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騰
摘 要: 當今社會已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為了讓學生與時俱進地學到一門技術,江蘇省教育廳頒布了《九年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并結合當代信息技術發展的現狀,新修訂了信息技術教材。信息技術老師應用好這套教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學到初步的信息技術,為今后更好地踏入社會做準備。
關鍵詞: 信息技術 特征 目標 方法 效率
一、信息技術教育的目的
信息技術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他們所必須具備的有關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逐步形成在學習和今后踏入社會中運用信息技術來解決所遇到的問題的能力,這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大有裨益。
老師都希望“傳道、授業、解惑”,希望自己的學生因自己的教學而受益匪淺,學生因為老師的教學而得到更好的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老師,所教學的內容緊緊地與當今社會發展聯系在一起。這門課程的開設,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發展的體現。我們的教育是為了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全面的人才,如果學生畢業以后不懂得一些有關的信息技術的知識,就連簡單的網上搜索信息的能力都不具備,這是讓人何等的悲哀。因此,信息技術的老師不能絲毫懈怠自己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要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
二、信息技術學科的特征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學科,有著自己的特征。它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別,一方面要讓學生學習有關計算機理論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必須理論結合實際,讓學生在理論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機應用,學會簡單操作,為老師能夠更好地教學做準備。這是需要我們教信息技術老師花費一翻的功夫,努力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尋找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需要我們信息技術老師積極努力地探索。如何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結合多年的信息技術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三、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
做事要有明確的目標。一節好課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必須要有準確恰當的教學目標。如果連教學目標都不明確,這節課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一些信息技術的教師認為信息技術課就是讓學生玩玩電腦、打打字,會開機關機就可以了,教師不太重視課堂教學。因為學校對于信息技術的考核不合理,在每年的檢測中沒有一項是檢測信息技術的。這就讓信息技術的老師不重視自己的課堂教學,甚至對每一節課沒有備課,談教學目標明確就不難想象了。我認為雖然存在諸多問題,但都不應該是阻撓信息技術教師認真備課、教學的理由,備好課、上好課,明確目標,讓學生有所得。比如在教學《信息獲取與管理》這節課時,我明確了教學目標:1.了解有關信息獲取的途徑(感官、工具、文獻檢索、聽廣播、看電視等);2.如何從因特網上篩選、瀏覽信息;3.如何將所需要的信息打包保存。目標明確了,再確定重難點,這節課的重難點就是讓學生能夠從網絡上搜索到自己需要的資料。怎么搜索是教學的重點,可以通過訪問專題網站,獲取與特定主體有關的較為系統的全面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可以搜索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專題網站只要知道它們的網址,在地址欄直接輸入相關的地址就可以直接進入,瀏覽到他們所發布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就會出現許多與你所需要的信息相關的內容,這就需要你自己去篩選、甄別,獲取,保存。目前,常見的搜索引擎有百度(http://www.baidu.com)、搜狗(http://www.sogou.com)、好搜(http://www.haosou.com)等。在使用這些搜索引擎時,應該先確定所要找的信息中的關鍵詞,這樣可以快速地搜索到所需要的信息。
四、選擇教法得當,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教學目標定位準確,那么,如何使課堂內容讓學生能夠接受呢?這就需要我們信息技術的老師在教法上狠下工夫。許多老師已經確立了教學目標后,在構想自己的教法上沒有下功夫,導致本應該達到的教學效果沒有表現出來。這說到底應是教師沒有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沒有了解自己所教的學生,備好適合學生及所教課特點的教法,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師要選擇適合本節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投入課堂教學中,我做了一些嘗試:
首先,教師要確定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地位: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我在教學《數據的處理與統計》時,因為涉及Excel表格的處理,要讓學生對Excel表格里的數字進行必要的統計。比如數據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求數字的平均值、求和、求百分比等,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公式和函數的使用方式,學會查找、排序、篩選、分類歸總等操作。其實這些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如何讓枯燥的數字變得有趣,這就需要教育者的智慧。怎樣才能讓學生感興趣呢?我聯系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每個家庭都用水電,讓每個學生回家將自己家庭一年來所用的水費電費分別統計一下,用傳統的方式計算出各自家庭一年所用水費電費的總和及平均值。學生首先有了自己的結果,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將各自家庭的水費電費分別輸入Excel表格里,引導學生計算。這樣學生感覺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數字是自己家的,計算也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展開的,所得到的數字和自己的家庭密切相關,還能在父母面前展露用自己所學習的Excel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感覺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了,學習興趣高漲,課堂教學效果十分理想。
其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的主動學習和沒有興趣的被動學習,學習效果是不一樣的。信息技術課本身就是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學科,計算機操作課是有趣、好玩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注意培養學習的興趣,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動手操作,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教學。例如我在教學《圖片加工與制作》時,教學目標是了解圖片的類型和格式,教學重點是掌握獲取圖片和加工圖片的基本方法。為了讓學生對所教學的內容感興趣,首先讓每一位學生準備自己的或家人的電子照片,讓學生對提供的照片進行加工,讓這些照片更漂亮,效果更好。同時提供給學生一些常見的圖片處理軟件,如美圖秀秀、我形我速、光影魔術手等,簡單介紹它們各自的優點長處,讓學生對所提供的照片自己進行修改美化,達到自己理想的效果。教學實踐證明,教學效果非常理想。
總之,信息技術老師要努力研究自己的課堂教學,在備課上下工夫,明確教學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教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時兆慧.淺談初中信息技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