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征攀
【摘要】近年來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國有企業在經濟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逐步實現現代化,在國企管理中,政工工作起顯著作用,因此必須緊跟國企發展步伐,與現在企業發展模式相結合。本篇文章對我國國有企業政工工作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在現代管理模式下,對我國政工工作進行重新認識,并對政工部門的管理方式的創新進行分析,使企業的管理模式趨于均衡化,適應企業現代化管理體制。
【關鍵詞】政工工作;職能定位;國有企業;工作模式
一、對我國國有企業政工工作發展現狀的分析
1、政工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創新,工作的時效性能較差
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其開展對于企業來講,在經濟效益方面沒有顯著的突出,因此會被企業忽視掉。由于多數企業的高層領導及重點員工對政治思想工作方面的忽視,所以政工工作人員的職位一般由其它部門的職員利用余下時間兼職負責,這些負責職員并不會將心思放在政工工作內容中,對政工工作提高成效方面積極性低,在工作過程中運用陳舊的辦公手法,工作方式過于形式化,缺乏創新。當今社會,國有企業的迅速穩定發展需要各行業、各部門員工善于管理,同時具備創新精神。但是目前諸多國有企業工作方式陳舊、過于形式化,缺乏創新精神,工作人員素質不高、懶散,這就嚴重阻礙了國有企業的進步。
2、政工隊伍穩定性差,政工部分人員缺崗現象較為嚴重
目前多數國有企業都大力倡導節約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會把企業中貢獻較小的部分取消掉,其中就包括政政工部門。多數企業會忽視政工部門,對政工工作缺乏重視,認為政工部門為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低,浪費資源,因此在開展政工工作方面的積極性不高,政工工作人員職位受到限制,很難升值加薪。一些企業的政工人員都是其它部門的職員利用余下時間兼職負責,多數職工拒絕到政工部門工作,在其他部門工作的職工更加排斥到政工部門從事政工工作,該部門的職工也因為企業的不重視、薪資低、升職困難而更換崗位,在該職位上的兼職人員也將多數精力放在本職崗位上,會出現擅自離崗等現象。目前國有企業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政工部門缺乏年輕職員、政工隊伍散漫、辦公效率低、缺乏創新等嚴峻挑戰。
3、職工工作地位不高
改革開放之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國際形式的不斷進步,我國在經濟管理方面逐漸實現現代化管理體質,生產經營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對生產經營進行大面積改革創新,希望可以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至于政工工作這種獨立部門,與生產經營幾乎沒關聯,此部門在企業中逐漸成為冷門,現代國有企業并不會像過去那樣將工作重心放在思想工作上。政工部門工作行業性質逐步轉化為服務性質,現代多數國有企業會因政工部門為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過于低下而減少對政工部門的投資,政工部門員工因此得不到更多的工資,升值空間受限,職工工作地位不高。
二、分析新時期國企對政工工作的內在要求
當前傳統的政工工作教育模式早已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必須對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全新的改革,將其轉化為合作模式,加強政工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合作交流,政工部門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應該結合其它只能部門的實際需求,使工作的開展更具與針對性,政工工作范疇應該包括管理部門職工、企業生產一線的職工、企業管理層人員,為其提供與之相適應的工作方式、關心和幫助。
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很多國有企業都面臨著技術創新、優化產能結構的嚴峻挑戰,如果政工部門能夠對企業生產經營相關工作起到積極作用,促進企業整體發展目標的實現,那么政工工作就會得到企業的重視,其工作地位也會有所提升。所以政工工作應該圍繞如何加強職工創新意識、成本控制意識等方面開展,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工作地位。
三、對國有企業政工工作職能的全新定位
政工工作職能指的是國有企業工作中政工部門所需承擔的任務、職能,國有企業想要提高自身的生產經營和經濟利益需要多個部門的配合,企業想要壯大規模、長遠發展則需要企業每個部門及部門員工的共同努力,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地提高奇特的經濟效益,所以政工部門只有先明確新時期下自身的職能定位,挖掘政工部門的潛在效益并將其轉化為企業的實際效益,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1、發揮政工工作的反饋職能,及時反饋企業員工的實際需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價上漲的趨勢較為明顯,人們的生活、工作壓力也隨之增大,國有企業員工的物質需求在該形勢下也會有所增長,國企政工部門應該深入企業基層,對企業各層次員工的物質需求有一個深入了解,將企業員工的工薪要求、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績效管理要求等相關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并將這一信息及時反應給上級部門,使上級領導能夠及時了解員工的實際需求,結合員工實際物質需求做出恰當的調整變革,充分發揮政工工作的反饋職能。
2、發揮政工工作的協助職能,關心企業基層員工的工作、生活狀況
當前我國國有企業職工收入分配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基層職工的人均收入要比管理層低很多,而各部門間的收入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勞動效率及勞動內容的不同必然會導致不同的結果,這就需要企業不斷完善,使企業保持良好的運營秩序,并使員工的工作情緒保持在最佳狀態,為解決這一矛盾,國有企業應該深入基層、了解基層、關心基層,對生活、工作有困難的基層企業職工給予足夠的關心、幫助,發揮政工工作的協助職能,關心企業基層員工的工作、生活狀況、穩定企業發展的生產能力。
3、發揮政工工作的教育職能,做好企業員工的思想工作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的政工工作教育模式早已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必須對政工工作的傳統教育模式進行全新的改革,將其轉化為合作模式,加強政工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合作交流,政工部門在開展工作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政工部門的教育職能,做好企業全體職業員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將管理部門職工、企業生產一線的職工、企業管理層人員等人員納入政工工作教育范疇,為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使國有企業全體職工的思想素質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此外,國有企業還應該通過樹立優秀員工楷模的方式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使國有企業職工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以更加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應對工作。
四、總結
政工工作在我國國有企業中占據重要位置,政工工作主要以思想建設為中心,政治屬性在工作中較為突出,這在企業發展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社會經濟在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的工作中心逐步放在經濟利益上,政工工作在經濟利益上不夠突出,因此政工工作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逐漸被淡化。在當代經濟發展形勢下,政工工作作為國有企業的重要部分,必須融入現代化建設管理模式中,勇于接受新挑戰,在管理方面進行創新改革、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 虞海彬. 關于國企政工工作的職能定位與工作模式創新分析[J]. 東方企業文化, 2014(3).
[2] 潘志長. 試析新時期政工工作職能定位與模式創新[J]. 東方企業文化, 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