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明 張貝貝
5個小貼士教你玩轉個人理財
□王文明 張貝貝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理財意識也越來越強。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投資一項好的理財產品,既可以高枕無憂,又可以坐等收益。那么,關于個人投資銀行理財有哪些小知識呢?筆者總結出以下五個:
投資都需要成本,成本總是與收益成正比。一個善于理財的人多數也是一個懂得節約的人。就說北宋的蘇東坡就是一個節儉的人。蘇東坡被貶到黃州做官時,生活非常窘迫,為了渡過困境,他訂出了一套特殊的計劃開支的辦法: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后將每份分為30小份,每天只用1小份。他把每月分好的每小份錢掛在屋梁上,每日清晨挑下一包來用,準余不準超。剩余的錢,他另用竹筒保存,以備意外開支之需。
普通上班族的工資是有限的,沒有必要花的錢要懂得節約,這樣下來一年可以省下一筆收入,這就是理財的第一步。只有每月固定拿出投資的一部分錢,才是原始理財的開始。
投資者在選購理財產品前,應綜合權衡自己的財務狀況、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和預期收益、流動性需求等,不盲聽、盲信、盲從。切忌因理財喪失了理智,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理財的目的是讓將來的生活有保障或者生活得更好。理財并不只是有錢人的事情,普通上班族也需要理財。善于計劃自己的未來需求對于理財很重要,因為善于計劃的人才能生活得更好。在購買理財產品前,應配合銀行人員認真完成風險評估內容,并綜合考慮評估結果、產品特性和個人情況選擇產品。
根據客戶獲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財產品分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
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或者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最低收益并承擔相關風險,其他投資收益由銀行和客戶按照合同約定分配,并共同承擔相關投資風險的理財產品。保證收益的理財產品包括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和有最低收益的浮動收益理財產品。

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又可以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的發行機構不承諾理財產品一定會取得正收益,有可能收益為零,不保本的產品甚至有可能收益為負。
在銀行推出的每一款不同的理財產品中,都會對自己產品的特性給予介紹。各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大多是對本金給予保證的,即使是打新股之類的產品,盡管其本金具有一定風險,但根據以往市場的表現,出現這種情況的概率還是較低的。
俗話說,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這正是提醒投資者,理財的時候要學會分散投資。其實,分散投資就是在幫投資者降低理財的風險。投資者可以把自己閑置的資金分成幾塊去投資,比如定期存款、銀行短期理財、長期理財等。
雖然拿出更多資金用于理財,收益也會更多,但是理財不能盲目投資,還是要量力而行。就拿一個普通上班族來說,工資是有限的,一年下來能余下來的錢也是有數的,如果把應急的錢以及生活的錢全部用于理財,一旦有危機,就會導致生活窘迫。因此,理財一定要量力而行。
投資者可以從購買行為中獲得利益,同時也要為自己的購買行為負責,承擔相應的風險。投資者要在充分理解理財產品風險的前提下,在風險揭示書上對風險評估結果簽字確認并親筆抄錄:“本人已經閱讀風險揭示,愿意承擔投資風險。”在確定購買理財產品后,需簽署相關協議,一旦簽字,投資者即須根據合同內容履行買者責任。
其實家庭或者個人都不是企業,所以投資的時候資產的安全性應放在第一位,盈利性應放在第二位。對于投資者來說,一個理財項目的風險性是特別重要的,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考慮收益率。收益率越高,其風險就越大,高收益的理財方案不一定是好方案,適合自己的方案才是好方案。切忌過于貪心,既能達到預期收益,又能將風險把控在最低,才是明智的選擇。
(作者單位:晉城農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