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華 孫傳傳
【摘要】 目的 探討芪明顆粒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76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常規治療聯合芪明顆粒治療。觀察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水腫評分、24 h尿量、尿素氮(BUN)、肌酐(Cr)均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空腹血糖(FBG)為(9.1±1.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為(4.3±0.4)mmol/L、甘油三酯(TG)為(2.7±0.7)mmol/L、總膽固醇(TC) 為(5.8±0.8)mmol/L, 均分別優于對照組的(6.2±0.9)、(3.4±0.5)、(1.8±0.3)、(5.0±0.7)mmol/L(P<0.05)。結論 芪明顆粒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效果顯著, 值得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 芪明顆粒;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126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內分泌性疾病,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及人民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發病率逐漸增加。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 主要是由于腎臟微血管病變進而導致腎功能障礙,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對于糖尿病腎病應該早診斷、早治療, 如進展到中晚期, 則腎功能將難以逆轉, 將進展為腎衰竭。臨床常規的治療方法為藥物降糖治療, 但效果一般。近年來, 對于中藥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研究頗多。芪明顆粒在治療糖尿病相關疾病中的優勢也受到了臨床學者的重視[2]。相關研究表明[3, 4], 芪明顆粒中的黃芪、蒲黃、水蛭具有抗氧化、降低氧自由基損傷的功能從而延緩糖尿病腎病的進展。本研究芪明顆粒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療效,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 入院后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制定的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5]。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8例。觀察組男20例, 女18例, 年齡34~76歲, 平均年齡(54±7)歲, 病程4~16年, 平均病程(8.0±4.2)年。對照組男22例, 女16例, 年齡36~72歲, 平均年齡(52±7)歲, 病程4~14年, 平均病程(7.6±4.8)年。兩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及持續的微量蛋白尿, 所有患者中根據Mogensen糖尿病腎病分期, 其中Ⅳ期54例, Ⅴ期2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常規給予糖尿病腎病對癥治療。主要為控制飲食、加強運動、普及糖尿病相關知識并給予患者胰島素、降壓、降脂藥物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芪明顆粒(浙江萬馬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20090036), 4.5 g/次, 3次/d, 口服, 12周為1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1個療程后的水腫評分、24 h尿量、BUN、Cr、FBG及血脂水平(LDL-C、TG、TC)。
1. 4 判定標準 按照尼莫地平法[6]對水腫情況進行評分。水腫在踝部以下為1分;脛前凹陷性水腫, 按之沒指為2分;脛前凹陷性水腫, 按之沒指為3分;雙下肢、雙上肢均水腫為4分;如出現胸腔、腹腔積液為5分。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水腫評分、24 h尿量、BUN、Cr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水腫評分、24 h尿量、BUN、Cr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水腫評分、24 h尿量、BUN、Cr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FBG及血脂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FBG及血脂水平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晚期的并發癥之一, 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長期的血糖、血脂代謝異常使腎臟微血管病變, 導致腎小球功能受損, 其系膜增厚并增寬, 臨床表現為水腫、持續性蛋白尿[7]。有關學者研究發現[8], 在糖尿病腎病早期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聯合中藥治療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微血管血液循環, 從而延緩腎功能的惡化。中醫學中, 糖尿病腎病主要是由于“陰虛”, 即氣陰兩虛, 陰傷氣耗, 因此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根本為“滋脾氣、 補腎陰”。
芪明顆粒主要是由地黃、黃芪、葛根、蒲黃、決明子、枸杞子、茺蔚子和水蛭8味中藥組成, 具有活血化瘀、益氣養陰的作用。地黃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黃芪具有抗凝、改善微循環, 擴張外周血管、腦血管的作用;葛根能使醛糖還原酶的活性降低,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及5-羥色胺的釋放;蒲黃具有抗氧化、抗纖維化的作用;枸杞子具有一定的腎臟保護作用;水蛭對大鼠的糖尿病腎病具有延緩效果, 且可以降低氧自由基的損傷。基于芪明顆粒的上述作用, 本研究對觀察組患者應用芪明顆粒進行治療, 結果顯示, 1個療程后, 觀察組水腫評分、24 h尿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 且腎功能指標BUN、Cr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芪明顆粒具有改善腎功能的作用。楊力等[9]通過對71例患者應用芪明顆粒配合常規療法發現, 應用芪明顆粒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β2-MG)較常規治療組明顯降低, 可見芪明顆粒對保護腎功能有獨特的優勢。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脂異常, 本研究中, 兩組患者治療前FBG及血脂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FBG及血脂水平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與楊俐等[10]研究一致, 表明芪明顆粒可以降低血糖、血脂水平。其機制可能其藥物具有的降糖作用以及胰島素增敏作用有關。此外, 有學者觀察糖尿病患者服用芪明顆粒后的球后血流動力學變化, 同樣發現了芪明顆粒可以改善患者眼部微循環, 可改善眼部血供[11]。
綜上所述, 芪明顆粒在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同時改善了腎功能, 對于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新方法, 值得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馮靈香, 李麗, 楊力.芪明顆粒聯合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45例的回顧性分析.貴陽中醫學院學報, 2013, 35(5):69-71.
[2] 王洪武, 林蘭, 倪青, 等.益氣養陰中藥對早期糖尿病腎病同型半 朧氨酸 、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多態性的干預作用.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3, 28(10):2877-2879.
[3] 楊金泉, 何海波.黃芪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0, 23(2):148-150.
[4] 瞿新艷.水蛭的抗凝血作用研究.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0, 19(13):1582-1583.
[5] Singh VP, Bali A, Singh N, et al.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nd diabetic complications. Korean J Physiol Phaemacil, 2014, 18(1):1-14.
[6] 黎磊石.中國腎臟病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8:640.
[7] Tavafi M.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antioxidants. Journal of Nephropathology, 2013, 2(1):20-27.
[8] 李深廣.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67例臨床觀察.當代醫學, 2011, 17(29):149-150.
[9] 楊力, 檀增桓, 李玉坤.芪明顆粒配合常規療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71例臨床觀察.中醫藥導報, 2014, 20(6):52-53.
[10] 楊俐, 王成玉.芪明顆粒聯合厄貝沙坦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105例.陜西中醫, 2013, 34(7):829-830.
[11] 李科軍, 趙曉彬, 趙智華, 等.糖尿病患者服用芪明顆粒后的球后血流變化.國際眼科雜志, 2016, 16(9):1750-1752.
[收稿日期: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