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個性鮮明的“90后”大學生,高校共青團工作存在工作方法和內容陳舊、團干部水平參差不齊、新媒體網絡建設落后等問題。高校共青團工作制度亟待改革創新,要重視網絡平臺的建設宣傳,加強團干部隊伍的專職化,充分利用好隱性教育資源,有效實現共青團對青年學生的引領作用。
【關鍵詞】高校共青團工作;“90后”大學生;團干部專職化;網絡建設;隱性教育資源
一、高校共青團工作的重要意義
共青團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組織,是黨的有力助手和后備軍。高校共青團作為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國家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青年以及黨的接班人的重要職責。高校共青團作為重要的育人陣地,組織并開展一系列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共青團活動是服務青年、管理青年、引領青年的重要形式。新時期高校共青團工作面臨一系列的挑戰和問題,如何構建合理的團學活動目標和內容體系,創新工作方法,最大限度的開發校園文化建設,從而增強高校共青團對大學生思想引領和人才培養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二、目前高校共青團工作存在的問題
1、信息多元化背景下,“90后”大學生個性特點突出
新時期大學生思想獨立、追求民主,思想活躍、樂于接受新事物;個性張揚,具有反叛精神;價值取向逐漸多元化,往往注重自我、趨于功利。他們更易于接受網絡信息等新型媒體資源,容易受到網絡輿論影響,對共青團開展活動的內容、主題、形式等需求越來越高。
2、高校共青團的網絡建設有待加強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多樣的思想文化在各種網絡平臺上自由傳播,給高校共青團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有調查顯示大學生經常瀏覽團組織網絡的比例僅占15.5%,從不瀏覽的學生卻有41%。高校共青團網絡建設還不夠健全,網絡資源的利用率還遠遠不夠,未能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地位。
3、高校共青團的工作方法和內容亟待創新
目前我國高校共青團工作機制相對滯后,更多的是在延續傳統方式開展工作,覆蓋面較窄,不能很好的利用社會資源和網絡載體,網絡手段表面化,創新工作能力不強。面對“90后”、“00后”青年,學生接受程度有限,工作成效有待提高。
4、高校共青團干部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高校共青團干部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專職團干部,另一類是兼職團干部。專職團干部從事團工作時間較長,團工作水平較高,但所占比重較小。兼職團干部流動較快,占總的團干部比重較大。在他們剛剛熟悉掌握團工作內容和方法時,就離開了團干部的工作崗位,大大影響了高校共青團的整體工作水平。
三、有效開展共青團工作的對策
1、針對新時期學生特點,對共青團工作制度進行改革創新
高校共青團工作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限制了共青團作用的發揮。在思想教育引領,培育青年成長成才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教育內容以及教育目標,選擇不同的方法。以學生為本,積極探索學生樂于參加的組織活動形式,真正深入到學生內部。可在傳統的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的團支部基礎上,建立以臨近宿舍、實驗室等為單元的團小組,形成更有凝聚力和影響力的團組織。
2、重視網絡平臺的宣傳建設,加強共青團工作隊伍的網絡技術的培養
網絡信息和資源更易于在當代大學生中迅速傳播,我們應當順應形勢,建設處既能正確引領青年思想的紅色網站,又能兼容并蓄時代精神、學生喜聞樂見的共青團網站。利用好網絡信息量大、傳播迅速、覆蓋面廣等特點,及時、積極、正面引導學生思想,逐步開拓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地。高校共青團組織應積極創造條件,為共青團干部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通過舉辦網絡信息技術等相關知識的講座和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網絡運作能力。
3、加強共青團干部隊伍的專職化,提高團干部的工作水平
高校共青團干部是開展共青團工作的基礎,要高度重視專職團干部隊伍的建設,加強團干部隊伍專職化建設,把政治好、能力強、業務精、紀律嚴的年輕老師選拔到團干部工作崗位上來,為學校的共青團工作提供人才保證。及時做好共青團干部的考評工作,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鍛煉培養的機會,在不斷的工作實踐中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4、注重團學工作中的師生互動,利用隱性教育資源
當代大學生反叛心理較重,傳統的說教很難取得真正的教育實效。在組織開展一系列團學工作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身需求,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搭建起一座心靈溝通的橋梁。通過走近學生、走入學生內部,改變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使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正確向上的思想引領和教育。高校共青團應當加強活動的政治導向功能、行為規范功能、情感陶冶功能、團隊凝聚功能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貼近學生實際,充分利用好隱性教育資源,有效實現共青團對青年學生的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 秦 ?琳. 關于高校共青團活動提升大學生專業認知的思考[J]. 科技視界, 2015(10):133,232.
[2] 王 ?斌. 高校共青團工作現狀調研報告——以東南大學為例[J]. 中國青年研究, 2011(02):51-53.
[3] 孫體楠. 高校共青團活動對大學生思想引領現狀調查[J]. 中國青年研究, 2009(11):107-110.
【作者簡介】
金雯彥(1989—),女,漢族,江蘇人,碩士研究生學歷,中國藥科大學工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藥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