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汗忠
摘 要: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成為社會上的人才,所以教育應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政治課堂教學更是如此,然而當前許多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本末倒置,忽視了與生活的聯系,使政治教學脫離了生活,因此我們應該對高校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重視起來,以期實現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
高中政治課教學的開展,必須要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只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知識背景出發,才能使政治學科更加生活化,更富有實踐性。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生活,巧妙地運用生活事例和生活經驗來指導學生在課堂中的政治理論教學。
一、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特點
1.日常生活課堂化。
高中政治教學大多貼近學生的生活,如“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對少數民族的生活和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高中政治教學課堂生活化要將日常生活課堂化,通常是指在教學課堂中創設一些生活情境,引進課堂游戲,讓高中政治課堂變得活躍而輕松,更要多引進一些生動有趣、貼近現實生活的例子,讓學生能從日常生活中發展經驗、學到知識,做到真正的教學源于實踐、教學歸于實踐。
2.現實生活學業化。
高中政治教學是學生了解公民權利、國家權利、公民基本責任的重要途徑,是學生學習現實生活技能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生現實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研究高中政治教學課堂生活化時,要牢記這一特點,教學內容不能只停留在理論,更多的是要從現實生活中引發學生的思考,更要將高中政治課堂當作學生的現實生活,主動、認真、貼地氣地去講解授課內容,讓高中政治做到真正的從現實中歸納而來,在融入到現實中去。
3.未來生活學生化。
學生學習知識都是為了未來獲得更好的生活體驗而服務,而教學內容也不僅僅是現實生活的指導,更多的是把歷史中的經驗和教訓總結后運用到未來生活的指導中去。這就要求老師授課時不能僅僅源自現實生活,還有對未來的生活有一種感知,從而在教學內容中滲透,讓授課內容對學生未來的可能生活能有很好的指導和提升作用,真正實現教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諦。
二、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的必要性
1.符合新課改。
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是符合新課改要求的,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課改要求也在逐漸貼近生活實際,將高中政治教學結合社會生活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將現實問題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能力和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新課改在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更突出了對學生情感、生活態度、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在實現課程目標的基礎上,把貼近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社會問題、社會現象融入到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將自身所學緊密的聯系實際,在實際問題中找尋正確的政治理念,運用正確的政治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符合課改的最新要求。
2.符合學科教學的需要。
當前許多高中生認為政治課十分乏味,甚至戲稱為“睡覺課”,這大多數是老師在教授的過程中沒有聯系生活實際所引起的,這樣會使政治課變成了一門理論教學課程,政治理論是來源于生活的,將政治理論實踐到生活中去符合政治教學的發展,符合政治這門學科的發展,只有理論教學生活化,理論聯系實際才能夠體現出政治理論的科學性。
3.適應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的教學理念已經逐漸被淘汰,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尤其對于高中政治教學來說,高中生正值少年向青年過渡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能夠有興趣去仔細研究一個問題,一個現象,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所以,教育課堂生活化符合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能夠充分激發高中學生的學習熱情,切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讓其在聯系生活的過程中樹立自身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三、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生活案例代入,強化認知教學。高中政治教學并不僅僅是一般的政治理念灌輸以及思想教育,而應當提升學生個人素質,教會學生如何去體悟生活中的政治問題和事件。而教師方面,其在教學工作中就更應該強化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代入,將這些案例作為教學材料,讓學生進行深刻思考;還能集合目前課程的內容提出一些創新思想,強化學生對政治的認知。如教師可以向學生充分闡述消費心理及正確消費觀的概念,使學生自然而然結合案例教學來理解教材內容,進而促進認知水平的提高。
(2)與趣味活動相結合,提升人文特性。目前高中政治教學往往存在人文性不足的問題,而且對學生學習也存在較多的約束,這樣就難以發揮教學真正的作用,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對此,教師應當注意將趣味活動加入到生活化教學環節中,進而提升教學中的人文性以及對學生個體發展產生促進作用。如將目前熱門的一些生活事件作為基礎材料,包括拓展辯論賽、演講等趣味活動。比如將“彭宇事件”作為典型案例,提煉出論點“社會碰到老人摔倒該不該扶”的問題,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念,從教材、網絡以及書籍讀物中提取契合自身觀點的論據,然后開展相應的辯論賽:正方學生從道德層面及社會價值觀方面認為應該扶;而反方學生則提出如果是“碰瓷事件”,那么個人的權益與財產將會受到損害,同時從法律不健全以及個人權益受損方面提出不同意見。通過以上辯論,可以加深雙方學生對生活中一些政治事件的多面思考和客觀認識,進而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
當前的政治課堂教學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政治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培養社會需要的品德高尚的人才。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打好政治理論基礎,并將政治理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政治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