拉著我們說要感謝救命之恩。
回村的初心就是要改變村里落后面貌。我們村是石門洞和文佛山景區的必經之地,村內還有一個小型水庫,我琢磨著引導村民發展休閑農業。很多村民一開始不理解,有的覺得:“不種莊稼是不務正業。”有的村民怕擔風險,還有的想嘗試卻沒有啟動資金。我主動開了一家農家樂,沒想到生意還不錯,經濟效益很樂觀,很多村民看我嘗到了甜頭,也陸續開起了農家樂。目前,村里農家樂1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家,經營小門店12家。
看著村民們都開起了農家樂,生意紅火了,我就把自己的門店關閉了。我心想:“自己在村里當書記,不能跟村民爭利益。”
只是脫貧可不行,還要帶著群眾致富。我村組建了景觀植物合作社,發展珍惜苗木——宜昌潤楠30畝以及其他品種100余畝。近年,隨著鄉村公路的硬化和擴展,10公里生產便道的修建,像楠木溪蜜桔、香桃、景觀植物已經成了支柱產業。對于傳統經濟作物柑橘,我積極落實低丘崗地和柑橘園改造項目,新建集雨抗旱池30口,先后改造柑橘園近2000畝。
為解決群眾的安全飲水問題,我通過向上爭取,先后投入近80萬元,啟動4個小組的安全飲水工程,對3個片區安全飲水重新規劃建設、改造,讓群眾吃上了放心水。在楊干路沿線栽植紅葉石楠400株,基本形成村內主干道、中心居民點的綠化全覆蓋。2014年,楠木溪村被評為綠色示范村;2015年,被命名為省級生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