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玥+王宏起
摘要:管理類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對我國地方院校具有示范和引導作用。文章通過哈爾濱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構建了以專業系為人才培養主體和責任主體的新型培養模式和教育體系,并從組織協同、明確專業系主體定位、師資隊伍、激勵機制等方面提出本科教育教學改革保障機制,為我國地方院校管理類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地方院校;管理類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哈理工
我國普通高校擴招以來,地方院校承擔了主要的擴招任務,其中管理類本科招生規模居于前列,因此,管理類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對我國地方院校具有示范和引導作用。進入21世紀以來,面對用人單位對管理類畢業生能力和素質下滑的質疑,哈爾濱理工大學管理學院(以下簡稱學院)結合社會需求和管理類人才培養的特點,開展了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將專業系定位為人才培養主體和責任主體,以本科生“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為培育目標,構建以專業系為主體的管理類人才培養新模式,通過專業人才培養與學生工作互動融合,組織創新與教育教學改革兼容并蓄,理論知識教育與創新能力培養有機結合,使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取得了積極進展,樹立了良好的教風和學風,改善了教學環境,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并促進了學院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協同發展。
一、管理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實踐
(一)定位專業系為人才培養主體和責任主體
在管理類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過程中,學院明確了專業系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各專業系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大幅度提升,專業系主動承擔人才培養從入學教育開始到畢業答辯以及畢業后的溝通全過程教育與管理責任,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各專業系不僅積極與各有關院系協調溝通各門課程教學情況,而且更關注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人才培養體系。
(二)規范專業系教學活動和內容
自實施教育教學綜合改革以來,學院各專業系每周教學活動已成慣例,在專業系教學活動中,專業教師不僅交流課程內容及其教學進展情況,先進的教學經驗與示范,而且重點交流各班級學生學習態度、課堂出席和學習效果以及實踐教學的安排,使專業教師充分了解本專業學生的知識學習進程和能力培養情況。
(三)完善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
學院采用“逆向工程”方法修訂管理類各專業教學計劃,在全校率先通過驗收。學院各專業均增設“專業引導”和“社會實踐”課程;新增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業管理”課程被列入全校選修課。同時,開展了課程考試改革,專業課程結構優化促進了學生知識結構的不斷優化,使其知識鏈更加系統和完整。
(四)優化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由于學院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突出強調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各專業系在不斷完善“社會實踐”課程的同時,注重加強學生實習基地建設,以保證各專業學生能有系統訓練和規范的實習訓練機會。這不僅提高了各管理專業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必要的管理實踐認識和技能,徹底改變了多數地方院校管理類學生實習較難落實的局面。
(五)學院學風與考風顯著改善
自實施教育教學綜合改革以來,學院晚自習出勤率一直保持優秀,連續三年在學校名列前茅;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風貌不斷改善,主動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學生考試違紀率大大降低;學生補考率、留降級率均低于往年,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計算機過級率和就業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六)學生創新大賽成績突出
近年來學院鼓勵和支持各管理專業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創新大賽,取得突出成績。據統計,2010-2013年在 “用友杯”全國大學生ERP應用技能大賽、全國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GMC)、企業競爭模擬大賽和“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等創新大賽,共獲全國一等獎15項、二等獎28項、三等獎26項以及一大批省級及學校創新獎勵;并獲多項優秀指導教師獎和高校組織獎。
(七)學生工作取得進展
學院按專業配置輔導員使學生工作的連續性和規范性明顯提升,各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工作管理經驗實現有效積累和直接借鑒,提高了學生工作的有效性。同時,輔導員職業化水平不斷提升,2012年學院兩名輔導員代表學校參加黑龍江省輔導員技能競賽,分別榮獲一等獎和三等獎,其中1人還榮獲同類比賽全國三等獎。此外,輔導員考博及申報和主持各類研究項目的積極性大幅提升。
(八)教學和學科建設成果豐碩
2010年至2013年,學院獲校級以上教學研究項目及獎勵159項,其中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省高教學會一等獎1項,二等獎10項;校教學成果獎10余項;規劃教材10部;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9項,省教改項目10項,省新世紀教改工程項目2項,校教改立項40余項,“ERP原理及應用”評為省級精品課。此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也促進了學院的整體發展,1個本科專業為國家試辦專業,2個本科專業成為省重點專業;1個學科獲得省優秀重點學科,2個學科獲博士后流動站,2個學科梯隊被列入省領軍人才梯隊,1個基地被評為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重點研究基地;1個團隊被列入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建設計劃。
二、管理類本科教育教學改革保障機制
(一)組織協同是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的前提條件
管理學院的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是一種系統性探索,因此,組織協同是綜合改革的前提條件,在以專業系為主體的教育教學綜合改革過程中,不僅要實現教學組織協同,實現學院內部各專業系教學組織協同以及專業系與其它有關院系的教學組織協同;而且在學校教學管理和學生工作方面也要實現組織協同,要做好與教務處、人事處、學生處、校團委等各部處的溝通協調。由于學院教育教學綜合改革體現了教育創新、教學改革與組織創新的有機結合,不僅需要學校各有關部處的大力支持,還需要其他教學單位的支持與配合,以形成良好的教改環境。
(二)專業系是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的主力
在傳統計劃任務型教育模式條件下,大多數地方院校本科專業人才培養主體不明確,專業系缺乏對全部教學環節的監控與協調,承擔各專業有關課程的教學單位之間缺少必要交流機制,影響了本科人才培養效果;應充分認識專業系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專業系建設,明確專業系的人才培養主體和責任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專業系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主體和紐帶作用。
(三)教師隊伍是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的重要支撐
以專業系為主體的管理類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人才培養的終端責任要落實到教師隊伍上,教師隊伍的質量、規模與結構成為改革成功與否的支撐點,因此,教學團隊建設是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的關鍵,學院積極引進學科帶頭人、優秀博士畢業生,以充實師資隊伍;同時,鼓勵學院青年教師進入博士后流動站,到國外著名大學訪學及到大企業或大機關進行實踐;鼓勵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師積極參加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會議,培育特色專業研究方向,實現專業系教學與科研的互動發展,為深化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提供持續動力。
(四)深化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需要有效激勵
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如果缺少必要的激勵機制,難以深化改革和形成良性持續效應。由于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直接涉及各專業系、教師、輔導員的實際利益,對廣大教師的勞動需要給予認可和激勵,如增加課程考核改革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增加專業系負責人的崗位津貼等;同時,學校各部處亦應轉變觀念,主動支持和服務于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加大投入支持教師培訓、實習基地建設、課程考核改革等具體方案的實施,以有效激勵其改革不斷深化和持續發展。
(五)積極推進教育教學綜合改革與創新
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涉及教學模式、人才培養理念與管理機制的創新,還關系到學生工作、教師團隊、激勵考核等一系列相關問題,這都需要地方學校各有關部門的配合與支持,否則,學院要承擔較大的改革風險和成本。因此,地方院校推進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應采取漸進方式,結合各學院及專業特點分階段穩步推進。同時,培育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在學生、教師、輔導員中努力創造一種積極學習、勇于實踐、誠實可信、交流共享、開拓創新的理念和文化,不斷積累正能量,以加快其教育教學綜合改革進程。
三、結語
面向創新型國家與省份建設需要,結合各校與地方實際,地方院校應有針對性的開展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在教育部積極推動高校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本文對以專業系為人才培養主體和責任主體的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實踐的探討,為我國地方院校管理類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提供了借鑒和有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