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韋森++秦朔++李森++何超+楊念群++孔璞+詹涓
從2003年到今年,南風窗年度公共利益人物的評選已經進行了14次。可以說,這個評選和這本雜志一起見證了社會的變遷、人心的變動和時代的進步。14年的時間,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一瞬間,但置身其間的我們,深深體認到了一個人、一個組織或者一個國家的命運的波瀾起伏。
在今年的評選過程中,我們有一個很深的感受,就是當今的世界的確變了,而且這種變化也是剛剛開始。我們解釋、判斷和預測這個世界的思想觀念也到了需要變革的時候。
思想觀念變革的意義,不僅僅是讓我們在面對各種事變的時候,不再被頻頻“打臉”,更重要的是,“變化”只是提出了時代的要求,但要開創一個新的時代,則需要觀念的引領。我們觀察一下歷史就會發現,每一次重大的時代變遷,都首先是在觀念上發生了重大“反轉”。在自然科學領域,比如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在社會科學領域,比如馬克思把黑格爾頭足倒置的辯證法顛倒過來。中國近代史也一直有“西學為體”還是“中學為體”的重大爭論。每一次“反轉”,并不意味著真理的終結,但引發了革命性的觀念變革,并最終形成了革命性的現實行動。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首先要看你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是什么樣子。只是,對大多數人來說,“書齋里的風暴”離自己太遠,“從現實中來,到現實中去”的觀念變革又太過稀缺。
回到當下的現實,有一些重大的觀念變革,我們已經呼喚了很多年,比如經濟發展要從以物為中心轉變為以人為中心。但只有這一點還不夠,還必須有微觀層面的商業觀念的根本變革,讓商業成長出現代文明的商魂。同樣,對于那些需要扶助的所謂弱勢群體,同樣也需要來一場革命的變革,不再視他們/她們為被動的、需要憐憫的群體,而是獲得賦權后能夠強健起來的主體。
這是一個重鑄靈魂的過程。這些根本性的觀念變革,會為我們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會讓我們發現很多事情原來可以有更好的做法,由此會帶來我們的施政行為、商業行為和社會行為的根本變化,從而可以打造一個更加美好的國家。
在這個過程中,知識分子負有一份特殊的責任,因為知識分子的社會角色決定了其必須要有救人濟世的情懷和擔當。對于觀念的變革,知識分子不僅是要貢獻自己的頭腦,更要貢獻自己的勇氣。無論時代風云如何變幻,知識分子應該是始終深刻洞察人心,始終瞭望前進方向,始終只服從于真理的那部分人。
一個人的強大,歸根到底是精神上的強大;一個國家的強大,歸根到底是精神上的強大。2016年即將過去,2017年即將到來。通過此次的年度公共利益人物,我們期盼所有的人在精神上變得強大起來,為了所有人的自由發展,勇敢的一起來打碎捆綁在我們身上的各種思想觀念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