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建, 劉 環, 魏志敏, 袁淑紅, 侯升林*, 周漢章* (.河北省石家莊市農業局,河北石家莊 0500;.河北省深澤縣農業局,河北深澤 05560;.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國家谷子改良中心,河北省雜糧研究實驗室,河北石家莊 05005)
?
谷田雜草綜合防治技術規程
周新建1, 劉 環2, 魏志敏3, 袁淑紅1, 侯升林3*, 周漢章3*(1.河北省石家莊市農業局,河北石家莊 050021;2.河北省深澤縣農業局,河北深澤 052560;3.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國家谷子改良中心,河北省雜糧研究實驗室,河北石家莊 050035)
根據多年的試驗總結,研究了谷田雜草綜合防治技術規程的適用范圍、防治原則、防治對象,以及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等綜合防治技術,明確了該技術規程的具體方法與技術指標。
谷子;雜草;綜合防治;技術規程
谷田雜草綜合防治技術規程由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起草完成,于2013年6月15日通過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實施。該標準的實施改變了谷子生產長期依賴人工除草的局面,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和草荒危害,基本解決了惡性雜草谷莠子嚴重危害的現狀,提高了勞動效率和生產效益。
谷子作為我國北方傳統的糧飼兼用作物,其種植面積占世界總種植面積的80%,河北省谷子種植面積占全國總種植面積的25%,產量占30%以上[1]。建國以來,我國谷子種植面積縮小,目前全國谷子年栽培面積已逐漸縮小到87萬hm2[2],河北省谷子年栽培面積不足20萬hm2,主要原因之一是谷田雜草種類繁多、密度大、危害嚴重[3],尤其嚴重的是惡性雜草谷莠子[4-5]。據調查,一般年份由于雜草危害造成谷子減產30%左右,嚴重年份高達50%甚至絕收[6-9],嚴重影響了谷子生產。由于谷子具有營養豐富、耐旱耐瘠、糧草兼用等特點,隨著人們對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水資源短缺的日趨嚴重以及畜牧業的發展,谷子產業在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和國際貿易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谷田雜草防治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多年來,人工鋤草勞動強度大,費時、費工、費力;化學防除常因操作不當、整地不佳或藥后自然降雨等原因導致藥效不佳或發生藥害[5]。筆者對河北谷田雜草環境影響因子、發生規律、危害特點、防治技術進行了多年多點的試驗研究以及大田示范驗證,編制了谷田雜草綜合防治技術規程,以期為推動河北谷子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該標準規定了谷田雜草的防治原則、防治對象及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注意事項等綜合防治的技術要求。該標準適用于河北省谷子產區及所有谷子品種的大田生產。
針對普通谷子品種對除草劑敏感的現狀,以谷子安全生產為出發點,根據谷田雜草發生規律,通過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等措施,形成有利于谷子生產而不利于雜草發生、危害的生態環境,堅持經濟、安全、有效地控制谷田雜草發生與危害的綜防原則。
通過對河北36個縣市、360個樣點、3 240個樣方的實地調查,發現河北谷田雜草種類多達70種,常見雜草有38種,分別歸屬15科(表1)。春播谷田以雙子葉雜草馬齒莧、反枝莧、藜、鐵莧菜和苘麻為主;夏播谷田以單子葉雜草馬唐、谷莠子、狗尾草、牛筋草和稗草為主。特別是谷田惡性雜草谷莠子較狗尾草屬其他種類更難與谷子區別,更難防治。
4.1 避免種傳雜草利用具備風選、篩選、比重選的機械,精選谷種,剔除草籽,減少谷種攜帶雜草種子。或采用人工方法,在播前用10%鹽水溶液對種子進行嚴格精選,去除秕粒、草籽和雜質,減少雜草種子來源,有效防控雜草危害。
4.2 農業防治谷莠子與谷子都是狗尾草屬不同種的植物,發生于谷田,與谷子伴生,長相與谷株極為相似,不易區別,不論人工鋤草還是化學除草均不易防除,形成谷田惡性雜草,危害嚴重,尤其在播后苗前遭遇中到大雨時,谷田就出現谷莠子危害成災的現象,嚴重地塊甚至絕收。試驗與生產表明,農業防治措施是防控谷莠子的有效措施。
4.2.1避雨措施。目前,天氣預報準確率較高,在谷子播種季節,只要注意天氣預報,避免在中、大雨之前播種谷子,切斷谷莠子等雜草種子萌發的最適水分條件,即可有效防控谷莠子危害。
4.2.2深耕翻地。谷莠子種子萌發需要較高的氧分壓(O2/CO2),土壤深度越大,含氧量越低,氧分壓就越低,種子萌發就越受抑制,種子出苗就越少。深耕翻地30 cm以上,每3年深耕翻地1次,即可減少谷莠子發生,有效防控谷莠子危害。

表1 河北省谷田常見雜草名錄
4.2.3輪作倒茬。通過試驗研究,模擬在土壤中殘存2年以內的谷莠子種子,處于休眠狀態;模擬在土壤中殘存3年的谷莠子種子,發芽率、發芽勢最高;模擬在土壤中殘存3年以上的谷莠子種子,發芽率、發芽勢開始降低。生產上谷子與小麥、玉米、豆類每隔3年輪作1次,即可減輕谷莠子危害。
4.2.3.1春谷。采用種植春谷—小麥—玉米(棉花)—花生,每隔3年輪作倒茬1次。
4.2.3.2夏谷。采用種植夏谷—花生—玉米(棉花)—小麥,每隔3年輪作倒茬1次。
4.2.4人工除草。采用人工拔草、鋤草、中耕除草等方法直接殺死雜草。
4.3 化學防治
4.3.1谷田除草劑合理使用技術。
(1)使用技術原則。選用的藥劑應是已取得農藥登記的產品,且產品質量檢定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除草劑使用之前應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嚴格按照產品標簽說明中規定的除草劑使用劑量、施藥時期等執行,施藥量應根據實際施藥面積計算。
(2)使用劑量與施藥方法。谷田雜草以馬齒莧、反枝莧、藜為優勢種的雜草群落使用10%單嘧磺隆可濕性粉劑,使用劑量為225~450 g/hm2,對水600~750 L/hm2。配制藥液時采取二次稀釋法,先配成母液,然后再稀釋,混勻后立即均勻噴霧。在谷子播種后2 d內進行土壤處理,對土壤表面均勻噴霧。
4.3.2谷田除草劑合理混用技術。
(1)使用技術原則。選用合適的混配劑,降低磺酰脲類除草劑的用藥量。作為混配的藥劑應對本茬作物安全、防治對象互補、無拮抗、土壤中易于降解且作用方式多樣的品種混配輪換、合理搭配使用。
(2)使用劑量與施藥方法。選擇10%單嘧磺隆可濕性粉劑與50%撲滅津可濕性粉劑進行合理混配,按有效成分計,單嘧磺隆與撲滅津的混配比例為1.5∶42.5,混合成44%單嘧磺隆+撲滅津的可濕性粉劑,防治谷田雜草的效果高于10%單嘧磺隆可濕性粉劑或50%撲滅津可濕性粉劑的單劑。谷田雜草以馬唐、牛筋草、稗草為優勢種的雜草群落使用44%單嘧磺隆+撲滅津的混合粉劑1 800~2 100 g/hm2,以馬齒莧、反枝莧、藜為優勢種的雜草群落使用44%單嘧磺隆+撲滅津的混合粉劑1 500~1 800 g/hm2,對水600~750 L/hm2,采用二次稀釋法,先配成母液,再稀釋成噴霧用藥液。在谷子播種后2 d內進行土壤處理,對土壤表面均勻噴霧。
特別增加化學除草的注意事項,是為了防范或規避發生藥害事故。
5.1 重視施藥的環境條件噴藥時選無風或微風天氣,注意風向,避免飄移到雙子葉作物上產生藥害。
土地要平整、緊實,如地面不平,遇到較大雨水或灌溉時,藥劑往往隨水匯集于低洼處,造成藥害。土壤含水量達15%,墑情適宜;遇干旱時,應在播前造墑,避免藥后苗前因干旱造墑。
針對黏性土壤、干旱缺水、氣溫較低、種植耐藥性強的谷子品種(如冀谷25、冀谷31、張雜谷3號、5號、8號)的地區, 44%單嘧磺隆+撲滅津的混合粉劑的使用劑量為1 800~2 100 g/hm2,或10%單嘧磺隆可濕性粉劑的使用劑量為375~450 g/hm2,如土壤干旱應加大對水量,至少750 L/hm2。
針對沙性土壤、土壤濕度較大、溫度較高、種植耐藥性弱的谷子品種(如冀谷19等常規谷子品種)的地區或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時, 44%單嘧磺隆+撲滅津的混合粉劑的使用劑量為1 500~1 800 g/hm2,或10%單嘧磺隆可濕性粉劑的使用劑量為225~375 g/hm2,避免藥害。
5.2 選擇噴霧器與噴霧方法應選擇無農藥污染的帶恒壓閥的扇型噴頭的噴霧器,噴壓控制在3個大氣壓以上,噴頭離地面距離不超過50 cm,采用退行噴霧法進行噴霧。避免使用超低容量噴霧器。噴霧時應注意相鄰農田非禾本科作物的安全。
5.3 安全防護施藥(噴霧)時應帶口罩、穿工作服,穿長袖上衣、長褲和雨鞋;施藥后要用肥皂洗手、洗臉,用凈水漱口;施藥完畢應徹底清洗噴霧器械,以防噴霧器殘余除草劑對其他作物產生藥害。
[1] 周漢章.冀中南谷田雜草發生與除草劑篩選試驗[J].作物雜志,2011(6):81-85.
[2] 程汝宏,師志剛,劉正理,等.谷子簡化栽培技術研究進展與發展方向[J].河北農業科學,2010,14(11):1-4,18.
[3] 周漢章,任中秋,劉環,等.谷田雜草化學防除面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J].河北農業科學,2010,14(11):56-58.
[4] 周漢章,薄奎勇,趙宇,等.影響惡性雜草谷莠種子萌發特性的環境因素研究[J].農學學報,2012,2(11):12-16.
[5] 魯國鳳.谷田莠子發生的田間現場鑒定[J].現代農業,2012(1):57.
[6] 程汝宏,師志剛,劉正理,等.抗除草劑簡化栽培型谷子品種冀谷25的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J].河北農業科學,2010,14(11):8-12.
[7] 程汝宏,劉正理,師志剛,等.世界粟類作物生產概況與分析[C]//牛西午.首屆中國雜糧論文集:中國雜糧研究.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323-326.
[8] 張牧海,周保東,杜正旺.45%泰鋤WP防除谷田雜草試驗研究[C]//邵振潤,梁桂梅.植物保護與糧食安全:第二十屆全國植保信息交流暨農藥械交流會論文集.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395-397.
[9] 馬奇祥,吳仁海.農田化學除草新技術[M].2版.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234-236.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Weeds in Millet Fields
ZHOU Xin-jian1,LIU Huan2,WEI Zhi-min3,HOU Sheng-lin3*,ZHOU Han-zhang3*et al (1.Agricultural Bureau of Shijiazhuang,Shijiazhuang,Hebei 050021; 2.Agricultural Bureau of Shenze County,Shenze,Hebei 052560; 3.Minor Cereal Crops Laboratory of Hebei Province,National Foxtail Millet Improvement Center,Institute of Millet Crops,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Shijiazhuang,Hebei 050035)
According to summary of experiments,application scope,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inciple,objects of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weeds in millet fields,and agricultural control,physical control,chemical control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ology,were studied,the specific methods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were determined.
Millet; Weeds;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農業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120304201);河北省科技支撐項目(09250307D)。
周新建(1963- ),男,農藝師,從事農藥管理與植物保護、技術推廣研究。*通訊作者,周漢章,研究員,從事植物保護與一年生飼用作物栽培技術研究;侯升林,副研究員,博士,從事高粱與牧草研究。
2016-09-09
S 451
A
0517-6611(2016)30-00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