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紅
摘 要:語文教學本身就是一項藝術性活動,但長久以來教師都將側重點放在提高學生成績上,致使教學活動成為了一個單調的知識灌輸過程。這種情況不僅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會消磨他們的學習興趣,最終造成教學效果不佳。所以,語文教師有必要盡快更正對教學目標的認識,遵照藝術性原則開展教學活動。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性
當前階段,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都存在“重技術、輕藝術”的問題,表現為教學方式刻板、將提高學生成績作為教學目標等。這種情況直接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進而導致了教學效率低下的局面。出于提高教學有效性的考慮,教師有必要盡快更正認識,并通過調整教法等方式來實現教學技術與藝術的兼顧。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藝術性體現在導入藝術、講解藝術、互動藝術、情感藝術以及情境創設藝術等多個方面。本文以導入藝術和講解藝術為例進行分析,具體內容整理如下。
1.導入藝術。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中的解惑者,還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言行舉止均會影響到學生。所以,教師在進入課堂之后必須要注意自身舉止,維持良好的教學儀態,給學生留下好印象,使他們愿意配合自己。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善于利用自己的魅力,提高新課導入的趣味性,使學生順利進入教學情境,為后續的教學活動做好鋪墊。語文教學中的導入藝術指的是導入需自然、有趣,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通過以下兩種途徑來實現。首先,問題導入,指的是教師在講課之前提出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此來導入新課。以《春》為例,教師在提問時,應保證提出的問題與初中生興趣相符且可以促使其思考,比如,哪位同學可以說一說你眼中的春是什么模樣?此種做法除了可以活躍氣氛之外,還能夠幫助學生熟悉課文,為他們理解課文主旨打下基礎。其次,關聯導入,指的是教師借助與新課相關的內容來實現導入。比如,對于《看云識天氣》這篇課文,教師就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幾張不同的云的圖片,鼓勵學生猜一猜哪一張圖片預示著即將下雨。這種方式實際上就是利用了云的圖片與課文的關聯性,可起到提高科普文章趣味性的作用。
2.講解藝術。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主體,這就要求教師摒棄面面俱到的講解方式,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為他們主動學習習慣的養成留下機會。為此,教師應把握好講解藝術,做到適度、適當。講解藝術涉及語言、內容、結尾方式三個方面,其中,語言藝術指的是教師在講解時需做到用詞恰當、得體,這一點是保證課堂生動、氣氛活躍的必要條件;內容藝術指的是教師應保證講解內容富有感染力,且較為生動有趣,能夠吸引學生,這一點與初中生性格浮躁的特點相吻合,能夠起到防止學生跑神、激發思考等作用,集中體現為設疑藝術;結尾藝術指的是教師在講解結束時應進行一個簡短的回顧和總結,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對學生知識框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比如,對于《武陵春》這篇詩詞,教師在課堂上可采取如下方式展開教學。首先,提問:日晚是什么意思?對此,學生一般會給出兩個答案,分別是天色已晚、日上三竿。這兩個答案中有一個是錯誤的,但若教師在此時直接指出,極易使學生產生挫敗心理,進而影響到其探究熱情。所以,教師不宜直接否定錯誤答案,而是應引導他們自己發現誰的答案是錯的。其次,要求持有兩種觀點的學生分別陳述理由。此時,持有第一種觀點的學生可能會說:不想梳頭是因為天色不早準備休息了呀!而持有第二種觀點的學生則會說:人一般是在早上梳洗的時候梳頭,因此日晚指的應該不是晚上。此種安排可使學生各抒己見,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學生均會主動思考,對詩詞的領會也會更加深入。最后,教師肯定第二種觀點,并進行總結。這個環節中,教師應對回答正確的學生提出表揚:排除錯誤答案之后剩下的就是正確答案,你們很厲害啊,都看過福爾摩斯么?對于回答出錯的學生,教師也應以恰當的方式進行鼓勵:你們晚上也梳頭嗎?這種習慣也是可以的,有助于睡眠,但是古人可能不知道,下次再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考慮一下古人的感受好嗎?上述方法一方面可以對回答正確的學生表示肯定,另一方面也可以化解回答錯誤的學生的尷尬,可減輕出錯給學生心理帶去的負面影響。從教學的角度來講,上述做法的優勢在于可以在深化教學的同時拉近師生距離,可促進教學實效的優化。
二、結語
增強語文教學的藝術性,不僅是保證初中教育質量的必然要求,還是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有效做法,對教學深度與廣度的加大具有重要意義。因而,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必要充分重視教法改進,通過增強教學藝術性的方式來帶動教學質量的提升,進而改變初中語文教學現狀。
參考文獻:
[1]陳潔.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激勵性評價研究[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6,(08):72-75.
[2]馮小明.靈活利用多種提問方式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中學教學參考,2016,(18):33-33.
[3]祁克洪.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美育淺談——以《安塞腰鼓》為例[J].長江叢刊,2016,(12):18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