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2日,中國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相繼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按照環保部發布的預警信息,有42個城市提前啟動與預警信息相符的預警響應。其中,廊坊、臨汾啟動了紅色預警;天津、石家莊、保定、邢臺、衡水、邯鄲等17個城市啟動了橙色預警;鄭州、洛陽、菏澤、德州等18個城市啟動了黃色預警;北京、濱州等5個城市啟動了藍色預警。

環保部表示,初步分析應對效果,此次空氣重污染過程重度及以上污染小時數大幅減少,污染物濃度峰值明顯推后、總體下降。但仍有部分城市應急響應工作落實不到位,如山西省部分城市存在預警啟動級別普遍偏低、應急響應措施不利等問題。
根據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情況,環保部派出督查組,對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德州、聊城、安陽等重點地區開展重污染天氣應急專項督查,重點督查地方政府應急預案啟動和落實情況,燃煤鍋爐和工業企業達標排放及應急減排措施落實情況等。
督查組在檢查中發現,河北省滄州市存在的問題較為突出,停限產措施形同虛設,鑄造、機加工企業污染嚴重,散小企業污染突出,散燒問題突出。此外,在其他地市督查中也發現以下突出問題:部分企業未落實減排要求;部分企業仍違法排污;面源污染管控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