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不斷發展,人類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的重要內容。這不僅會關系到中國廣大農民的基本生活,還會間接影響到中國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問題的正常實施。隨著社會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傳統養老保險的保障方式逐漸弱化,因此,制定一套對想要切實實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問題,就要加強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制度問題。
【關鍵詞】新型農村建設;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社會養老;農村養老
我國農村的養老問題早在上世紀就已經開始試行了,經過長時間的實驗工作以及社會積極探索的積累,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早期試點工作由于其不夠成熟,所以工作的進行并不成功,也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因而沒有形成較為完善和完整的社會養老制度。當前我國社會平穩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城鄉統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成為我國當前首要發展項目與目標。就當前中國國內形勢的嚴峻,經過對當前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現狀的分析,我國的養老保險問題急需合理的方針來解決相關制度問題。經過對我國社會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歷程和實施情況的回顧,相關專業人員認為應該在總結過去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不斷地發現新興制度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與不足之處。并且要在此基礎上認真總結過去的經驗、經歷和教訓,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特點,因地制宜,制定符合當地實際情況對其相應的制度進行修改與完善。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老農保制度以及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進行分析與比較。本文擬從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制度問題的解決方面提出解決措施角度展開闡述。
一、中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變遷
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區自然狀況千變萬化,經濟的發展狀況也不平衡,這樣復雜的國情決定了我國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只能一邊探索一邊發展,在發展中進步,在進步中改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一項基礎,只有有效解決中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問題才能夠有效解決中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想要解決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問題,就要對中國的養老保險進行實地考察,考察養老制度的發展與歷程。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前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落后,無法滿足人類正常的養老保障需求。因而,想要正確實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就要針對當下的社會實際情況進行養老保險的制度的制定。對舊社會的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善與更新,制定更加符合當前國情的養老保險制度。
二、相關專業人員的職責
對于中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制定,相關領導人員和管理人員應該負起相關責任,加強責任觀念,相關工作人員也要根據當時中國國內的實情制定出符合當地形勢的中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對于中國國民是不小的進步,這不僅有利于中國國民的整體生活水平,還有利于促進中國的社會和諧與社會穩定,當然,相關的人民也要在切實保障自身利益的情況下進行對社會養老保險的制度的支持與擁護。因此,中國相關管理人員與領導人員要加強對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監督與實施,正確引領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軌道。
三、目前存在的社會養老保險問題
(一)社會養老保險現狀
中國古代就有“養老”“尊老”“愛老”等美德的流傳,家庭養老問題是日前最主要的一種養老手段,老人們跟隨自己的兒女盡情享受家庭的溫馨與安樂。建國以前的舊中國,是一個極為落后的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較大,社會發展不穩定,存在著較多的社會問題,在當時,家庭生活是社會的主要細胞,不僅承擔著社會生產、社會生育、贍養老人等職務,還要承擔起建設社會的重任。在傳統的經濟社會中,農民在年老的時候無經濟來源,因此,其子女的贍養任務就加劇了,子女要責無旁貸地承擔起贍養任務,當老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對子女的依賴性更高。因此,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對于農村社會養老的問題就得到了有效的解決,該制度的實施有效地緩解了老人子女的生活負擔,也為社會公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效方案。除此之外,這對于社會的穩定也具有一定的益處。提低的改革也會間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我國自從實施土地改革,實現了耕者有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民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從而農民有了基本的土地保障,也維持了農村傳統的家庭養老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間的差距日益增大。要想為中國農村解決養老保險問題,還需要國家、政府、社會力量的大力鼓勵。
要想真正為農村勞動人民解決養老保險問題,要理論聯系實際,從實際出發,根據當地的經濟水平探究適合本地區的養老政策。養老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只有實施好的養老保險政策,保證人人都能參與進來,就解決了農村勞動人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
目前還存在以下問題。
1.雖然有養老保險制度但是并不能解決農村養老問題
目前看來,只有一部分農村勞動人民參加了養老保險,剩下的貧困人民沒有能力參與到養老保險的進程中。因此,相關農村與國家領導人員要加強對農民哥的思想進行教育,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到社會養老保險問題利與弊,并能夠正確認識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對于農村的老人來說是極大的福利。
2.國家人員的責任感不強烈
國家人員要從實際出發,真正體恤勞動人民,一些國家人員間的職責不明確,多個部門間沒有很好地進行銜接,效率極低,為了利益不惜犧牲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國家領導人要加強對國家以及政府人員的行為監督,提高工作效率。
3.難以執行適合所有人的養老保險制度
由于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這就給國家帶來很大困擾,難以探索出適合所有人的養老保險制度,難以使人人都能參與到養老保險中來。為此,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制定就要切實結合當時各地的實際經濟情況進行。
4.農村勞動人民的意識有待提高
需要國家大力加強對農村人民的思想教育,當前老齡農民幾乎沒有條件接受高等教育,思想比較落后,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定期對農民進行再教育。不少農村人民認為養老保險和自己沒關系,給養老保險投入就是浪費錢,就這需要國家對人們的這種思想進行教育,徹底扭曲這種不正確的看法。
(二)中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出現問題的對策
首先,根據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經濟水平,進行不同的養老保險制度,使得人人都有能力參與其中,為養老提供保障。其次,國家人員要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端正服務態度,真正為廣大人民群眾排憂解難,切不可以看不起勞動人民。要努力為勞動人民提供幫助。然后,根據不同地區的發展水平,制定出適合本地區的養老保險制度。最后,改變勞動人民對養老保險制度的看法,加強對養老保險的宣傳力度,使人們對養老保險制度有全新的認識。
四、結束語
建立新型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有助于加快建設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的建立。能夠明顯解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推動農村的經濟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以及縮小城鄉建設的差距,對于維護農村社會的穩定性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中國已經逐步進入了一個社會經濟和諧發展的新時期。因此,只有更好地解決廣大農村的養老保障問題,就要制定合理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這才是我國能夠得到長久治安與和諧共處的關鍵抉擇。但是,我國的農村養老保障制度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在改善社會養老制度方面要不斷更新,不斷借鑒前人的經驗,結合當時的國情制定更加完善的養老制度方案。就當前我國的國情來看,地區發展不平衡、經濟建設不完善、城鄉差距較大、各地貧富差距大等各種因素,國家社會制度養老保險相關負責人要結合我國復雜的國情,加快立法建設,明確政府的責任、加強健全社會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我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除此之外,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制定是一項復雜繁重的任務,不僅要考慮當下的國情,還要對社會道德、人倫理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考慮,要做到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慮。
參考文獻:
[1]陳世金,李佳,李秀麗等.河北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問題及精算分析[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9(4):4853
[2]丁煜.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缺陷與完善[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3240
[3]林全玲.我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構建與完善——兼評《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J].社會科學家,2011,(4):4043
[4]盧志輝,杜黎霞.政府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中的責任構建與完善[J].開發研究,2011,(5):9092
[5]李偉.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研究——基于制度需求視角的實證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1,(2):4550
作者簡介:
毛瑛瑛(1989-),女,浙江省杭州人,本科,杭州心有靈犀互聯網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