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宏 都艷紅 王艷新 丁 潔 姚雪輝
(保定市第二中心醫院眼科,河北 涿州 072750)
?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保定地區原發性青光眼的相關性
張士宏 都艷紅 王艷新 丁 潔 姚雪輝
(保定市第二中心醫院眼科,河北 涿州 072750)
目的 探討幽門螺桿菌(Hp)感染與原發性閉型青光眼(PACG)及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POAG)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保定地區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83例POAG患者、82例PACG患者及50例健康志愿者,所有受試者均接受14C-尿素呼氣試驗進行Hp檢測,同時所有患者均進行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CT)檢查視網膜神經纖維層(RNFL)厚度。結果 POAG組、PACG組、健康對照組14C-尿素呼氣試驗Hp陽性率分別為73.5%、52.4%、34.0%,組間兩兩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大、中、小視盤RNFL全周厚度在三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健康對照組比較,POAG組與PACG組的大、中、小視盤RNFL全周厚度均明顯減小(P<0.05),且POAG組明顯低于PACG組(P<0.05);直線相關分析發現,POAG組Hp濃度與RNFL厚度呈負相關(r=-0.488,P<0.05);PACG組也呈現負相關關系,但是無統計學意義(r=-0.013,P>0.05)。結論 保定地區POAG與Hp感染可能密切相關,可能Hp感染為POAG的重要危險因素。
幽門螺桿菌;原發性青光眼
我國屬于幽門螺桿菌(Hp)感染高發國家,平均59%的自然人有Hp感染可能,但各個地區的Hp感染陽性率有所差異〔1〕。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PACG)與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POAG)是兩種青光眼類型,目前,前者的發病機制已被人們較好地掌握,而后者仍是困擾青光眼研究領域的一個難題〔2〕。POAG屬于慢性視神經損害疾病,血管調節功能改變、局部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多方面因素均可導致視神經進行性退變,并可引起視網膜神經纖維層(RNFL)厚度改變。近年的報道表明Hp感染也積極參與到了瞼緣炎、青光眼、干眼等一些眼疾的發生、進展中,推測可能與Hp感染激活免疫反應、釋放大量炎性介質而導致多種慢性炎癥性眼疾有關〔3,4〕。本文旨在探討保定地區Hp感染與原發性青光眼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選取保定地區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165例原發性青光眼患者,入選標準:①年齡50~70歲,且為保定本地人口;②經常規超聲生物顯微鏡進行眼部檢查證實為PACG或POAG,經視力檢查、眼底檢查、裂隙燈檢查、眼壓檢查、視野檢查等眼部檢查,均符合全國青光眼學組通過的相關診斷標;③無既往眼科手術史,無流行性結膜炎、葡萄膜炎等其他眼疾;④無心肝腎嚴重損害疾病;⑤近1個月內沒有使用對Hp敏感的藥物;⑥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同時選取同期50例健康志愿者作為健康對照組,三組的性別、年齡、體重指數(BMI)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n男/女年齡(歲)病程(年)BMI(kg/m2)POAG組8339/4452~69(60.3±4.1)0.5~6(3.3±1.4)19.1~24.2(20.3±4.1)PACG組8240/4251~67(59.7±3.7)0.4~5(3.1±1.1)18.9~23.9(20.1±5.5)健康對照組5024/2647~64(53.4±2.5)-18.7~24.0(20.3±3.9)t或χ2/P值-0.803/0.2341.574/0.0980.793/0.3620.682/0.412
1.2 方法 所有受試對象均接受14C-尿素呼氣試驗進行Hp檢測,檢測前禁食至少3 h,然后予14C-尿素膠囊1粒溫水吞服,10~15 min后對呼氣卡呼氣,當指示片由藍變白時停止呼氣,完成采樣,最后將呼氣卡插進檢測儀得出Hp濃度。
Hp濃度結果判斷〔5〕:①陽性:14C 150~499 dpm/mmol CO2時,可判定受試者為(+);14C 500~1 499 dpm/mmol CO2時,可判定受試者為;③14C 1 500~2 499 dpm/mmol CO2時,可判定受試者為;④陰性:14C <149 dpm/mmol CO2時為陰性或不確定。
同時所有患者均進行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CT)檢查RNFL厚度,根據患者的屈光情況,選擇合適的測試模式,患者取坐位,無需散瞳,指導患者注視測試鏡頭內的黃紅色閃爍內固視點,對于內固視有障礙者換紅色閃爍外固視,進入快速RNFL厚度掃描模式,調節視盤至掃描環的中心,掃描環直徑3.4 mm,連續掃描,選擇信號強度與圖像質量最佳的圖像進行保存,由軟件測量出RNFL厚度。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軟件,計量資料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F檢驗),采用SNP-q進行兩兩比較;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法進行相關性分析。
2.1 三組14C-尿素呼氣試驗Hp陽性率比較 POAG組、PACG組、健康對照組14C-尿素呼氣試驗Hp陽性率分別為73.5%(61/83)、52.4%(43/82)、34.0%(17/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0.574,P<0.05),POAG組與PACG組的Hp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17.383,9.41,P<0.01),而其中POAG組明顯高于PACG組(χ2=13.444,P<0.01)。
2.2 兩組患者視盤RNFL厚度比較 大視盤、中視盤、小視盤RNFL全周厚度在三組間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與健康對照組比較,POAG組與PACG組的大、中、小視盤RNFL全周厚度均明顯減小(P<0.05),POAG組明顯低于PACG組(P<0.05)。見表2。


組別n大視盤中視盤小視盤POAG組8367.31±11.2881.44±16.0384.51±14.27PACG組8284.28±21.0493.88±16.73100.92±20.08健康對照組50106.44±18.31110.49±31.91111.28±28.64F/P值-4.563/0.0125.672/0.0053.261/0.034
2.3 兩組患者Hp濃度與視盤RNFL厚度相關性分析 直線相關分析發現,POAG組Hp濃度與RNFL厚度呈負相關(r=-0.488,P<0.05);PACG組也呈現負相關關系,但是無統計學意義(r=-0.013,P>0.05)。
青光眼是多種多樣的眼部紊亂疾病發展的最終結局,病理學發展特征為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丟失,從而造成RNFL厚度變薄且視盤凹陷,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視功能且致盲不可逆性,近些年一直是眼科研究領域關注的焦點〔6〕。目前雖然已經意識到青光眼與眼壓升高有關,眼壓越高與青光眼發病率或者復發率明顯升高,但是對于誘導青光眼性視功能損害的易感因素的認識還是十分局限。由于大部分POAG患者早期缺乏明顯的癥狀,所以當確診時,RNFL一般已進入不可逆性損害的地步〔7〕。據WHO統計顯示〔8〕,全球每年的新增POAG患者多達200萬左右,而在美國的青光眼中POAG占重比高達60%~70%;而我國因不斷上升的POAG發生率也正逐漸成為POAG的重災區。病理結果表明,缺血、眼壓升高等多個因素都會引起以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為主的損害,進而造成RNFL厚度進行性改變甚至萎縮〔9〕。
Hp是具有代表性的微需氧革蘭陰性螺旋桿菌,也是全球感染率最高的一種細菌,可通過鞭毛、內毒素、蛋白酶、尿素酶、黏附素等協作誘發一系列病變,具有多種毒力因子〔10〕。近年來,Hp在眼部疾病中的影響越來越受關注,國外研究顯示,Hp與青光眼有明顯的關系〔11〕,隨后,大量的國內外研究也都一致證實二者相關〔12〕。
本文研究發現,保定地區青光眼與Hp感染相關,Hp濃度越高RNFL厚度越薄,POAG發病率越高,分析原因Hp感染可以激活炎癥介質及血管活性物質的釋放。同時Hp感染可以氧化應激反應和循環脂質過氧化物,并且導致細胞凋亡及青光眼視神經節細胞凋亡等。Hp感染與PACG患者之間相關性不是很明顯,分析原因可能存在環境地區影響,或者樣本例數較小所致,也可能二者之間真的無相關性,對于實際意義還需要更加深層次驗證或者研究。
1 彭 波,張千帆,范永琦,等.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關系〔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2;10(6):459-61.
2 徐家窈,陳海波,史貽玉,等.羊膜移植聯合低濃度絲裂霉素治療原發性青光眼的臨床療效〔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20):3902-4,3911.
3 謝 靜,王 輝,謝林英,等.青光眼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變化及其與視野缺損的相關性〔J〕.眼科新進展,2015;35(12):1163-5,1169.
4 Chen HY,Lin CL,Chen WC,etal.Does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reduce the risk of open angle glaucoma in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disease〔J〕.Medicine(Baltimore),2015;94(39):e1578.
5 劉 佳,李 巖.原發性青光眼初診患者心理特征的調查量表分析〔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5;33(3):255-8.
6 Tuzcu EA,Aydogan F,Motor VK,etal.Investig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laucoma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using the14C-urea breath test〔J〕.Arq Bras Oftalmol,2015;78(4):229-31.
7 白 璐,馬英杰,馮素萍,等.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反流性食管炎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6):1438-9,1442.
8 Han JC,Eo DR,Lee TK,etal.Does glaucoma share common pathogenesis with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J〕?PLoS One,2016;11(6):e0156966.
9 洪 滔,李曉玲,高永博,等.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6):1440-2.
10 Zavos C,Kountouras J,Sakkias G,etal.Histological pres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bacteria in the trabeculum and iris of patients with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J〕.Ophthalmic Res,2012;47(3):150-6.
11 Ding C,Zeng J.Author response:helicobacter pylori-related impact on glaucoma pathophysiology〔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6;57(4):2261.
12 高 波,郝晨宇.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術后出現惡性青光眼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6;23(7):1036-40.
〔2015-12-14修回〕
(編輯 袁左鳴)
張士宏(1973-),女,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眼科臨床方面的研究。
R77
A
1005-9202(2016)23-5962-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3.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