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敬杰 / 華北電力大學外語學院
翻譯專業一年級學生英語語音問題與對策
杜敬杰 / 華北電力大學外語學院
作者采取了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對我院翻譯專業本科一年級學生英語語音的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了翻譯專業學生在語音方面存在的問題,嘗試就學生對英語語音的認識、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等方面進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從語音、語調和節奏等三個方面對語音教學提出建議。
翻譯專業;英語語音; 問題與對策
語音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英語學習的第一步,也是整個英語學習的基礎。它同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技能的發展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良好的語音語調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整體水平,如提高單詞記憶效率,增強語感,掌握句子語序以及語法規則,欣賞英語詩歌散文等。語音對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更有直接的關系,Rubbin (1994) 提出影響聽能的五大障礙,指出說話者的發音特征為其中之一。因此能說一口地道的英語,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同時也會為學生將來從事跨文化的交流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翻譯專業一年級學生語音情況調查及分析,對所產生的問題進行了總結歸納,并提出完善語音教學的建議,對語音教學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在翻譯專業教學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來自各地的學生語音基礎有很大的差別。英語語音好的學生可謂鳳毛麟角,絕大多數學生的語音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發音不標準,不能正確拼讀單詞,朗讀時不注意連讀、失去爆破、節奏等。影響學生英語語音表達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如學生通過以筆試為主的高考進入高校進行專業學習,因此在語音訓練方面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不夠;有些學生來自大城市的外語學校,入學時就已經具有比較好的語音基礎;有些學生的發音不夠地道,帶有明顯的地方口音;還有些學生,由于在語音學習的初級階段受到師資、教學設備等條件的影響和制約,語音基礎不扎實。
因此,如果不打好英語語音基礎、不重視英語語音的矯正,即使學生語言素質再好,也勢必影響翻譯專業學生在未來翻譯活動中各方面的發展。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對理工科大學生翻譯專業一年級學生語音問題進行了調查與分析,以找出其癥結所在,并針對教學現狀提出建議,以期提高翻譯專業學生英語語音水準及英語語音教學的整體水平。
(一)調查對象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是華北電力大學翻譯專業一年級學生,目前為我校翻譯專業本科階段第一屆學生。相比歷年我校英語專業招生情況,本屆學生第一志愿錄取率遠遠高于二志愿錄取率,因此學生語言的基本素質較好。同時,由于面向全國招生,因此學生英語語音發音也各有特點,且容易出現地方口音影響英語發音的情況。
(二)調查工具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和指導翻譯專業學生的語音學習,結合學期測驗情況,筆者在華北電力大學翻譯專業學生中做了一次關于語音習得的現狀和需求調查及訪談,以了解在這一階段語音教學的情況及不足之處,并提高翻譯專業的語音教學。問卷調查在我校翻譯專業共26名學生中進行,收回有效問卷26份,問卷調查分三個層次:學生對語音的認識、學生的語音情況、語音教學及學習的改進的建議和措施,問卷還針對學生對于各層次的理解和認識還劃分了0~10共十一個級別,從客觀上可以看出學生普遍的學習情況和傾向。
調查共收到26份有效問卷。
從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在英語語音地位方面,大多數翻譯專業學生都認為英語語音學習極為重要,但他們對語音訓練的重視程度還是不夠。在英語語音學習所占自己學習時間比重上,共有14名學生選擇了“6~10”,占全部學生人數的53%。因此在人數比重上并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說明學生的語音訓練時間及時長上還需加強。
在英語語音習得方面,共有16名學生認為自己主要通過看英文電影或聽英文歌曲輔助學習英文,占全班人數的64%,說明學生課外學習英語語音比重較大,教師僅起到指導作用。
在音段音位上,學生普遍都認為盡管自己能發出大部分元音與輔音,但是個別元音和輔音還需要長時間訓練才能有所提高。在超音段音位方面尤其是節奏與連讀,大部分學生認為比較困難。此外,在調查問卷中學生普遍沒有反映失去爆破的問題,對失去爆破的重視程度不高同樣這會使他們在聽力中對單詞辨認程度減弱。
在英語語音初次接觸學習階段,12名學生從小學或更早開始系統得接觸語音知識,占全班人數的46%;10名學生從初中開始系統得接觸語音知識,占全班人數的38%;4名學生之前從未系統得接觸過語音知識,占全班人數的16%。根據Steinberg的研究,控制發音器官的運動神經技能在10歲到12歲時開始衰退,所以兒童學習第二語言的發音有絕對的優勢。筆者認為大部分學生系統得接觸英語語音知識較早,因此,對英語語音知識有一定的認識。然而,在學期測驗中,學生元音和輔音這兩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是或多或少有一些問題。在對學生的訪談中,大多數學生反映在小學、中學階段,雖然接觸到了語音知識,但是教師不重視語音訓練,這使他們在語音形成的關鍵時期沒有獲得良好的訓練及提高,導致他們語音基礎還不夠扎實。
在生源地調查方面,翻譯專業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各地的方言也制約了他們的語音語調。雖然,大部分學生感覺自己能正確發出元音與輔音,方言對英語發音影響不大。但在學期測驗中,不少學生發音并不標準,方言影響明顯,如重慶、貴州、廣東、廣西等地學生不能區分[l]與[n],因為[l]與[n]在他們的方言中是等同的,他們總會把“light”同“night”混淆。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及側重點。針對翻譯專業學生的語音學習經歷、英語語音水準因材施教。如打破傳統按部就班的教學模式,將重音與節奏貫穿于整個學期的教學活動中,以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語音語感及語言表達的流利程度。
其次,應采取課堂教學和課外輔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問卷調查,不難看出課外學習對學生語音提高的重要性。因此,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集中或個別的課外輔導,以幫助學生強化課堂所授語音知識和技能。
另外,教師也必須不斷得進行英語語音訓練、積極參加語音教學方面的論壇、會議等,以吸收借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如“直接教學法”, “聽說教學法” 及“交際教學法”等提高教學效果。此外,教師還應營造更多的英語語言氛圍,如舉行演講賽、辯論賽、詩歌比賽等輔助學生提高對英語語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這樣,通過全方位的英語語音教學,翻譯專業學生的英語語音基礎將會進一步得到夯實。對學生將來口語表達,特別是口譯實踐方面起到相當積極的作用。
[1]何善芬. 英語語音教學中英漢對比的幾個方面[J]. 外國語,1987.
[2]桂燦昆. 音位理論及其在英語語音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 外國語,1980.
[3]羅立勝、張萊湘. 英語語音教學的回顧及對目前英語語音教學的幾點建議[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0).
[4]肖靖. 關于非英語專業開設英語語音課的若干思考[J]. 教育與職業,2006(8).
[5]張冠林. 大學一年級英語語音練習手冊[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6]汪文珍. 英語語音[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