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面鏤空鋁板柱帽制作是一種新型的工藝制作技術,以前裝飾公共區域柱帽或柱腳裝飾時,想要達到圓錐彤漸變的效果很難實現。當下比較先進的工藝是采用模具成型鋁板,分理分模,焊接成型。造型板到達現場預拼裝,再組裝,最后角碼安裝鎖定。此種制作及安裝工藝性價比高,避免了其他工藝的不足。達到了錐形設計的效果,能達到線條順直、流暢,美觀大方,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圓錐形柱帽的裝飾效果。
引言
對于一些大型商場、酒店以及其他公眾場所的框架柱,裝修設計大部分都采取了裝飾材料包柱,一般原結構框架柱的橫截面尺子較大(至少600mm*600mm,或以上),如果裝修施工時從柱腳到柱帽采取統一橫截面包柱,顯得柱體較笨重、龐大,體現不出裝飾個性的效果,效果相當
般。當下比較時髦流行的裝飾設計風格是采用錐形或者近似于喇叭形漸變的鋁板作為室內柱帽、柱腳的設計,鋁板加工時采用模具成型、沖壓成孔鏤空鋁板,內襯燈光。雙曲面由縱橫多單元分塊內側鋁焊拼裝,初步就位后先拼裝再組裝,最后再用角碼與柱鋼骨架鎖牢的工序構成獨特的造型體系。能達到柱腳或者柱帽富于變化,線條苗條、順直、流暢,美觀大方,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錐形鋁板造型的效果,金屬質感強烈,光澤度高,其優點比采用傳統施1m藝非常明顯。因為傳統做法曾用多層板彎曲成形,單元拼接輔以龍骨基層固定,但這種工藝容易變形且不防火,表面觀感不佳,無金屬質感,使用壽命較短;另一種做法就是用超強度石膏GRG模具成型,但不足的是自重較重,安裝困難,表面容易開裂,表面光澤度欠佳、金屬質感不強;還有種想法就是不計成本,花費昂貴的成本用鋁錠模具沖壓成型,再在表面沖孔,但性價比太低,很不理想。所以本課題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是種替代以往傳統做法的新型工藝。本系統采用圓弧形開模加工成形的多面雙曲面圓弧形鋁板,再焊接安裝,比小塊平板折線拼裝增加了線條流暢、美觀,比GRG或者夾板做出的造型表面光澤度強,金屬質感特強,也減少了材料安裝時的自身重量,鋁板重量較輕而且防火,又保持安裝的成品不變形、不產生裂縫的特點。
本系統在市場競爭中占有明顯的優勢,市場前景廣闊。
研發的內容
本系統根據設計圖紙、柱子的幾何截面尺子,推算出圓錐的上下端直徑,預留鋼骨架基層空間,還有4個柱帽的拐角單元雙曲面,然后將鋁板合理分模,下端的小口徑雙曲面弧度較大,縱橫向需多分單元塊,上端弧度相對較小的曲面,可以少一些縱橫向單元鋁板,接著確定拼接時的邊線和點位,然后將鋁板內側鋁焊拼裝、最后表面涂料噴涂成形。到達現場初步就位后先拼裝再組裝,最后再用角碼與柱鋼骨架基層鎖牢固定。
鏤空鋁板在拼接焊接前先根據鏤空圖案,在單元板塊是平板時,先用模具沖孔,再拉彎或輥圓。接著焊接、補灰、打磨,表面處理成形,最后達到了預期的裝飾效果。
研發的目標
替代以往傳統多層板折線拼接不流暢易開裂的缺憾,同時也解決了模具成型的GRG表面光澤度低,無金屬質感的缺憾。減少了材料自身的重量,便于安裝,提高了性價比,提高生產效率,提升了裝飾的美感,提升了裝飾檔次。
研發的核心技術
想要達到上述的價值目標,在研發的過程中,有幾個方面是非常關鍵的,無論是在材料的剛開始下料階段還是在產品的安裝過程中,都必須嚴格遵守,嚴格每道工序,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下面將從以下5個方面陳述:
(1)轉角雙曲面合理分模。弧度較大的下端需縱橫多塊分模,下料精準。
(2)制作轉角單元板塊預焊接制作精度要求很高;余四面雙曲面鋁板需對稱、順直、流暢。
(3)相鄰兩塊鋁板連接折邊,角度控制好,連接好需完全咬合,嚴細密縫。
(4)現場安裝前,需在相應柱子位置先彈水平投影線,標明連接處的位置,從下向上投射到柱帽安裝鋼架上,鋼架角碼需與圓錐形柱帽角碼處一一對應。
(5)安裝前先將單元鋁板模塊初步就位,出廠前只少保留一個活動鋁板,就位后再組裝,整套柱帽安裝后,再整體抬升至指定位置,初步調整位置,初步從上下柱帽空檔處對角鎖牢角碼,再精確調整,對稱加密擰緊角碼螺絲、安裝鏤空燈光片完成。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開發本系統,替代以往的傳統施工方法,解決了圓錐形雙曲面鏤空鋁板制作及安裝的難點,同時減輕了自重,減少了多層板曲面的變形、裂縫,也超過了GRG表面無法達到的金屬質感,提升了觀感檔次。比用整根鋁錠模具成型節省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同時也增加了雙曲面鏤空鋁板裝飾的美感,達到了裝飾設計預期的效果。
經過近年來多個項目的實行,本篇鏤空鋁板柱帽制作及安裝技術適應市場,值得推薦、值得推廣。
(作者單位:蘇州蘇明裝飾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魯世俊(1975-),男,漢族,安徽舒城,大學專科,高級工程師,房建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一級建造師,研究方向:土木與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