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強+王永梅
積極創新,善于發現,勇于開拓,才能在科研中開創出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也只有堅持不懈,勤奮鉆研,科研事業才能締結出輝煌成果。在我國科研界,躬耕不止、樂于奉獻的科研人士數不勝數。
馬來西亞籍華裔林忠財教授就是其中一員。他積極響應祖國的號召,投身于祖國的教育事業中,為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學生傳道授業解惑。長期以來,勤奮鉆研的林忠財致力于發展創新的科學材料和工程技術,堅持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友好型的混凝土產品的研發,并研究了綠色建筑材料和固體廢棄物處置及利用,取得了顯著的科研成果,受到了科研界的高度關注。
積極創新 碩果迭出
林忠財在科研中大膽嘗試,勇于創新。在博士研究生期間,林忠財就建立了相關的模型來預測橡膠混凝土的密實度和抗壓強度,并將廢棄輪胎作為再生骨料應用于路面地磚的生產,發明了馬來西亞第一臺路面加速加載設備,推進了馬來西亞再生橡膠骨料的研究和應用。
林忠財和團隊人員把玻璃的透明特性和光的折射作用與二氧化鈦的光催化作用相結合,增強二氧化鈦的光催化反應,特別是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以凈化空氣中的有害污染物和殺菌。此技術生產的環保磚已經被香港政府工程和企業建筑工程采用。通過無機添加劑強化處理再生混凝土骨料的方法,開發出一套有效利用再生混凝土骨料和壓蒸技術生產隔墻磚的技術,并首次提出了用再生紅磚骨料來生產耐高溫混凝土的方法。
林忠財首創性地提出了用酸性溶液和清水浸洗破碎的廢棄CRT錐管玻璃來清除其中鉛的方法,將廢棄CRT玻璃破碎后用于再生混凝土中,解決了有害金屬離子鉛的外漏問題。積極創新的林忠財,收獲了多項科研成果。心懷成功的喜悅,林忠財頑強地堅持著自己的科研事業。
成就突出 前景燦爛
關于未來,林忠財主力發展綠色高性能建筑材料,將廢棄物和智能材料相結合研制新能源綠色混凝土和負碳混凝土輕骨料。通過與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香港理工大學、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等大學的密切合作關系,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引進青年研究人員及招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迅速創建科研團隊。目前,林忠財在湖南大學帶領一個合理穩定的科研團隊(包括兩名海外引進的博士后),其研究方向基本上覆蓋了以上的研究領域。
回顧林忠財的科研歷程,他已主持完成科研項目6項(共約980萬人民幣), 參與完成研究項目6項(共約420萬人民幣),同時還發表SCI論文36篇、國際期刊論文9篇和國際會議論文15篇, SCI引用420次,累計影響因子達100。他不僅是多個國際學術組織會員或理事會成員,還是十余個國際著名刊物審稿人。他兩次被聘為伯明翰大學博士學位答辯委員會成員,先后多次被國內外大學邀請作專題講座。
對科研突出的貢獻,使他成為中組部第十一批“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2015年度馬來西亞十大杰出青年獎30強入選者。2016年4月,他當選為香港混凝土學會會士。2012-2015年,他成為英國伯明翰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講師、香港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的項目主管、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的NRC 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奉獻科研的林忠財,面對取得的斐然成就,決心再接再厲,創造新的輝煌。我們相信,在新的科研征程中,林忠財會一如既往地努力拼搏,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開拓出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