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飛
摘 要: 武術作為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一項,經過多年的教學發展取得一定的教學成果。但就現狀看,學生雖然很喜歡武術,但不喜歡武術課。分析原因,與武術專項教師比例低、非武術專項體育教師本身的武術基本功不過硬及武術教學方法陳舊有關。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及結合教學實例,對非武術專業體育教師的武術教學方法進行探索研究,進一步推進深化學校武術教學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 武術 非武術專業 武術教學
1.問題的提出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無論是在小學階段還是在初中階段,都要重視選擇武術等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活動項目進行學習[1]。2014年3月10日,江蘇省出臺了《江蘇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試行)》,進一步明確了武術將作為中小學必修課程[2]。但從目前的狀況看,有著武術專項師資缺乏,教師武術基本功欠缺,教學方法陳舊等因素影響,所以中學絕大部分武術教學任務由非武術專業出身的體育教師承擔。因此,推進和深化武術教育教學,一是加強武術專業人才的培養,二是非武術專業的體育教師促進自身的專業提升。從實際操作看,前者周期較長,更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后者開展實施方便、快捷,既能在短期內收獲良好的效果,又是從根本上推進和深化武術教育教學有效的方法之一。筆者作為初中體育教育教學一線的非武術專業教師,有多年帶畢業班的經驗,結合常州市近幾年的體育中考情況,自己對武術教學有一定的教學感悟,希望借此為非武術專業體育教師在今后的武術教學中提供一定的參考。
2.研究對象及方法
2.1研究對象
以非武術專項體育教師的武術教學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文獻檢索,查閱相關文獻,了解武術教學的現狀,為本文研究奠定基礎。
2.2.2訪談法
走訪常州市區17所中學,了解各校武術專項師資,非武術專項教師武術教學的相關問題。
2.2.3案例研究法
通過部分初中體育課例觀摩、研討,研究出非武術專項體育教師進行武術教學的方法建議。
3.結果與分析
3.1武術教學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3.1.1武術專項師資不足,缺乏系統化專業化教學。
對常州市市區17所中學部分體育教師進行訪談得知:目前常州市市區中學武術專項教師比例較少,17所學校中只有4所學校有武術專項教師,占比為23.53%,且每校僅有1名武術教師,平均每校0.24人,可見武術專項教師比例嚴重失調。大部分學校學生的武術教學僅僅停留于最基本的套路學習階段,加上常州市體育中考的大環境下,學生沒有也不可能得到系統的訓練,更談不上專業化。
3.1.2基本功不扎實,教學過程不流暢。
非武術專項體育教師大多來自師范院校,對武術的學習僅限于在校學習期間,武術學習不夠系統全面,對武術動作的掌握高低不一,參加工作后接觸武術訓練的機會更少,即使偶爾參加武術類的培訓活動,也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武術的基本功得不到有效提升。教師在進行武術教學時,由于自身的基本功不夠扎實,武術技能儲備不足,從而造成自信心不足,也使得整個教學過程不流暢,教學效果較弱。
3.1.3教學手段單一,方法陳舊,缺乏吸引力。
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導致初中學生激趣易、保趣難。電影、圖書等網絡多媒體資源對武術項目的夸大和神話,極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國粹、傳承民族文化的地位,學生愿意進行武術學習。但是武術的教學、訓練過于死板;痛苦的基本功的學練、枯燥的套路學習、遙不可及的對練格斗;武術項目評價的單調和缺乏創新性,讓中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低,造成初中學生較難保持興趣的狀況。
3.2改進措施
3.2.1學案導學法。
套路教學模式主要分為這樣幾個過程:分解動作學習、完整動作學習、分組學練、多種形式展示等。形式雖老套,但稍加修改,效果會更明顯。如五步拳教學時,可以設計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練(見下表)。
利用學案導學,一來解決對動作術語不清或遺忘,增強學生對動作的記憶;二來省略大量的講解時間,增加學生的練習次數,有效地提高課堂練習的密度和強度。
3.2.2自主學練法。
新課程理念更加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的內涵包括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在武術項目的教學中,有效利用好自主學習對武術項目的學習也大有裨益。這里以五步拳為例(見下表)[3]。
這種武術套路(動作)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成為教學的主體,不僅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武術學習的興趣,而且由于“教”的任務,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更專注,學習效果自然更高效。
3.2.3“e”學習法。
時代在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工具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如今ipad等新型信息技術工具迅速在社會上普及。對于城市學校來說,有的學校配備了機房的同時專門裝備了ipad機房。目前“e”學習在綜合實踐活動和文化課學習中比較常見,將“e”學習模式引入武術教學,將是對傳統體育教學形式改革的新嘗試。學生對網絡信息技術工具的掌握程度較高,學生中的網絡高手比比皆是,體育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做文章。
4.結語
4.1當前基層學校的武術專項教師比例失調,學生接受系統化、專業化武術教學還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學校在推進深化武術教育教學的進程上,方便、快捷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促進更多的非武術專項體育教師自身武術技能的提升。
4.2非武術專項體育教師的武術教學首要提升武術基本功,進而掌握簡單的套路、器械,其最終目標是自身具備一定的武術動作創編能力。
4.3非武術專項體育教師的武術教學需要創新教法,如學案導學法、自主學練法、“e”學習法等,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創新出更多有效的教法來推進深化學校武術教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定制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
[2]關于印發《江蘇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蘇教體藝〔2014〕3號)[Z].江蘇省教育廳,2014-2-27.
[3]姜慶軍.初中學生武術項目推進現狀及策略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14.6.
[4]張曉光.上好中學生武術課的幾點經驗[J].中國校外體育,2013.9.
[5]孫智杰.中小學武術教學意義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