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祺+焦麗婷
【摘要】:目前,我國大力發展電網事業,線損是電網管理的重要環節,是出現電力供應損耗的重要原因之一,做好對配電線路線損問題的處理具有良好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配電線路線損管理系統是解決線損問題的重要保證,通過建立智能化的線損實時監測平臺,強化對線損的管理,有效控制了配電線路線損,有效保證了電力供給效率。因此,對相關人員而言,要進一步認識配電線路線損管理系統應用的相關內容,為控制線損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配電線路;線損;管理;應用
1、配電線路線損管理系統的功能
某地區在電力能源營銷過程中,建立了一套變電站→線路→臺區→客戶的配電線損管理系統,實現了變電站10kV出線的關口電量由計量中心利用遠程抄表系統或智能化平臺直接提取,客戶售電量能從營銷電量電費信息系統中獲取目標,保證了電力影響參數的科學性。此外,該電力企業通過設置配電線路線損管理系統,實現了對線損的全過程監控,通過隨時提取電力輸送前與用戶接收端的電流信息,判斷電能在全過程中出現的線損情況,為營銷配電線損的統計提供了科學的數據。從該地區現階段配電線路線損管理系統的運行情況來看,除個別線路統計結果存在偏差外,系統對線損的整體統計情況良好,尤其在未互帶線路線損中的準確度更高。而從多數地區的反應結果來看,多數地區均已認可配電線路線損管理系統的運行能力,并通過該系統開展了全面的配電線路線損管理,均收到良好效果。
2、配電線路線損管理系統的應用
2.1加強線損管理程度,有目的地進行管理
在我國電力企業管理工作中,衡量企業技術經濟的指標很多,但是在整個電力傳輸過程中,線損率是保證電網企業發展的重要衡量標準,而且線損問題確實是整個電力企業需要積極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和任務;對于線損率而言,降低線損率,提高線損管理能力是保證整個電力企業規劃發展、建設擴展、更新技術、提高盈利的重要綜合管理問題。由于受到傳統科學技術和觀念的影響,我國電力系統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但是在切實落實電力管理局部問題,從工作過程出發的意識還不夠積極和認真,所以在明確整個線損問題后,要積極從實際出發,明確管理方向,積極提高整個電能的利用效率,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
2.2規范供電量
在對線損管理系統進行完善后,需要嚴格根據電網的物理結構、電流趨勢進行分析,并及時向主變壓器、變電站傳遞電量數據,實現對整個系統的分析。該地區在規范供電量行為中強調:所應用的臺區考核電量需要直接的從智能平臺上提取,并根據智能化平臺的具體參數直接控制對關口表供電量及臺區考核電量的監控流程。除此之外,在規范供電量行為過程中,系統將不再提供任何拆分及合并考核關口供電量及臺區表考核電量的途徑,并且經過處理后,供電量與臺區考核電量將會按照既定的電網物理結構進行處理,降低人為因素對電網系統運行的影響,保證供電信息的準確性與科學性。
2.3完善配電運行過程中的計量設備
計量設備對于用戶的電費情況具有直接影響,必須要保證配電運行過程中使用的計量設備處在良好的狀態之下。保證計量電能表的精確,對于用戶具有重要意義。為了保證廣大用戶所配置的電能表高度精確,需要對于電能表進行定期的維護和更換工作。計量設備不僅關系到各個用戶的實際使用情況,同時還是衡量電力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標。線路損耗是配電運行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從計量設備中及時發現線路損耗的實際情況,從而通知到相應的管理工作人員那里,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處理,由此有效減少線路損耗問題,為提高線路運行效率做好重要的前提準備工作。
2.4控制調整電量方式
對該地區而言,調整售電量能有效解決線路切改問題對線損統計的影響。該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直接從電費系統中獲取售電量信息,并通過當地實際用電量進行判斷,最終獲取實際用電量,確定線損情況。同時,在配電線路線損管理系統運行過程中,系統會在售電量總量不變的前提下,及時調整(主要指加減調整)線路與線路、變臺與變臺之間的售電量情況,避免出現隨意調整售電量現象,保證了整個地區售電的真實性、可控制性。
2.5加強電網企業的技術和經濟調整,全面強化線路工作
經濟是促進科技發展的重要動力,科技是維持企業創造利潤的有效手段,為了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線損問題帶來的弊端和損失,電力企業部門要積極結合自身企業現狀,加強整個企業的經濟和科技的有效調整,在有效滿足電力供給的基礎上,要合理地對電力分配進行優化和處理,將高壓供給地區進行有效的監控,從而減少農村地區超過10kV高電壓的浪費,減小負載帶來的困擾,從而在供給過程中降低線損程度,特別是針對電能需求量較大的地區,電廠管理部門要積極進行分析和預算,從節能和有效兩個方面出發,既滿足全國的電力供給充足,又降低整體的線損程度,提高整個企業的經濟效益。
2.6強化電量調整與綜合線損的銜接性
配電線路線損控制系統可以建立多個系統平臺,并以相應的平臺為基礎展開工作。在配電線路線損管理系統運行過程中,建立了基于變電站、主變壓器、線路為核心的客戶服務端,該服務端直接聯系客戶與變電站,當變電站發送電流并且客戶獲取電流之后,該服務端會自動獲取供電量數據,保證了信息獲取的時效性。除此之外,相關技術人員也提出,可以通過建立分級、分線路、分元件的管理系統,實現對整個系統運行的針對性監控,但該提案尚未獲得批準,但從當前該地區配電線路線損管理系統的運行特點可以判斷,上述提議也會有效強化系統對線損數據的處理能力,具有可行性。
結語
在分析配電線路線損控制系統應用與功能等相關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案例,對配電線路線損控制系統的應用優化措施進行討論。總體而言,配電線路線損控制系統能有效滿足電力企業對線損控制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對相關技術人員而言,在應用配電線路限線損控制系統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該系統的應用特點與操作要求,在全面分析該系統的結構特點后,制定針對性的應用方案,以全面強化企業的配電線路線損控制系統運行能力,為保證企業效益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惠強,欽偉勛.基于海迅實時數據庫的配電線路實時線損監測工具[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14,30(S1):32-34.
[2]國艷麗.配電線路線損管理系統的應用及功能完善探析[J].科技風,2012,(18):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