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琳
崇明三島位于長江入海口,水體調溫帶來了“暖舌”效應,水熱容量大。在摸索出了有效的避凍手段后,崇明柑桔借著這一獨特的小氣候開始迅速發展,一躍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地產水果。崇明因此被稱為上海的柑桔之鄉,而上海也奇跡般地成為了國內柑桔種植最北緣的地區。
“朱實疑帶火,黃丸似懸金。”近日,上海郊區的柑桔喜迎豐收,橙黃橘綠綴滿枝頭,煞是好看。柑桔豐收,進入銷售渠道的柑桔個個經過精挑細選。
據悉,這些年來,本地柑桔在市農委等部門的扶持下,不斷走向精品化、科學化之路。從“有得吃”到“吃得優”,消費理念日漸向追求健康精致轉變,果品的質量也日漸升級。按照樹齡、果徑等固定指標分類的品牌產品陸續推出,優質優價,既滿足了市民的味蕾,也飽滿了果農的口袋。
上海味道也隨之在海外深受歡迎,價格逐年上漲。其中,前衛柑桔公司每年出口加拿大柑桔近千噸,圣誕期間尤為熱銷。
“蜜桔的最后一站”
欲收復市場
近日,一年一度的“滬郊優質柑桔公園直銷”活動如約而至,以崇明柑桔為主的上海本地柑桔入駐七大公園,開始直銷。
活動當天早上8點,中山公園3號門內的柑桔直銷點已是人頭攢動。負責銷售的果農當場剝開幾個桔子給消費者試吃嘗鮮,細膩多汁的口感讓市民紛紛排隊購買。除了1.5元/斤的散裝桔子以外,現場還有10元/袋(7斤)、20元/箱(10斤)的規格供市民選擇。
“酸酸甜甜才有桔子的味道。”張阿姨拎著滿滿兩大袋桔子告訴記者,自己差不多每年都會到公園購買物美價廉的本地柑桔,“長興島桔子可以說是上海的‘桔子大王了,吃起來水分很足,新鮮又實惠。”
據介紹,本地柑桔主要勝在新鮮,從田頭到市區最快只需幾小時就能送達,在口感上可以感覺到明顯不同。不過,公園直銷以外,市場總體還是對外地柑桔更為偏愛。記者走訪了市區的幾家水果店,本地柑桔幾乎難覓蹤影。
究其原因,在上海栽種柑桔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由于受到冬季凍害、土壤偏堿性、地下水位較高等因素影響,直到上世紀70年代,上海還沒有成片的經濟性柑桔生產園。
“受氣候、土壤條件等因素限制,上海柑桔的糖度平均在12左右,相比外地柑桔含糖量略低。”上海前衛柑桔有限公司總經理談永斌分析道,上海地處較北,柑桔成熟期也最晚,可謂是“蜜桔的最后一站”,因此上市期也較短,要想占領市場實屬不易。
不過,今年全市的柑桔產量約為16萬噸,零售價約為1.5-2元/斤,相比去年均有所增長。上海市瓜果行業協會會長范紅偉指出,“本地柑桔要收復市場,關鍵還是要從提升品質入手。”近年來,市農業、林業部門也采取了增加財政補貼等多項措施,推動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深入,上海本地柑桔也在逐步走上優質化、精品化之路。
而柑桔帶起的旅游業也日臻成熟。上月,長興島郊野公園建成開放,前去踏秋的游客絡繹不絕。公園內還特別開辟了一片桔園風情區,以柑桔為主題的文化長廊、創意農場也陸續建成,春賞花、秋品果,供市民體驗采摘樂趣。
“底細”能摸清
糖度可分級
曾經,長興島的前衛農場是上海最早種植柑桔的地方;數十年后的今天,前衛柑桔公司是上海規模最大的桔園,并且成立了上海柑桔研究所。
“以前是追求產量,現在更看重質量。為了讓桔子的果形更美觀、口感更好,我們也在不斷改良栽培技術。”周永發師傅已經在前衛種了30多年桔子了,是長興島小有名氣的柑桔專家。談起桔子的栽培,他可謂如數家珍。由“矮化密植”轉而實行 “寬行密植”,采取“限根栽培”手段,增加有機肥的使用,采用捕食螨生物防治技術……種桔人們利用科學手段,控制桔樹生長與營養均衡,優化了本地柑桔品質。
在探索栽培技術之余,前衛還積極選育新品進行小范圍試種,豐富本地的柑桔品種。“今年我們特別引進了柑桔新品‘紅美人,這個品種在國內較少種植。”談永斌透露,紅美人口感細嫩,甜度較高,目前市場上數量稀少,價格較高,約在40-50元/斤。公司規劃種植了120畝紅美人,年底還將新增4萬平方米紅美人溫室大棚。“明年或者后年,市民就能嘗到上海本地的紅美人了。”
另一方面,今年崇明島上的柑桔產品第一次擁有了二維碼“身份證”,果農和市民對此都很感興趣。橫沙鄉農業技術中心朱劍飛主任表示,只需掃一掃包裝上的二維碼,登陸上海市經濟作物質量安全信息追溯平臺,便可查到柑桔的“戶口”,摸清它的“底細”了。品名、產地、種植情況、公司負責人等信息一目了然,消費者還可以直接留言評價。
農產品源頭追溯與信息查詢的二維碼技術,其實已經在上海的地產水果中推行了一段時間。范紅偉告訴記者:“之前只是在個別企業進行小范圍的試點,今年我們擴大了二維碼的應用范圍,市場上大部分柑桔的品牌產品都投入使用了。”
除了依托二維碼技術進行品牌追溯以外,在市農委的扶持下,前衛柑桔還將引進國外設備,對柑桔進行無損檢驗、分級分類。
“通過這臺機器,我們不僅能透過外觀檢測柑桔內部是否完好,還能直接顯示果品的糖度。”談永斌介紹,未來公司將按糖度區間、果徑大小等對柑桔進行更細致的分類,并在包裝上加以標注。“眾口難調,有的人喜歡吃酸,有的人偏愛甜。明確標注出糖度后,消費者就可以根據愛好自行選擇口味了。”
上海味道 海外吃香
正值豐收季,前衛柑桔公司的工廠里一片繁忙景象。清洗、風干、打蠟、分級、打包……一箱箱前衛蜜桔經過精心篩選后整裝待發。在之后的幾周內,它們要歷經長途跋涉,漂洋過海,運抵大洋彼岸的加拿大。
據悉,前衛柑桔公司是上海唯一的水果出口企業,每年出口柑桔近千噸。由于本地柑桔的成熟時間相對較晚,在加拿大上市時倒是恰好成為了圣誕節期間的寵兒。上海味道在海外深受歡迎,價格也在逐年上漲。
“相對于上海市民嗜甜的偏好,加拿大消費者恰恰喜愛甜中帶酸的口感。”談永斌表示,出口的柑桔糖度約在9-11之間,避免攝入糖分過多,也更有益于身體健康,正迎合了外國消費者的喜好。
柑桔走出國門,在質量上自然必須經過嚴格把關。“我們的生產基地位于上海水源地青草沙畔,作為上海人的水庫,環境容不得半點污染。柑桔從栽種到生產也完全符合綠色有機認證標準。”談永斌介紹,目前,首批生產加工的加拿大農產品批發公司“Flavor Treat”5磅裝約20噸優質“前衛蜜桔”已全部達到出口標準,順利通過各項檢查后啟運上海洋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