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高偉+馮雅菲
摘要:文章廣泛調研目前黑龍江省中學俄語的教學現狀,并提出解決對策。政府部門做好統籌規劃,通過設立俄語重點發展區、加大資金投入、給予政策性傾瀉等措施切實提升我省中學俄語生源素質。中學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及與教育部、國內相關高校、俄羅斯大學聯盟等機構合作辦學走出一條培養小語種學生的新途徑。
關鍵詞:黑龍江??;中學俄語;教育現狀;對策
2013年3月22~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聯邦,確立了中俄全面務實合作的新型大國關系。黑龍江省以培養中國對俄高級專門人才為辦學特色和辦學優勢,在中俄戰略互信、務實合作特別是人文交流中曾經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梢哉f,重視黑龍江省的俄語教育事業是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客觀需求。
一、調研情況
目前,世界上9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俄語課。中國的俄語教學源遠流長,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黑龍江省作為毗鄰俄國最大的行政省份,更是俄語教學的大省,幾十年來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俄語人才。在俄語教育發展的高峰期,省內的俄語學生占全國俄語生的2/3。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尤其是進入到21世紀以來,我國的俄語教學事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黑龍江省也難逃厄運。通過筆者最近2~3年的調查研究,我省中學俄語教育具體情況如下。
(一)基本現狀
據最新統計(2016年6月數據),黑龍江省現在每學年在校中學俄語生平均3 000人左右,初中生約為4 500人,高中生約為2 000人。從2007年開始,參加高考的俄語考生呈直線下降趨勢,2007年約為5 700人,2009年為4 100人,2011年為3 400人,2012年為2 700人,2013年為2 500人,2014年為2 400人,2015年為2 300人,2016年為2 150人,今年的俄語考生僅占全省高考生的1%。
全省開設俄語教學的地市主要有黑河、綏芬河、大興安嶺(呼瑪縣)、綏化、佳木斯(同江縣)、撫遠、饒河、齊齊哈爾(富裕縣)、哈爾濱等地區。開設地區看起來不少,但過于分散;且多為邊境口岸城市及鄉鎮地區。再加上選修俄語的多為英語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這些都是中學俄語生源難以滿足高校俄語專業需求的主要原因。
(二)師資現狀
生源驟減直接導致俄語教師的大量減少。據統計,今年我省的俄語教師約為80人左右(初中約50人,高中約30人),這與2008年的1 090人(初中900人,高中190人)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確實像黑河一中副校長李秋健所言:“黑龍江省的中學俄語教育進入了‘寒冬期,跌倒了歷史的最低點?!?/p>
(三)教材使用現狀
黑龍江省初中俄語使用的教材是2013年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編的《義務教育教科書·俄語》八年級教材和2014年3月人教版九年級教材,高中俄語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俄語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和俄羅斯國立普希金俄語學院合編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1~5冊,4本選修,共9冊)。
必須承認,與老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有不少改進,如放棄了隱形語法,把語法知識還原到了課本上,課后也增配了許多練習題。但還是存在諸多問題。例如語音課部分知識點較為單一,多為單詞的堆積,難以喚起初學者的學習興趣;八年級第四課中集中了名詞三格、二格和六格等諸多語法項目,容易造成學生的知識混亂;初中教材與高中教材的銜接也不盡理想,沒有形成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高年級教材數量過多,有不少常見語法錯誤,在內容安排上也值得商榷,如高一、高二學年的詞匯量特別多,容易使學生失去進一步學習的信心從而導致學習興趣下降;選修教材里的課文篇幅過長,而且缺少時代感和趣味性,導致一線教師經常要被動地調整或酌情刪減教學計劃。最遺憾的是,書刊市場上幾乎找不到一本俄語教學方面的輔助性用書,如教參、光盤、練習冊等,因此俄語生學習起來普遍感到枯燥乏味,對學習俄語有一定的抵觸情緒。
(四)教研情況
由于俄語生源數量上的大幅萎縮及質量上的不盡如人意,導致各個開設俄語課程的學校俄語師資急劇下降。綏芬河高級中學只有7名俄語教師;哈爾濱嵩山中學目前有8個班的學生學習俄語,卻只有5名俄語教師;令人難以想象的是被譽為“邊陲俄語人才搖籃”的黑河市一中目前僅有4名俄語教師。教師年齡普遍偏大,知識結構較為陳舊,導致課堂教學激情和活力不足。再加上行業內部普遍的不景氣,很少有學校之間的集體研討、教學觀摩等活動,師資培訓屈指可數,國內外實習的機會幾乎不存在。當下我省中學俄語教育教研完全處在一個自發的、勉強維持生存的慘淡狀況。
二、原因及對策
目前,我省中學俄語教育呈逐年下滑之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受限于中俄關系、俄羅斯發展現狀及國際大環境,中俄兩國政熱經冷再加上俄羅斯國際地位日漸疲軟,導致不需要太多的俄語人才,英美等西方國家的強勢國際地位使俄語徹底失去了原初的吸引力;二是學生學習俄語不僅高考時受限于很多專業,在進一步接受高學歷教育及計算機學習方面都會有諸多不便(有些高校俄語專業還出臺不成文規定不招俄語高起點學生);三是缺少從戰略角度出發制訂的宏觀又務實有效的長期規劃,單純的高考加分政策不僅沒有起到應有的拉動作用,反而導致我省俄語生源不斷下降,中學俄語教育面臨生存危機。
面對中學俄語教育困局,有識之士提出了不少良策。無疑,想要恢復上世紀80年代黑龍江省中學俄語教育在全國的強勢地位既不客觀也不現實。但作為一個與俄羅斯接壤的邊境大省,我們需要保持自身對俄的特色,更需要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培養高規格的復合型外語人才。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逐步增強和國家利益的海外擴展,提升整個國家的外語能力迫在眉睫,其中最薄弱的環節就是提升非通用語(包括俄語)的能力。這些都需要我們群策群力,做實我省的中學俄語教育。我們認為,重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政府部門應做好長短期規劃,設立俄語重點發展區并適當給予政策性傾斜
目前的中學俄語教育力量過于分散,全省近10個地區超過50所學校開設俄語,僅哈爾濱就有6中、14中和12中三個省市重點高中教學單位。不僅浪費教育資源,而且也無法形成集團優勢。建議通過設立俄語重點發展區來合理規劃中學俄語教學資源。其設立標準應包括具有深厚的俄語教學傳統,擁有一定的師資隊伍,具有良好的生源素質等。這樣的重點發展區不宜過多,在全省范圍內選3~4所重點高中、5~6所初中為宜(建議小班授額)。為這些中學提供如學生短期出國交流、教師定期國內外訪學、畢業生有留學名額等政策,對其進行重點扶持,定期調研追蹤教學效果。要想培養出俄語人才,生源最為關鍵。還可以考慮在其他一些省市重點學校有計劃地推出俄語作為輔修或選修外語課程(在這方面,哈爾濱市第三中學曾有過可喜的嘗試),為那些具有外語天賦的學生創造進一步學習第二外語的機會。
(二)相關部門應加大教師培訓力度,為中學俄語教師能力提升創造方便條件
教師是教書育人的第一責任人,中學俄語教師的專業素養、俄羅斯文化知識和言語技能水平及使用多媒體教學的能力等方面的素質是俄語教學水平的決定性因素。通過對黑龍江省中學俄語教育狀況的調研不難發現,中學俄語師資面臨諸多問題,如師資普遍匱乏、教師平均年齡偏大等。面對這種現狀,建議省教育部門、開設俄語專業的高校、中國教育學會外語專業委員會俄語部、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等相關部門攜起手來,群策群力,應大力改善中學俄語師資狀況,增強俄語師資投入,加大俄語教師隊伍培訓力度,從而提高俄語教學水平。
(三)開設俄語的中學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搭建國際交流平臺
為配合俄語教學,強化語言能力,建議開設俄語的中學,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俄語課外活動, 營造俄語氛圍,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俄語詩歌節、俄語藝術節、俄語演講比賽等。在這方面,哈爾濱嵩山中學就創設了一條特色之路。借助于地緣優勢并在教育部、省教育廳、哈爾濱市教育局的支持下,該校先后獲批為教育部中西部骨干教師培訓基地(2007年)、教育部中俄中小學生交流基地哈爾濱中心(2014年)。該校積極開展各項中俄互訪交流活動,先后共118人次赴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參加夏令營,10名學生赴海參崴參加太平洋國際論壇,6名學生赴莫斯科、圣彼得堡訪問,2名學生參加亞太經濟峰會。這些活動不僅開拓了學生的眼界,也激發了他們對于目的語國家文化及本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
對黑龍江省中學俄語教學現狀的調查使我們更清楚我省中學俄語教學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真心希望這些對策在理論上可以為我省建設全面對俄戰略人才強省出謀劃策;實踐上可以有效地解決當前中學俄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校正,為培養服務國家戰略的創新型俄語專業人才貢獻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趙秋野.中學俄語教學改革:現狀及對策[J].中國俄語教學,2012,(2).
[2]楊家勝.黑龍江省中學俄語教育狀況調研報告[J].中國俄語教學,2009,(3).
[3]張西平.中國國家利益的擴展急需國家外語能力的擴展[J].科學中國人,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