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東輝
基層統計服務的現狀與思考
潘東輝
統計作為我們認識世界的工具,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從DNA檢測到天氣預報,統計學都能作出解釋。比如,統計學能幫我們認識某些疾病的誘因,幫助了解學生擔任班干部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幫助我們注意到交通違章和交通事故的相關性等。目前,我國基層統計機構提供的服務主要體現在經濟統計服務上面,對社會統計和生活統計的服務方面很少涉獵,筆者走訪調研了部分鄉鎮和縣級統計機構,從當前基層統計機構的實際情況出發,分析基層統計機構的統計服務現狀,闡述對社會提供多樣化統計服務的必要性,并提出個人對提高統計服務的一些觀點和看法,為統計服務改革創新提供一定的參考。
統計 服務 大數據
統計,主要利用科學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關于社會經濟現象、某些特定事物發展規律的數據,進行量化的分析、總結,并進而進行推斷和預測,為相關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被廣泛應用于經濟、教育、醫學、博彩等各個領域。為了解目前基層統計服務的現狀,筆者走訪了部分鄉鎮和縣級統計機構進行了調研。基層政府統計機構從業人員大都具有統計及相關專業背景,有些鄉鎮統計站有多名統計人員取得了高級統計師專業技術資格,他們的統計理論功底扎實,技術力量雄厚,為全面了解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為政府決策和制定相關政策,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統計機構本身,跟社會公眾的聯系并不密切,如何加強和人民群眾的聯系,建設讓人民滿意的服務性統計,是我們統計人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
(一)通過統計卡片、統計年鑒等媒介向社會提供統計數據
據調研,目前基層統計機構都會定期發布在統計工作活動過程中所取得的反映國民經濟和社會現象的數字資料以及與之相聯系的其他資料,發布的主要形式有每個月度發行一次的統計卡片,每個年度發行一次的統計年鑒等形式,通過這些方式,及時和社會共享統計數據,讓公眾及時了解國民經濟的運行情況。
(二)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以文字的形式對統計數據進行解讀
統計機構發布的統計數據,往往比較簡單,難以形成直觀的印象。為了方便對統計數據的理解,統計機構定期出版統計分析、統計公報、統計專報等刊物,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并輔以統計表和統計圖,通過簡單的文字和科學的分析,對統計數據進行解讀,并分析產生的原因。通過這種方式,使統計數據更容易被理解,更方便被接受。
(三)對企業統計員和基層調查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他們的統計水平
統計對象是統計數據的源頭,源頭對統計指標的理解,統計業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統計的數據質量。為提高統計的精準度,所調研的基層統計機構都會定期舉辦各種層次的培訓班,鄉鎮統計機構舉辦的培訓班以統計業務培訓為主,縣級統計機構舉辦的培訓班以統計理論培訓為主。形式多樣的培訓班,極大的提高了統計對象的業務水平,對提升統計數據質量,實現精準統計發揮了很大作用。
(四)加強對統計的宣傳,讓社會公眾認識和了解統計
統計宣傳工作,既能增進社會公眾對統計工作的認識和了解,增強社會公眾對政府統計的信心,也肩負著宣傳統計政策法規、統計知識、統計建設成果的重任。基層統計機構目前的宣傳方法主要有在統計開放日或法制宣傳日,在街頭發放統計宣傳冊,接受社會公眾的咨詢,與公眾互動等形式,或者利用農業普查、經濟普查、人口普查等大型普查項目,通過媒體、標語、普查員等形式進行統計宣傳。
(一)統計服務的側重點是政府和政府部門,對社會公眾沒有定制個性化、專門化的服務
目前,基層統計機構的統計產品,主要是為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掌握社會經濟形勢,為決策作參考,對社會公眾的需求不能很好的滿足,統計機構公布的數據和統計分析的角度,往往不是公眾最關心的方面。
(二)統計服務涉及的面不夠廣,主要是經濟統計方面,民生方面的統計服務不足
目前,我國的基層統計機構,統計的主要服務點在經濟方面,對民生方面的服務很少,尤其是對公眾衣食住行方面有參考價值的統計服務很少。
(三)統計分析多停留在一般認識水平上,上升到理論高度的很少,多為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分析,對未來走勢的預判和理論依據方面少
目前,基層統計機構的統計分析,主要是用數據對社會經濟現象進行表述,以及描述這些現象發生的原因,并沒有用統計的方法理論研究指標間的相互關系,沒有建立統計模型進行定量分析,對未來走勢的預判主要依據主觀的判斷,理論性的依據不足。
(一)增加與企業互動,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目前的統計體系是企業向政府統計機構定期上報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等各種數據,統計機構定期向社會公布綜合性統計數據。公布的數據對企業往往參考價值不大,企業從統計部門享受到的“紅利”非常有限,長此以往,對企業上報統計數據的積極性影響很大。基層統計機構可以根據某一行業的所有企業數據,利用掌握的統計知識,建立起企業盈利狀況和影響因素的數學模型,幫助企業判斷企業的要素配置效率處于行業的何種水平。也可走進企業,幫助企業分析影響產場市場占有率的因素、勞動者報酬和勞動生產率的關系等現象,讓企業享受到統計帶來的“紅利”,既服務了企業,也提高了企業配合統計工作的積極性。
(二)統計走近居民,服務走進千家萬戶
居民是我國消費的主體,是重要的統計對象之一,也是統計服務的重要對象。他們對統計的認知和認可程度,直接關系著統計的數據質量,也關系著統計的社會價值。對于廣大農村居民,服務發力點可以側重于幫助農民增收、促進農業增產增效。比如針對目前發展勢頭良好的“互聯網+農業”,統計機構可以對起步早、發展好的地區進行深入調研,總結其發展的優勢和經驗,形成詳盡的調研報告,給其他地區的農村進行參考借鑒,幫助他們提高收入,使他們感覺到統計帶來的實惠。對于城市居民,統計服務可以側重于城市居民生活方面,比如對商場各個時間段的客流量進行分析,主要交通干道車流量統計分析等方面,利用統計數據方便他們的衣食住行。
(三)通過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提供統計服務
在手機網絡非常普及的當前,微信公眾號和手機APP是傳播信息最及時的渠道,和傳統的紙質媒介和網頁模式相比,具有傳播更快捷、提供信息和服務更方便,服務定位更精準等特點。手機作為公眾隨時都會攜帶在身上的工具,開通微信公眾號和數字統計APP后,能以最及時的方法向社會公眾傳遞統計的最新成果和動態,宣傳統計知識。
(四)充分利用大數據,搞好統計服務工作
統計學作為對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的一門學科,在目前的大數據環境下,正好有了用武之地,統計服務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通過對大數據的開發,為黨政機關和社會公眾提供更為廣泛的、滿足不同層次的服務。如通過大數據對現有的統計數據進行第三方印證、評估,提高統計數據的科學性、精準性和預測預警能力;通過對電子商務數據進行分析,了解消費者的購物趨勢,分析各地區的消費特點等等。
新形勢下,統計服務的重點在兩個方面:一是服務黨政決策,二是服務民眾需求,充分利用擁有大量統計信息資源的優勢,加大統計資源開發力度圍繞群眾和領導關心的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研,拓寬統計服務領域,提高統計服務水平。
(作者單位為丹陽市統計局)
[1] 查爾斯·惠倫(美).赤裸裸的統計學[M].
[2] 楊軼莘,王輝.大數據時代下的統計學[M].
[3] 西內啓(日).看穿一切數字的統計學[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