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
摘要:近些年來,伴隨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新能源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特別是新能源發電企業獲得了相對較好的成效,而正因為新能源發電企業的重要性,必須對其財務風險予以高度重視,構建相應的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能夠促進新能源發電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中詳細闡述了新能源發電企業的發展現狀及特點,重點剖析了發電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因素,并提出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具體方針策略,以促進新能源發電企業能夠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
關鍵詞:新能源 發電企業 財務風險 預警指標體系 建立
從目前情況分析,財務風險是新能源發電企業存在的一大弊端,如不及時解決這一問題將會導致企業發展受阻,從而為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因此發電企業需要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模式不斷優化,有效控制與規避風險。新能源發電企業及時認識到財務風險形成的要素,時刻關注財務動向,及時調整發展戰略,制定相對合理的財務策略。文章基于新能源發電企業,深刻剖析了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要素,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借以實現財務預警目的,從而有效保障發電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新能源發電企業特點
新能源發電企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屬于新型發電方式,近些年來呈現極快的發展趨勢,與此同時,正是發電企業尋找的突破點,或是著眼點,促使企業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新能源本身就存在諸多優勢,從而能夠促進發電企業具有極強的競爭力。然而從另一層面分析,新能源發電企業還存在一定的阻礙因素,可以說是有利有弊,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具有產業優勢。隨著我國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傳統能源消耗量不斷遞增,而經濟的發展對于電能源的需求量并沒有減少,并且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這些因素促使新能源發電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新能源具有自身的發展優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屬于可再生資源,是電能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第二,具有潛在的資本與市場。從可持續發展層面來說,新能源發電企業具有潛在的發展前景,而且很多資金投入新能源發電企業,主要涵蓋財政資金、金融資金、風險資金,因而基于現狀來看,新能源發電企業是具有潛在資本和市場的。
第三,成本相對較高。新能源發電是新型的產業形式,我國相關工作已經取得了相對較好的成績,發展勢態良好,而從某種層面來說,新能源發電需要較高的開發費用,還需相對先進的設備,這些在某種程度上增加投資成本,降低競爭優勢。
二、財務風險形成主要因素
(一)管理因素分析
從目前情況分析,新能源發電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管理因素,而管理涵蓋多方面的內容:比如管理層的設立、管理職能定位、內部控制設置、內部執行、財務計劃、財務預算執行等等。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會引發財務風險。而對于新能源發電來說,企業財務風險引發的因素相對比較固定,就是管理短期意識,在利益驅使下,很多管理層基本著眼于眼前利益,沒有重視新能源發電創新性的要求,從而促使其步入低端市場之中,這對于發電企業長久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素。除此之外,還存在環保意識缺失現象,針對新能源發電來說,其本質上屬于清潔能源,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沒有任何的污染,例如:新能源發電企業工藝過程并沒有進行必要的環保處理,致使在過程中出現污染情況,而所用材料也沒有得到有效的環保處理,存在安全隱患。這樣勢必會釀成不可估損的損傷,對于新能源發電企業來說也是極為不利的影響。這樣長此以往下去,將勢必造成極大的傷害,對于企業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二)財務管理因素
財務風險與財務管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財務管理主要涵蓋三個部分,分別是籌資管理、投資管理、資金回收管理。一旦出現籌資不足或是過多情況,將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資金的有效使用;假設籌資不足,將會影響到新能源發電的運行,如果不及時解決這一問題,將會威脅到企業正常經營,而投資不當勢必使企業效益得不到提升,降低資金回收,促使企業無法進行正常的資金流動,繼而引發財務風險。
從發展趨勢分析,新能源發電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相關企業資金鏈相對比較充足,然而分配不均勻仍然是極為常見的現象,在創業的初級階段,存在有項目無資金的情況,具體表現是籌資短缺;而在成長階段,企業具有潛在資本,但是卻沒有創新項目,具體表現是資金嚴重缺乏,假設進行盲目投資,必然會出現投資不當。無論是上述何種情況,對于新能源發電企業,都會造成極大的財務風險,但是由于所處階段的不同,發電企業表現出不同的狀況,然而關注焦點基本是籌資成本,或是投資回報方面。
(三)財務因素
財務因素是新能源發電企業存在的非常關鍵的財務風險因素,這其中主要涵蓋兩個方面:分別是財務支付、財務結構。針對新能源發電來說,企業經營時間相對較短,即使是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是與此同時存在成本較高的特點,這直接導致兩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市場占有率有限,其二是盈利空進不斷縮減。因為市場有限,發電相關機器設備具有積壓的風險,導致資金流動能力較弱;但是如果謹慎小量生產,設備閑置相對較多,資金利用率有限。與此同時,很多發電企業資金回收存在極大的困難,直接導致企業應收賬款比例很高,資金流動量較小,利用率較低,最終影響到財務支付能力,很可能形成償債危機;應收賬款相對較高,致使財務結構不合理,引發償債危機。根據上述分析可知,財務因素方面,發電企業財務風險表現在應收賬款賬目情況,應從上述方面著手解決。
(四)經營因素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經營是相對較大的范疇,針對上述幾個因素的分析,本節中涉及到的經營范圍相對較小,主要針對兩個方面的經營,第一,是經營者管理水平,第二,是經營者市場預測能力,從以上兩種因素導致的財務經營風險,繼而導致財務風險。針對新能源發電企業來說,從目前情況分析技術相對發展較快,完善技術是其必要的措施,與此同時,還需進行適當的人才儲備,這是新能源發電企業實現長久發展的主要措施,然而假設研發投入相對較多,就會出現人才儲備過量,但是實際成果轉化率較低,勢必會影響到投入產出率,最終影響到貨幣回籠,出現資金短缺情況,因此針對發電企業而言,必須具有一定的經營管理水平,具有精準市場預測能力,掌握技術研發方向,做到持續經營,避免經營危機出現。
三、構建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具體實施
新能源發電是現階段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產業,相關企業在發展速度及規模上正在日益完善,但是與此同時,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財務危機,而這種危機并不是朝夕之間形成的,因而發電企業需要構建相對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繼而及時發現財務風險,并應用有效的措施避免風險的發生,針對財務風險預警體系來說,其建立的重點是在于預警指標的構建,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了預警指標體系:
(一)管理狀況指標
新能源發電企業,企業管理狀況管理指標構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解決:其一,是企業長期決策占有率情況,其二,環保投入成本指標,從上述兩個方面實施財務風險預警,促進新能源發電實現可持續發展。
所謂長期決策效率,主要是某期長期決策數,除以本期決策總數,由此獲取的數據,稱之為長期決策占有率。
而對于環保成本投入率,與上述計算方式基本一致,主要是利用某期環保資金投入,除以某種經營成本,繼而獲得最終的數據,這個數據就是環保成本投入率。
(二)財務管理指標
針對新能源發電而言,企業財務管理狀況直接影響到財務風險的發生,借助資本利用率,還有資本收益率,從而反映財務管理狀況。不管發電企業是處于發展初期,還是處于發展期,都需要有效利用資本,這是風險預警非常關鍵的指標,在初創期,發電資本有效利用,從某種層面來說意味著籌資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促使企業具備潛在資本,反之則使企業經歷漫長的籌資期,一旦采取的措施不當,新能源發電企業將不復存在;發電企業在成長期階段,資金得以有效利用,促使企業具備一定的資金回收率,這就意味著企業可以吸引潛在投資者,而且保留現有投資人,反之將會促使企業出現投資不當,或是項目缺乏情況,預警這企業將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資本利用率,主要是通過某期資金投入金額,除以某期資金籌集總數;資本收益率,某期資金投資收益,除以某期籌集資金總額。
(三)財務狀況指標
所謂新能源發電企業財務狀況,是通過以下兩種形式進行展現:其一,是利用存貨周轉率,其二,是借助應收賬款周轉得以展現,雖然上述兩個指標相對而言是短期的,然而這兩個財務指標是企業資金情況的一種體現形式,關系到企業資金流動情況,從某種層面分析,還屬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因而發電企業對于這一方面應當給予高度重視。存貨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存貨余額;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四)經營狀況指標
新能源發電未來具有良好的發展及上升空間,因而其經營狀況指標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主要是借助技術研發轉化率,還有研發成本投入,和人才儲備率等指標所決定的。針對技術轉化率而言,如果出現轉換率較低的情況,將會導致企業沿著錯誤的方向越走越遠,必須采取有效的應對方案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否則影響到企業未來發展;而針對研發投入成本來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歸屬于研發成本比例,假設研發成果轉化率有所提升,企業可適當增加投入成本率,反之則降低。針對發電企業而言,需要從技術角度進行突破,盡早解決,規避風險的出現。從人才儲備率方向分析,它是非常重要的預警指標,必須和研發成本形成正比例,否則將會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技術轉化率=某期研發項目轉化數/某期研發項目總體數量;技術研發成本=某期項目轉化數/某期項目研發總數;技術研發投入=某期技術研發成本/某期企業經營成本。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能源發電企業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極易出現財務風險,這在某種程度上將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長久發展,必須對財務風險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然后構建相對應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進一步促進新能源發電企業能夠有效規避風險,從而大幅度提升發電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提升經濟效益值。
參考文獻:
[1]李迪.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構建[J].現代商業,2011(32)
[2]裴玉.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J].會計之友,2011(33)
[3]李楊.電力企業海外并購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構建[J].電力與能源,2011(06)
[4]彭艷露.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框架及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J].企業研究,2014(06)
[5]王秋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價值工程,2015(08)
[6]鄒果.低碳經濟背景下煤炭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J].商業會計,2015(15)
[7]張文秀.風力發電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分析[J].會計師,2015(16)
[8]溫立新.我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J].北方經濟,2013(10)
[9]付敏英,汪波.物流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指標體系研究[J].物流技術,2013(15)
[10]王晶.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N].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