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國強/紫金縣林權管理中心
?
中國林業經濟發展的波動及成因分析
鐘國強/紫金縣林權管理中心
【摘 要】在市場體系不斷完善、國家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之下,林業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模式。而且林業的發展不僅僅具有刺激經濟的作用,同時也在環保和生態發展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種狀況之下國家也確立起了將生態建設作為主體的新的林業發展的戰略計劃。林業是一個具有雙重使命的部門,它既能夠提供大量的林產品,又對生態環境的發展有極大的促進和改善作用,因而在促進林業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必須關注林業生態的建設。可以說林業的發展本身就具有經濟、社會和生態三方面的效益。因而在這種情況之下,筆者在本文當中分別論述了在“八五”以來我國的林業經濟的動態變化以及導致其變化的原因。
【關鍵詞】中國;林業經濟;波動;成因
從近年來國際形勢的發展來看,在經濟社會和生態之間追求統一的同時加強生態建設和發展已經成為了林業發展的大趨勢。而且在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加強的狀況之下,生態環境已經逐漸成為了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因而政府部門也更加重視對于林業的建設。林業以其不同于其他部門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一向受到各界的關注,但也由于此種特殊,它也容易受到政治、技術、自然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對于林業的開發和管理也正在逐步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這不僅可以保護可再生資源,同時也是能夠促進林業向著產業化和市場化方向發展的。因而在實際當中我們也必須促進林業方面生態和經濟的統一。所以對于以往其波動狀況的研究有助于去探究促進林業經濟發展的有效方式。在本文當中筆者便會結合對于相關知識的了解來具體論述近年來各種因素所導致的波動以及具體原因,以期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林業經濟發展的波動情況在研究和促進林業經濟增長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對于今后林業的發展方向有一定的規范和指導作用,同時也是能夠徹底了解它對于國民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作用的。就“八五”以來我國林業經濟的波動狀況來看,其總量是呈現出不斷增長的態勢,但是在這個總增長的過程當中也表現出了不穩定發展的情況,出現了上下波動變化的狀況。在這些波動的點來看,主要是與國家政策和自然人口的變化緊密相關的。雖然林業經濟的總量呈現上升的趨勢,但是就其產值在國民經濟發展當中所占有的比重來看卻是有所下降的。這種下降并非表明林業經濟對于國家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在下降,也不是說它的重要性已經退居二線,而是說在林業和樹木的貢獻方式上發生了一些變化,由先前一種竭澤而漁的不規范和計劃的開發方式轉向了較為合理的,以滿足人類長期和后代生存發展需要為主要內容的計劃性開發。而且就具體的年份來看,從1998年特大洪水災害到至今的林業經濟發展當中主要是出現了兩次中期波動和四次的短期波動。其中在2002年則是這種波動變化的轉折點。并且在近幾年的發展變化來看,林業經濟的波動情況明顯是滯后于國民經濟波動變化的。而且總觀近年來高峰和低谷的變化,林業經濟已經從之前的盲目擴張狀態逐步走向并且顯現出了穩定增長的趨勢。
經濟的周期性變化和波動是由多種因素結合而促成的,而且在每次的波動當中也并不是所有的因素都在起著作用,這其中總會有一種主要的因素浮現出來起著主因素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來看,影響中國林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可以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一)內部因素
內部因素主要指的是由于經濟體系自身所存在的內部條件所引起的變化,在大部分情況之下這是影響波動的主要因素,因為內部體系的結構可以決定所發生波動的性質以及這種波動所能夠帶來的外部影響和表現。但其內部的經濟體系和結構管理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會隨著外部市場和政策需要而做出相應的變更,從這個角度來看它并不會造成林業經濟的暴漲和暴跌。雖然內部因素是和林業自身發展相關聯的,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內部因素都是借助外部因素的觸動和激發才能夠發揮其作用的。這其中毫無疑問會牽涉到多方的利益關系,如果在社會的總體勞動的分配比例當中對于林業部門的分配并不能夠滿足林業發展的實際需求,或者是林業經濟的發展速度和規模不能夠與國民經濟的發展相協調,那么就會出現林業經濟波動的情況。
(二)外部因素
1.政策因素。林業經濟本身就具有經濟、社會和生態三方面的效益,由于其類型的特殊性和發展模式的重大影響,在近年來國家政策也在逐步影響著林業發展的方向和速度。況且從歷次林業經濟波動較大的階段來看,國家政策在其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之前全力推動經濟發展的年代,政府將經濟增長放在首位,出現了不顧環境大力發展經濟的狀況。在一段時間的推進之后,經濟有了明顯的增長,但此時我國的環境問題也進入了一個瓶頸。在這種情況之下國家又開始倡導和號召保護環境的政策,在這種情況下果然環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林業經濟卻落到了低谷,在幾番循環拆了東墻補西墻的補救之后,也沒有找到一個比較長期而又能夠平衡兩者發展的措施。在近年來國家日益重視到了林業對于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也提出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號召,更是明確了我國林業和經濟共同推進的戰略目標。在兩者非得舍棄其一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也給予了明確的指示“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這種為后代造福,推動生態效益的政策更是指導了許多林業經濟發展的方向。
2.技術因素。林業經濟的發展是需要進行全面規劃的,由于近年來國家對于林業發展的重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高科技的設備和技術也被實際運用到了林業管理當中。以往由于林業技術的限制,有些出現疫情的珍貴樹木會被直接砍掉,這會給林業樹種和經濟發展帶來一定損失,而且由于并沒有將疫情控制住也是容易引發大面積樹種感染的。一旦遇到這種情況,會給林業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損失,同時也會造成生態失衡,不利于林業的穩定發展。在近年來由于高科技和專業人才的引入,網絡化的監控和管理可以及時了解到樹種出現的疫情和意外狀況,而后再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管理和養護是能夠促使樹木健康恢復的。在科技和林業技術進步的年代,能夠有效避免意外事件對于大面積樹種的影響,也才能夠更好的保證林業經濟穩步增長。
本文是基于筆者對于林業經濟的相關知識的了解展開的,首先是論述了中國林業經濟發展的波動情況,而后又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這兩個大的方面論述了影響中國林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其中在對于外部因素的分析當中又主要從政策因素和技術因素這兩個方面闡明了外部因素的影響。然而宥于個人知識水平的限制,筆者并沒有能夠對此問題進行全面詳盡的論述,僅希望能夠起到一些借鑒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高陽.中國林業經濟發展的波動及成因分析.北京林業大學,2015年.
[2]李峻.唐華.中國林業經濟管理學發展的分析.科技創新五應用,2015年15期.
[3]陳偉.基于碳中和的中國林業碳匯交易市場研究.北京林業大學,2014年.
[4]陳麗榮.中國林業區域經濟發展差異性及影響因素研究,北京林業大學,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