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冰++王娟++李靜+衛(wèi)鋒
[摘要]:本文介紹了核桃的播前的準備、播種、苗期管理、嫁接、嫁接后的管理有關的內容,以期為核桃苗木繁育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核桃;嫁接;培育技術
[引言]:核桃的適應性是強的,它的分布地域也廣,尤其是在我省的栽培的范圍是廣泛的。 近年來,伴隨著國際的市場對核桃的需求的趨旺,它的價格也在逐年的攀升,廣大的農民對核桃的栽培的積極性也是日漸的高漲,在市場上對核桃苗的需求也是逐年的增加。 但是核桃的育苗技術還是不成熟的,出苗率一般情況之下是不超過 60%的。 現將核桃的育苗技術介紹如下:
1、播前準備
1.1 選地整地
苗圃地應該是選擇水利的條件比較的好的、排水性良好的、土壤是疏松肥沃的壤土與沙土,它的要求是p H 值是6.5~8.3。在秋冬的時候進行深翻土壤,每 667 m2 施入的腐熟的有機肥是 2 500 kg 或者復合肥是 50 kg, 接著加入適量地土壤消毒劑,耙平做畦。
1.2 種子準備
第一是種子的選擇:選擇那些采摘的比較的晚、完全的成熟、種仁是飽滿的、顏色是發(fā)白的、大小是均勻的、沒有病蟲害的,并且沒有經過高溫進行烘烤的種子。第二是種子的處理。 要用水浸日曬的方法。在春天的進行播種之前,要用冷水進行浸泡種子七到十天,每兩天就換一的次水,接著把冷水進行浸泡過后的種子放置在陽光之下進行暴曬,等到大部分的種子裂口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播種,對于沒有裂口的種子要撿出再進行浸泡之后再曬,直到它裂口了。
2、 播種
春播是在土壤解凍了之后再進行的,在幼苗出土了之后不受凍害的前提之下播種的越早是越好的。一般的情況之下在播了之后的二十天到三十天就可以出苗了。用點播的方法,在播種的時候種子的縫合線是與地面垂直的,在中間朝向一側是好的。把種子按照株距是十五厘米進行擺放在已經預先開好的溝之內,它的深度是五厘米,在播了之后覆土兩厘米,接著再進行順溝澆水,在澆水了之后的一天土壤比較的疏松的時候,把地表的土進行耬平耬細了。 要整畦覆蓋地膜來進行保溫保墑,目的是促進核桃種子的發(fā)芽以及出土。春播應該是用 15 cm×50 cm 的株行距,每 667 m2 大約播九十千克的核桃。
3 、苗期管理
在播種了七天左右的時候種子會陸續(xù)的發(fā)芽,二十五天之后會陸續(xù)的出土。因為核桃的幼苗是極不耐高溫的,在苗木出土了之后要必須把地膜揭去,目的是防止高溫灼傷了幼苗。 如果在苗木大量的出土了之后缺苗嚴重的話, 應該隨即的進行補種。在播了之后的五十天左右的時候幼苗基本是出齊的,這時應該及時的進行中耕除草。等到幼苗長出了真葉之后,應該及時的進行追肥澆水。 在一般的情況之下是每 667 m2 要追施尿素十千克左右,遵循“先稀后濃,少量多次”的原則,在施肥了之后進行澆水。為了把幼苗的生長促進了,可以噴施葉綠寶二到三次,每次的間隔是七天左右。
4 、嫁接
4.1 接穗的選擇與采集
應該依據市場的需求來選擇早實、豐產以及優(yōu)質的品種來進行嫁接,例如‘遼核一號‘晉龍 1 號‘晉龍 2 號‘香玲‘中林1 號 等這些優(yōu)良的品種,在已經結果的母樹之上要選擇生長得充實并且葉芽是飽滿的枝條。在種條剪下了之后要立刻的把葉片剪去,保留葉柄一到二厘米,把它放置在蔭涼的地方用濕布進行覆蓋。 采集的種條適合在上午的九點之前以及下午的五點以后再進行。
4.2 嫁接時間
進行嫁接的時間是在五月的下旬到七月的上旬的時候,當砧木的苗長到了二十五厘米時候,及時的對生長得比較快的苗進行摘心,目的是利苗木的下部嫁接部位的發(fā)育。當苗木的基部的粗度達到了零點八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嫁接了。
4.3 嫁接前的澆水
依據多年的嫁接的實踐觀察,核桃砧木的苗木的水分是充足的時候,它的嫁接的成活率是比較的高的。所以,在嫁接之前的三四天的時候,苗圃是要進行灌溉一次的。
4.4 嫁接方法
在一般的情況之下是采用方塊進行芽接。 先是在接穗之上選擇優(yōu)飽滿的沒有病害的芽,在離芽體一厘米的左右上下各進行橫切一刀,深度是達到木質部,接著從兩邊各自得豎切一刀,再用手輕輕地掰芽體,把芽塊取下,葉柄切留零點八厘米。在砧木距離地面十五厘米的地方選擇光滑的地方,要用同樣的方法把砧木的皮層去掉。 在進行嫁接的時候,方塊的下部與側邊的韌皮部是要保證是連接緊密的,目的是利于砧木與芽塊之間的愈合。
4.5 剪砧
在嫁接了之后的二三天的時候,在嫁接芽以上要留下二三片葉的剪砧,目的是利于水分以及養(yǎng)分向芽體之上進行集中的供應。 在嫁接了之后的十天左右,接芽會陸續(xù)的發(fā)芽,對嫁接的苗進行第二次的剪砧,距離芽體上的三厘米把其余的部分剪除了。
5 、嫁接之后的管理
5.1 水肥管理
在嫁接了之后的七天左右要進行第一次的澆水,目的是保證它的水分充足的供應。在澆水的時候要追施尿素10 kg/666.7 m2。 在嫁接了之后的二十天左右要進行第二次的澆水, 同時要追施以磷鉀為主的速效的復合肥20 kg/666.7 m2,目的是促進新枝的木質化,防止進行越冬的新梢的抽條。在嫁接了之后新芽體長到兩片新葉的時候要噴灑綠勃康,1 袋/666.7 m2;在此之后要每隔七天噴灑一次,連續(xù)進行噴灑二三次。在嫁接的前后苗圃地的澆水的次數比較的多,又是正值高溫高濕的季節(jié),雜草生長得極快, 是極容易造成草荒的,所以,在嫁接了之后的第一次澆水之前必須要進行一次的中耕,第二次澆水之后要再進行一次的中耕,要確保苗圃地的土壤是疏松的、沒有雜草的。
5.2 除萌與補接
在剪砧了之后,苗木是會萌發(fā)出很多的萌蘗的,要及時的用手掰去,在一般的情況之下是需要三四次的。對于嫁接了之后沒有成活的,在進行嫁接之后的十天左右要及時的進行補接。
5.3 綁立桿
對于生長得過快并且嫁接口是背對風向的新枝,要進行插立桿,用布條把新枝進行綁縛在立桿之上,目的是防止新枝會從嫁接口進行斷裂。
5.4 解縛
在嫁接了之后的一個月的左右,嫁接的傷口基本愈合,要及時的進行解縛綁縛的塑料薄膜,目的是防止新枝生長得過快,薄膜勒入了樹干,是會引起枝條的斷裂的。
5.5 摘心
九月份的時候進行摘心的處理 ,目的是促進枝條的木質化,這是有利于苗木進行安全的越冬的。
吳冰,女,漢族,河南睢縣人,本科學歷,現任河南省睢縣林業(yè)局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資源培育保護與利用,林業(yè)技術推廣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