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由字句”具有相當程度的復雜性,因此,在這里主要研究“由”字的介詞詞性使用偏誤。本文分析了“由”的三種典型偏誤類型,希望通過此文,深化留學生對“由”字句語法規律的認識,同時為今后的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由” 偏誤 偏誤分析
中圖分類號:H0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11-01
1 引言
王還(1983)在其研究中認為“介詞‘由,當其在句首的功能是引出施事時,可以和‘被一樣譯成英語的By。”呂叔湘(2004)將介詞“由”的意思進行了詳細的解釋:“(1)引出施動者,跟名詞組合。代表受動者的名詞或在前作主語,或在動詞后作賓語。如現在由老張介紹詳細經過。(2)表示方式、原因或來源。如: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3)從。”上述學者在研究過程中,已經將介詞“由”的意思進行了詳細的梳理,便于我們借鑒分析。
2 偏誤類型
我們從北京語言大學HSK動態作文語料庫中搜集了歷年試卷的150條偏誤語料,經逐條篩查,去除某些因電腦無法識別而形成的不符合要求的句子,共得到含有該格式的語料約110條。通過語料庫分析可以發現,外國學習者學習該格式的偏誤表現的雖說多種多樣,但以下三種類型最能突出其習得難點:
(1)“在”和“由”混淆;
(2)“由”的殘缺;
(3)“由”和“用”的誤用。
3 偏誤分析
3.1 “在”和“由”混淆
(1)在{CC由}“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中,我們可揭露出人性的丑態、自私、懶憜、惡習等弊病。
(2)但是,在{CC由}高了老師的推薦下,畢業后我馬上來到了這家公司。
(3)但是在{CC由}家人、朋友和老師們的鼓勵下,我絕對不會輕易放棄。
我們總結了“在”與“由”的用法,我們可以發現兩個詞有區別與聯系,學生在運用的時候會產生偏誤。其中,“在”與“由”都是介詞詞性,介詞“在”的意義是引進動作行為有關的處所、時間、條件、范圍等,用在句中作相應的處所、時間、方式狀語,“在”本身沒有實際意義。同時通過對“由”的情景語義分析。我們又知道介詞“由”可以介引“跟時間、處所相關的起點”,也有介引“條件”作“憑事標記”的用法。雖然介詞“由”與“在”同時可以介引“時間、處所、方式”等,但還是有很大差別的,這一點又驗證了偏誤分析中“越是相近的詞越是容易混淆的普遍定律”。介詞“在”在介引條件和范圍時,常用的結構有兩種:
(1)用“在……下”表示條件。
(2)用“在……上/中/方面/以內/之外”等表示范圍。
介詞“由”在介引條件和憑借依據時時,常用的結構是:主要動詞多為“看、可見、看來、推測、計算”等。
例(1)由“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中,我們可揭露出人性的丑態、自私、懶憜、惡習等弊病。
這句話可以看出學生寫出了“由……中”“由”字句是沒有這個句式的。介詞“由”在介引條件和憑借依據時時,常用的結構是:主要動詞多為“看、可見、看來、推測、計算”等。我們可以將此句該為:“由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看,我們可揭露出人性的丑態、自私、懶憜、惡習等弊病。”介詞“在”在介引條件和范圍時,常用的結構有兩種:(1)用“在……下”表示條件。(2)用“在……上/中/方面/以內/之外”等表示范圍。所以此句還可以改為:“在“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中,我們可揭露出人性的丑態、自私、懶憜、惡習等弊病。”
3.2 “由”的殘缺
(4)因此,{CQ由}比我大十歲的大姐姐來照顧我。
(5)哪[B那]能{CQ由}法律決定?。
(6)從這個角度來看,人的生命是不能{CQ由}我們來控制的。
呂文華(1985)指出:謂語動詞前可用介詞“由”引出施事,我們把這種句子叫做“由”字句,其基本句式是:Na由NbV (例如:“影片由骯鷹根據其同名小說改編。”“最佳女配角獎由王馥荔獲得”)。“由”字句中的Na是v的受事,它根據表達的需要,或居句首作主語:Na由Nbv;或在動詞后作賓語:由NbvNa,兩種形式皆很常見。
例(4)屬于:由Nb v Na這種句式,Nb是“姐姐”,v是“照顧”, Na “姐姐”。所以例(4)應在“比我大十歲的大姐姐”前加“由”引出施事。
例(5)(6)屬于Na由NbV這種句式。所以應該在Na后Nb前加“由”,引出施事。改為:(5)哪能由法律決定?(6)從這個角度來看,人的生命是不能由我們來控制的。這一類的錯誤是學生沒有明白“由”引出施事這兩種句型。
3.3 “由”和“用”的誤用
(7)而且,每當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是用{CC由}科學來解決的。
(8)我聽說,香煙里含有的大部分成分是用{CC由}汽車里邊兒的物質來做的。
(9)有的人用{CC由}抽煙來擺脫自己的煩惱,[BC。]還有{CJ+dy有的}人把抽煙當做自己的愛好。
我們根據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和張斌《現代漢語虛詞詞典》總結出“由”和“用”的聯系與區別,總結了“用”與“由”的用法,我們可以發現兩個詞有區別與聯系,學生在運用的時候會產生偏誤。其中,“用”是動詞,“由”是介詞。其中,語義有重復的部分,如:都可以表示方式。都可以和名詞組合。所以,例(10)而且,每當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是由科學來解決的。“由”最重要的語法意義是引出施事,句式上一節已經介紹過,如:由Nb V Na,Nb為受事,Na為施事。例(10)不存在施事、受事這種關系,所以不能用“由”字句。它更符合“用+名詞”表示后一動作所憑借的工具、方式或手段。這一特點。例(11)和例(12)、例(10)錯誤原因一樣,修改的方法也相同,這里就不再過多解釋。
參考文獻:
[1]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商務印書館,2010.
[2] 張斌.現代漢語虛詞詞典[M].商務印書館,2006.
[3] 呂文華.由字句[J].語言教學與研究, 1985(2).
[4] 王振來,侯盼盼.以介詞"由#為標記句式的偏誤分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2(6).
[5] 姜雪萍.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由”字句的研究[D].吉林大學, 2014.
[6] 王還.“把”字句和“被”字句[M].上海教育出版,1984.
[7] 聶鴻英.“由”字句、“被”字句之比較[J].延邊大學學報,2007.
作者簡介:鐘文(1992-),女,籍貫:遼寧鞍山,學歷:碩士,專業:漢語國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