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當代花鳥畫的臨摹與接觸,對比傳統寫意花烏畫的色彩、構圖,總結出當代花鳥畫更具有形式美感和絢爛的色彩等符合大眾口味的新鮮的時代精神。本文主要通過對比傳統和現代寫意花烏畫中的構圖、色彩、形式等的基礎上得出“筆墨應當隨時代”的結論。我們在追求形式美的同時,也要綜合傳統,立足時代的基點上,發展新的藝術形式。
傳統寫意花鳥畫中形式美的構圖與色彩
傳統寫意花鳥畫的構圖形式主要是以折枝式和截取式。折枝是指所畫的花卉樹木只畫一部分而非全貌,是我國傳統花烏畫中最經典的構圖形式。以小見大,以少勝多是其主要的構圖模式。截取式構圖是指在最繁密的花卉中截取法最美的部分來作為表現內容的方法,此構圖多用于寫意花烏畫中,它不再僅僅局限于一枝一葉的精細刻畫,而是選取更大的場景空間來表現,內涵更為深遠且法度嚴謹。
傳統寫意花鳥畫中的代表人物有齊白石,以齊白石的繪畫作品為例來說明傳統寫意花烏畫是以線條的組合穿插來塑造獨特的形象和畫面。如《楓葉寒蟬》,畫面構圖簡潔,畫面取楓葉支,以大寫意的筆法畫出,楓葉的枝干用篆書的手法寫出,線條之間的穿插組合為畫面帶來了豐富的視覺效果,使畫面不空蕩。一只寒蟬伏于葉上,工筆的手法畫出,與寫意的枝干相結合,其格調高超精妙。蟬筆法工致,呼之欲出,境界新奇而充滿了詩意,一股秋天的氣息撲面而來。以齊白石為代表的傳統花烏畫賦彩上也很有特色,多以純色如純紅、純黃等為主要的表現色彩。經他調和的顏色不俗氣,不炸眼,反而代表一種歡快和喜慶的味道。
留白是傳統寫意花烏畫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花烏畫的一種特殊的構圖形式,傳統中國寫意花鳥畫則善于留白。“白”是一種氣,是令人想象的空間。空白在畫面中是最徹底的虛,不能把留白看成是無,而是“此時無聲勝有聲”,是畫面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正是這種空白,使得花烏畫形成深遠的意境和獨特的繪畫風格。對于留白在畫面中出現的形式紛繁復雜,變化多端,我們可以將之歸納成兩類。一類是能代表具象的能增加意境的白,這其中的白,也許是煙,也許是云,也許是霧,也許是水。如李苦禪的《荒渚野禽》,畫面中的大塊空白,給人深遠的想象空間,這其中的空白,既代表的有水,亦有天空。在經營蘆葦疏密關系時,時不時的有空隙出現,這些空隙代表了河邊的水,意境深遠。一樣另外一種空白是沒有具體形象的,這是畫中表現形象所不可或缺的,它能使所描繪的主體更加突出。比如,在齊白石的作品中,畫面形象不一,大大小小的空白,亦能讀出他畫面中的節奏。“計白當黑”,正確運用空白的力量,從而產生一種含蓄深遠的意境。既能豐富畫面的墨色層次,也能增強畫面的形式美感,使整幅畫具有節奏感。
現代寫意花鳥畫中的構圖、色彩和形式感探究
在現代寫意花烏畫中,畫家通常采用滿的構圖方式。所謂滿,不是指沒有空隙,而是根據畫面需求,空白的地方少,使之在視覺上的有沖擊力。何水法的寫意花烏對畫面構成更是有著深入的研究。繪畫中滿的構圖方式是他一貫用的,使形象排列有秩序感和統領感。畫面中的形象,采用均衡的手法鋪展開來,通過點的聚集形成的面,把大部分的空間占滿,這樣觀者看到的不是眼前的一點點,而是一大片花海從心中誕生。現代寫意花鳥畫的色彩般是在變化中求統一,在統中求變化,以達到豐富畫面的色彩效果。例如張耕源的《輝煌》中,整幅畫以向日葵的黃色是主要色調,中問零星點綴些紫色,黃與紫是對對比色,這樣畫面生動活潑,使觀者不會感到視覺疲勞。色彩是有感情的,用色是畫家感情生活的一種體現。畫家具有的積極的、炙熱的感情,躍然于紙上。節奏美也是形式美的一種因素,一幅好的花烏畫應具有節奏美。其中畫面的明暗強弱對比,色彩的冷暖對比等等,形成了變化而有韻味的節奏。題款與印章也是增強形式美的一種因素,不在僅僅是一種標記、歸屬的象征。印章入畫,與所繪的花鳥畫交相呼應,構成了畫面的形式美,這當然與印章的大小、色彩、位置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運用得當,便能體現構圖、色彩的形式美,為整幅畫錦上添花。
傳統與現代寫意花鳥畫中形式美之對比
傳統寫意花鳥畫與現代寫意花烏畫形式美對比研究中,主要從四方面對比:一,構圖上。二、色彩上。三,題材上。四、形式上。傳統的寫意花烏畫構圖形式主要有:三角形構圖、縱橫式構圖、“之”字形構圖、半環形構圖、環形構圖、折枝法構圖等。而現代寫意花鳥畫中最常用的構圖方法就是滿構圖。滿構圖如何水法的《繁花片片寫秋清》,畫面內容較多,整個畫面以黃色的花為主體,黃花充滿整個畫面。滿構圖應注意層次、內容等要雜而不亂,注意整碎與空白、層次與虛實的關系,要使整個畫面充實。此幅滿構圖的畫,并不是點空白沒有,而是畫面內容相對較多,畫家能靈活掌握枝葉的疏密節奏。
當一幅作品展示在人們面前,我覺得最具視覺沖擊力和吸引力的首推色彩。現代寫意花鳥畫沒有恪守傳統的題材,而是以生活題材為出發點,發現新題材,表現新生活,新氣象。以何水法、吳靜初、張耕源等為代表的現代寫意花烏畫家,在拓展花烏畫形式語言上做了不懈的嘗試與創新,對現當代中國花烏畫形式美的發展無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當代眾多寫意花烏畫家中,何水法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并沒有恪守傳統繪畫題材,他畫的郁郁蔥蔥的迎春花,以及叫不出名字的山花,都深受人們喜愛。花烏畫中的形式美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節奏;二是筆力;三是線條的組合關系。首先,線條能賦予畫面結構一種特殊的節奏感,因每根線條都有節奏和韻律感。
對比傳統與現代寫意花鳥畫中形式美的意義
學習古人,師從古人,沒什么不對的,但要反映當時的時代精神。從寫意花烏畫的發展史來看,一些經典的繪畫作品無不體現了時代精神。正因為有代表時代精神的藝術思想和藝術特征,才得以作品傳世。只有體現時代精神的繪畫,才能使觀者聯系到產生它的時代,花烏畫也不例外。花烏畫的時代感體現著它的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很多著名的現當代畫家,處在一個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時期,人們的思想有了進步,寫意花烏畫在這種大環境下,也必然有多元的發展趨勢,這是這個時代所賦予他們的時代精神,但是,這個時代精神不能脫離中國的傳統文化。現當代著名畫家,扎根傳統,體驗生活,吸取西方繪畫的優點,融合自己的觀點,創作出很多經典的花烏經典作品,為寫意花烏畫發展和延續做出了很大貢獻。現當代著名的畫家,他們處在社會新舊交替的變革時期,扎根傳統,深入生活,中西貫通,銳意創新,他們為寫意花鳥畫的發展與延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齊白石就是在近現代變革時期的一位大師,他卓越的藝術成就反映著這個時代的最高水平。他的“似與不似之間”的造型理念賦予了花草蟲魚以人的情感,單純,剛健,強烈的筆墨精神更為傳統文人寫意花烏畫注入了少有的生機。
現當代涌現的一批寫意花烏畫家,如何水法、張耕源等等的繪畫作品無疑不體現這個時代所賦予我們的靈魂和精神。他們的繪畫作品無論是從題材上,還是畫面結構,用筆著色方面,還有表達思想情感,都與以往不同,時代氣息極強。畫面獨特的形式美感和強烈的色彩對比,透露出這個時代所應有的氣息。
結語
傳統寫意花烏畫在構圖用色上都比較講究,更多強調的是一種意境美,一種氣勢的美;而現代寫意花烏畫在構圖上和用色上更大膽與清新,更符合現代大眾的審美口味。當然,這并不是讓我們摒棄傳統,崇洋媚外而忽視東方繪畫藝術之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我們對應外來藝術的方法和手段。此外,符合時代精神的繪畫,順應潮流,是我們現代寫意花烏畫所應追求的。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
作者簡介:洪麗莎(1990-)女,漢族,河南省商丘市人。現為揚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