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瑞+許慧琳

摘 要:中通快遞10月27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股票代碼ZTO)。這是繼阿里巴巴2014年登陸紐交所以來最大規模的中國企業赴美IPO。本文主要從中通赴美上市的原因為切入點,對中通上市以后的優勢進行了剖析,最后借鑒中通發展的經驗,對國內快遞企業的發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中通上市;多元化發展;兼并重組;運營效率
一、中通赴美上市的原因
隨著中國經濟以及互聯網的發展,網購正在中國流行,快遞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中國郵政一家獨霸的格局已經被打破,我國快遞行業出現了國營、民營、外資多經濟主體、多運輸方式相互競爭的市場狀態。但其是中通作為中國快遞行業中5大巨頭之一,并沒有很多在美國發展的經濟業務,現在反而選擇在美國上市,對其中的原因,筆者進行了探究。
1.制度因素
(1)國內上市審核可能是全世界最嚴格的
首先,中國企業上市是核準制,美國是注冊制,只要符合上市硬指標只要向相關部門注冊一下資料就可以上市。其次國內對企業盈利要求更高。最后國內審核過程中對企業歷史中出現的與盈利能力無關的問題也非常關注。國內上市關注的問題很多,而這些問題可能遠超過投資者關注的范疇,因此在國外上市中不是問題的事情在國內都有可能導致無法上市。
(2)國內證監會、交易所更愛干預企業經營
國內證監會和交易所更愛干預企業經營,一些交易行為即便是企業的董事會、股東會都通過了,還需要經過證監會和交易所的同意才行。這點國外上市的公司應該有更多的自主性。
(3)靈活性不夠
現在國內上市機制還比較僵硬:只能是增量發行(比如有些投資機想在企業發行上市的時候賣一些股份在國內無法實現,且必須鎖定一年以后才能賣),上市和發行捆綁在一起(不能只發行不上市、也不能只上市不發行),發行比例不能調整(發行后4億股以上必須發行10%以上,發行后4億股以下必須發行25%以上,要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沒有辦法滿足每個企業不同的融資需求)。
2.自身因素
(1)中通國內回不去
中通到美國上市與其股權結構有很大關系,由于引入了渣打創投、華平、高瓴等美元基金,這些機構都希望海外上市,以便美元投資可以退出。而據《郵政法》、《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規定,外商不得投資經營信件的國內快遞業務,國內上市可能遇到困難。
(2)美國上市是唯一選擇
中通快遞是通過在2014年和2015年收購部分的國內加盟商和關聯企業組成,并為上市搭建了VIE架構。并委托6位股東自然人持有合約關系控制的國內中通。這導致在財務報表上與經營了十多年的舊中通在歷史上隔斷,在開曼群島搭建上市主體。一旦VIE結構搭建后,拆掉VIE就有很多的潛在問題和挑戰,基本上已經箭在弦上。
(3)業績才兩年半在香港主板上不了
香港對VIE結構趨于謹慎,上市審批保守繁復,且主板上市對審計業績需求至少是3年(中通2013年進行重組、可延續的財務業績只有兩年),筆者以打開招股書就想看2014年底的累計盈利有多大,大于2014年盈利證明這是一家過去賺錢的公司,累計盈利小于2014年利潤意味者過去都是虧的,結果一無所獲。報表只有2年半,其他往績都無從考究。
到香港上市導致審批時間延長,對審批申請存在不確定性。因加盟商收入和成本均未全部納入,保薦人對收入和成本無法穿透,香港上市審批難度極高,因此美國是不得已的選擇。
二、中通上市的優勢分析
1.獲得資本支持
市場的巨大潛力吸引了眾多本土快遞公司如雨后春筍般興起,也同樣導致跨國快遞公司要來中國分一杯羹。隨著快遞行業的飛速發展,行業的競爭壓力也在不斷加大,行業增長率和毛利率雙雙下滑,上市或者找到可靠的資本財團支持成為現階段中國快遞行業生存的不二法則,這也是中通選擇上市的主要原因。中通在美國上市以后,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籌集大量資本,以此來形成很大的資本優勢。
2.對跨境市場進行分割
對于中國的快遞企業,主攻市場還是在國內,隨著國內各種快遞行業的興起,快遞市場逐漸出現飽和趨勢,企業利潤率不斷下降,中通快遞在美國上市以后,可以對國外的快遞市場進行涉足,對利潤更好的跨境市場進行分割,提高利潤的同時打破跨境市場由國外快遞企業占主導地位的局面。
3.整合并購優勢
與歐美對比我國快遞行業未來的集中度還有很高的提升空間,快遞企業的橫向,縱向并購是增強綜合競爭力,打造產業龍頭的必經之路。上市企業具有資本市場強大的資源配置優勢和多元的融資渠道優勢,能快速整合并購形成行業巨頭。中通快遞上市以后可以根據這種優勢對企業的并購做出合理的規劃。
4.提高資產投入率,提高運營效率
快遞行業資本密集型特點更為明顯。中通快遞通過上市的方式,籌集大量資金,再利用資金優勢配備航空機隊,建設轉運中心,擴張網絡規模等,使自身企業具有更加完備的運營系統,提高運營效率,優化服務質量,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三、中國快遞行業的啟發和借鑒
1.去家族化,引優秀者
中通可以通過上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弱化家族式管理色彩,建立完善、規范化的治理體系,這也是民營快遞轉型成功的重要標志之一。同時中通上市還可以通過員工持股建立利益共同體,有利于引進國內外的人才,充分調動團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外資企業的最大優勢是有成功的運作模式,人才積累數量較多,現代化的公司治理結構和強大的資金支持。面對外資企業的競爭,中國快遞行業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治理體系,對企業進行成功轉型,進而對外資企業的競爭優勢形成有效的沖擊。
2.多元化發展
快遞企業除了服務傳統的電商外,還要在服務金融業、制造業,農業和跨境電商上面有所拓展。目前快遞行業發展變化迅速,相對單一的快遞行業發展遇到瓶頸,而融合快遞、配送、倉儲、干線、跨境、聯運、電商、金融等多種要素,多元化發展,才能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競爭力,從而在未來的國際物流行業中立于不敗之地。
3.以資本合作為紐帶,加快推進快遞企業的國際化
快遞企業上市潮也是快遞業的二次創業開始,資本和人才是新快遞的兩條翅膀。快遞企業上市后,要“大力引進人才、投資人才”,“加快全國戰略布局,加快科技投入,推進輕資產運作和營銷模式轉型”,“要打造新的加盟模式,更加注重利益分配,讓加盟商也成為資本的受益者”,“有必要把一些有實力的加盟商培育成為新三板企業,讓加盟商也看到成長的空間”。在上市的過程中,擴寬投資市場,擠入跨境電商企業,對國際快遞服務行業的利潤進行分割。
4.加入科技投入,提高服務質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將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系統應用到快遞業務操作和服務中,是國際快遞公司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快遞行業屬于物流系統中對時間和送達質量的要求較高的高端產業。快件延誤、服務態度不好,這是快遞企業被投訴的主要原因。為了完善服務系統,快遞企業必須要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力度,完善快遞信息系統,提高風險承受能力,保障寄件的安全完整。在運送的過程中,采用先進的運輸系統,提高運輸過程中分撿效率,并對快遞人員的素質進行專業的培訓,以最好的服務態度和最完善的服務質量來滿足廣大消費者對快遞行業的需求。
四、總結
中通上市將有望成為今年美國最大的IPO, 這只是中國快遞行業的一個縮影,在電商飛速發展的年代,望中國的快遞企業在競爭中合作,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使我國快遞行業發展更為健全,并向國際快遞行業進攻,逐漸向國際化、全球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鄭金花.我國快遞行業發展現狀及策略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1,12:10-11.
[2]張英.我國快遞行業發展現狀及策略探究[J].時代金融,2012,10:201-207.
[3]賀國杰,韓國立.論我國快遞行業的競爭與合作[J].信息科技,2007.197.
[4]桑茹.物流快遞行業運作及發展要素探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57-59.
[5]成希瑤.我國快遞行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物流管理,2011,32:17-18.
作者簡介:王希瑞(1995- ),女,河北滄州人,安徽財經大學2014級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財政學;許慧琳(1996- ),女,福建莆田人,安徽財經大學2014級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財政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