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潘煒 楊勇
摘 要:進口固體廢物具有資源性和環境風險雙重屬性,通過進口固體廢物管控對策研究,探尋充分合理利用進口固體廢物的資源屬性,最大限度控制進口固體廢物的環境風險,用足用好國外再生資源市場,力促高品質固體廢物原料進口,為我國“穩增長、促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
關鍵詞:進口;固體廢物原料;管控;對策
1 現狀分析
進口固體廢物具有資源性風險和環境風險雙重屬性[1,2],一方面,進口固體廢物作為原料已成為我國“穩增長、促發展”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3],另一方面,進口固體廢物又是一種高風險的重點敏感商品,存在加工利用過程造成二次污染的環境風險[4]。
根據統計,從2009年至2014年,全國進口廢物原料中檢出不符合中國環保控制標準的廢物原料的重量不斷增長[5]。主要原因有:發達國家的利益驅動[5];對境外供貨信息獲取不及時[6];國內固體廢物原料品質較差[7];法律漏洞和走私行為[8,9];入境口岸查驗技術含量低,檢測手段薄弱[10]。
2 管控對策
2.1 加強檢驗檢疫監管法制建設
把進口固體廢物的檢驗檢疫工作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明確了行政管理相對人的責權利,將更加有利于加強對進口固體廢物的有效監管,完善進口固體廢物質量安全檢驗檢疫監督管理制度,促進我國進口固體廢物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2.2 加強檢驗檢疫監管標準體系建設
針對進口廢物原料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完善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檢驗檢疫監管標準體系規劃,研究制定進口廢物原料檢驗業務規范和作業指導書,完善檢驗檢疫標準體系。
2.3 規范注冊登記
嚴格按行政許可的程序和期限實施國外供貨商和國內收貨人的注冊登記工作。開展國外供貨商誠信評價和廢物原料反欺詐的研究,根據國外供貨商誠信水平實施必要的分類管理,加強境外裝運前檢驗質量控制。加強廢物原料國內收貨人到貨地監管,對倒賣廢物、提供“虛假提單”和騙取進出口退稅等違法行為進行專項治理。對條件成熟的地區推行“圈區管理”,對污染作業集中監管、污染物集中處理,有效減少對環境破壞。
2.4 強化檢驗檢疫執法
建立經常性的培訓考核機制,增加進口廢物原料檢驗檢疫監管人員儲備,加大查驗設備設施的投入。加強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檢驗檢疫各環節的監督管理,實施風險分析、預警通報和快速反應制度。規定了預警觸發的條件和各類預警的處理措施,做到對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保質量安全問題的早發現、早預警、早控制和早處理。重點做好境外供貨企業、國內進口和加工利用企業、裝運前檢驗機構的后續監管,加大打擊垃圾和危險廢物的越境轉移工作力度,以維護正常的國際廢物原料貿易秩序,營造良好的貿易環境。
2.5 加強跨部門合作
加強與國家環保部、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衛生部等部門的合作,建立相關各部委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間的信息共享和聯合監督管理機制。
2.6 加強國際合作
進一步加強進口廢物原料檢驗檢疫的國際合作,重點加強與歐盟成員國、美國、日本、香港特別行政區等相關政府部門的合作與溝通,建立信息交換機制;同時加強與廢物原料國際中介組織的合作與溝通,共同打擊垃圾和危險廢物的跨境轉移。建立和完善非法走私固體廢物的退運機制,從供貨源頭上逐步降低并最終消除進口廢物原料質量風險,使不合格廢物最大限度地在境外消化,減少口岸查驗的壓力。
3 結論
通過進口固體廢物管控對策研究,探尋充分合理利用進口固體廢物的資源屬性,最大限度控制進口固體廢物的環境風險,用足用好國外再生資源市場,力促高品質固體廢物原料進口,為我國“穩增長、促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
[基金項目:福建檢驗檢疫局科技計劃項目;項目名稱:福建口岸的進口廢物原料問題剖析和對策研究;項目編號:FK2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