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柱
(西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
【文化產業研究】
甘肅文化產業化的工業設計研究
徐國柱
(西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甘肅省的文化資源不僅豐富而且獨特,研究甘肅地域文化產業化可將其豐富的文化資源轉化為相應的文化產業,以期提振甘肅經濟,同時滿足民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目前,甘肅地域文化產業化面臨的困境主要有文化產業缺乏科學合理的工業設計、文化資源內容與價值不相匹配、缺乏吸引投資的項目、缺乏發展文化產業的人才等。本文首先闡述甘肅文化產業工業設計的必要性,并提出甘肅文化產業與工業設計的有效契合途徑。
甘肅文化;地域文化;文化產業;工業設計
文化產業的核心是文化創意,以社會效益為準則,把文化與商業和工業相結合,對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進行生產與再生產。文化產業作為文化開發與保護的重要載體,是連接經濟和社會的重要紐帶,是經濟與政治協調發展的重要象征。中國歷史悠久,風格各異的地域文化不勝枚舉,具有強大的經濟開發價值。深入挖掘優秀的傳統文化,大力發展文化資源產業,開拓文化發展新市場,著力于經濟文化一體化產業,是當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1]
根據2014年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文化產業總產值只占GDP的3.7%,這一方面說明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落后,另一方面也印證了我國文化產業市場潛力巨大。中共“十八”大明確提出,堅持以民為本的原則,促進文化、政治、經濟的協調發展;以提高社會效益為主要目的,將文化資源融入現代社會發展;勇于創新,努力完善經濟體制,優化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十三五”規劃建設體系中也包含了文化產業的四個體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文化產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這些體系的不斷完善,不僅可以激勵文化企業的建立,還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起到催化劑作用。
甘肅作為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有著豐富的歷史淵源與地域資源,如何充分利用其現有優勢,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為甘肅人民創造出更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本文研究和探索的課題。
早在20世紀中期,歐美國家就確立了工業設計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20世紀后期,亞洲一些國家也引進了“工業設計強國”的戰略;21世紀以來,更多的國家認識到工業設計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工業設計創新理念被許多專業人士所推崇。過去,我國的工業模式以代加工為主,在工業設計方面的學術研究也非常有限,這使我國的工業設計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當下,我國制造業的核心正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與措施扶持創新,工業設計的創新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如《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中提出,必須提高我國工業設計的整體實力,加強工業設計的能力和工業制造水平,從而加強企業的創新能力。但我國依然面臨工業產品市場核心競爭力弱,產品文化沒有吸引力,產品缺乏創新等問題。
文化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域呈現出不同的形態與特征,這使文化具有獨特性和不可復制性,這種獨特性恰好彌補了工業產品缺乏吸引力與核心競爭力的缺陷。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工業產品提升了附加值,為傳統工業的轉型提供了方向,這使文化產業與工業設計的結合成為兩者發展的必然趨勢。工業設計要想在社會大眾的生活中產生影響,必須在產業升級換代中與其他產業融合。文化可以為工業設計提供創意與靈感,并將文化本身的獨特性與不可復制性附加到工業設計中,使工業設計兼具實用與時尚的特性。因此,創新工業設計需要文化的力量。[2]
文化資源要進行人工挖掘和價值評估,是因為傳統的文化是人類歷史的積淀,它的形態與當時當地的生產生活水平一致,這些傳統文化有的在現代社會中已經明顯落后,大多與現代人民群眾的生活格格不入。甘肅雖然有眾多的文化資源,卻不能與現代化的生產生活方式相融合,滿足現代人的實際需求,更談不上形成產業并帶動消費。因此,文化資源需要現代化的載體進入大眾的生活中。工業設計的形式多樣,與現代人的生產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無疑是文化資源最好的載體,通過工業設計,優秀的傳統文化也可以走進大眾視野,走向國際。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文化產業與工業設計之間各有所長,優勢互補,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在傳承和利用傳統文化資源的同時使其實現現代化,被大眾所接受,也使我國工業設計具有與眾不同的文化底蘊,從而提高核心競爭力。
地域文化產業的工業設計必須堅持這樣兩個基本原則。首先,工業設計的基礎是用戶需求,工業設計的產品或服務在進入市場之前需要對其潛在用戶做出理性分析與定位,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前提下再有效結合當地特點進行工業設計,使產品開發有跡可循。再者,地域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不同之處在于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因此在發展地域文化產業時,堅持本土化文化特色是基本原則。當然,堅持本土化特色并不代表要閉門造車,而是要利用國內外的先進理念與工藝對本土文化資源進行升級配置。[3]對甘肅來說,只有有效利用地域文化特點進行產品工業化設計,才能找到地域文化與工業設計的契合點,才能打造出具有甘肅特色的文化產業。甘肅地域文化產業的工業設計可以考慮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一)新型文化建設
甘肅的文化資源十分豐富且獨具特色,但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尤其是特色文化的創意設計能力亟待提高以便提升產品的設計水平和文化內涵。目前,可以考慮借助新型網絡文化傳播手段(網絡、手機、微博、微信以及客戶端等)創新和推廣獨具甘肅地域特色的文學、影視、音樂、動漫、演藝等作品,使其面向市場、服務群眾,并逐步走向國際市場。值得一提的是,文化產業的工業設計要注意傳承與創新相結合,要努力促進文化產品與先進科技和現代元素的融合,要加快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才能推動甘肅文化產業健康發展。
(二)精品旅游推出
甘肅地域狹長、地貌多樣,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但缺乏科學規劃、合理開發與統一管理。甘肅旅游文化的工業設計要以“精品絲路、絢麗甘肅”為新形象,要圍繞本省大景區建設,建立具有甘肅特色的數字化旅游營銷和在線服務平臺,以便宣傳甘肅地域風光、特色旅游、紅色旅游、重點旅游線路等。同時,可以逐步推出以休閑娛樂、運動康體、生活體驗等為主題的綜合文化旅游產品,推進文化資源向旅游產品轉化。此外,要培育文化旅游骨干企業、培養懂甘肅愛甘肅的設計、管理和推廣人才;打造一批一流的旅游休閑度假區、特色村鎮和街區、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特色餐飲、主題酒店、主題公園、體育戶外營地、風情演藝以及精品旅游商品等,以便提供能滿足民眾需求的個性旅游,推動旅游事業全面發展。旅游產業的工業設計應提倡綠色產業的設計理念,在設計過程中將自然地理資源融入設計,實現集科技、綠色、創新于一身的甘肅文化特色設計,使工業設計實現綠色化、區域化特色。
(三)工業產品轉型
甘肅的重工業基礎相對雄厚,但目前文化產品缺乏創新意識與統一管理,更缺乏有效推廣渠道,這些都可以借助工業設計的產業鏈進行資源整合。工業設計的產業鏈涉及原材料、科技研發、供應商、生產制造、廣告營銷、渠道建立、品牌推廣等,與文化產品的挖掘評估、開發利用、營銷推廣等基本一致。為實現甘肅工業的跨越式發展,文化企業和制造企業深度合作勢在必行,還要使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融入制造、石化、有色等領域。企業需要加大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設計應用研究,并在工業設計中滲透文化元素,使單一粗放設計向高端綜合設計轉變。在生活消費品制造中,也要考慮利用創意設計元素,促使供給多樣化,引導消費品工業向創新制造轉變。
(四)創意農業開發
甘肅也是一個農業大省,但還沒有走出傳統農業的窠臼。所以,要積極推進農業與文化、科技、生態、旅游融合,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場所進行創意設計,特別是在河西走廊綠色農業區、黃土高原農耕文化區、民族風情體驗區、山地生態度假區、黃河風情賦閑區,建設集農耕體驗、田園觀光、教育展示、文化傳承于一體的賦閑農業園。大力培育一批賦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品牌,從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五)先進技術普及
在甘肅的廣大農村地區,先進技術的應用還是相對滯后。甘肅的文化發展要依靠全面實施文化科技創新工程,借助數字技術、互聯網、軟件資源,努力使全省各種文化資源與最新數字技術加快融合,著力發展數字化文化產業,通過高端技術帶動傳統產業,同時支撐文化內容、裝備、材料、工藝、系統的開發和利用,加快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數字化、網絡化進程。大力推廣互聯網技術,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
此外,工業設計應從材料選擇、加工階段就開始貫穿生態、環保理念,文化產業本身的低耗能、輕污染也需要重視。工業設計需要通過文化理念、文化元素來確定產品定位及造型等,同時文化資源借助工業設計的產業鏈和用戶打開自己的市場渠道,從而驅動產業發展和升級。[4]
甘肅地處“一帶一路”關鍵地帶,該地區的文化產業發展目前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因此有必要從新的視角對此進行研究,以期對其文化產業發展準確定位并找到適合省情的發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對甘肅地域文化產業進行工業設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時認為,甘肅文化的產業化發展要立足本地區實際,以服務大眾為目的;要充分發揮甘肅地域文化的獨特性,創新對甘肅文化產業的工業設計。[5]經過研究發現,雖然甘肅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但如果不經過工業設計的助推,就很難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因此,筆者從“新型文化建設、精品旅游推出、工業產品轉型、創意農業開發和先進技術普及”等五個方面對甘肅文化產業和工業設計的契合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目的是為甘肅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以便發揮其文化產業潛力,從而選擇一條適合甘肅文化產業發展的道路。
[1]孫家正.為什么要大力發展我國文化產業?[N].經濟日報,2005-02-05(5).
[2]袁鳳香,許爾君.對加快甘肅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J].甘肅社會科學,2008,(5):104-107.
[3]舒利香,段鵬程.工業設計在文化產業建設中的價值分析[J].中國科技投資,2012,(24):2.
[4]蘇建寧.甘肅省工業設計現狀及其發展策略研究[J].機械研究與應用,2010,23(4):3-5.
[5]葛俊杰.文化創意產業格局下的工業設計發展對策研究[J].商業時代,2011,(24):119-120.
【責任編輯:周 丹】

漢 高安萬歲
G124
A
1673-7725(2016)10-0149-04
2016-08-05
本文系甘肅省高校科研項目“甘肅地域文化產業化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13-267)的研究成果。
徐國柱(1963-),男,甘肅甘谷人,副教授,主要從事文化學、翻譯學、語言測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