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代提.阿不來提 / 吐魯番市高昌區水管總站
農業節水灌溉現狀及措施淺談
沙代提.阿不來提 / 吐魯番市高昌區水管總站
通過對農業節水灌溉進行調研,分析和總結了現階段節水灌溉的現狀,以及節水灌溉技術和設備發展建設中應注意的問題,并總結了具體的節水灌溉措施,以供參考。
農業節水灌溉;現狀;問題;措施
1.1新技術推廣過緩
目前,已經投入新型節水灌溉技術及設備的農田耕地未充分使用,在許多地區這些新技術也取得了顯著的節水效果。例如,在一些科研園區、景光農業園、觀光農業園、生態農業園區等。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這些節水灌溉技術并沒真正得到推廣和應用。現階段農業發展部門管理制度還不盡完善,導致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使用中缺乏監督管理機制。農業技術人員的思想意識未達到相應的高度,使我國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措施發展速度過緩。
1.2資金不足
1.2.1建設推廣資金不足。盡管近幾年國家對農業節水灌溉投入連年增加,但國家財政對節水灌溉措施所投入的資金仍不足。由于許多地區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相對較早,這些水利工程已經出現老化現象,加上缺乏相應的資金維護,不能發揮原有的灌溉功能,使節水灌溉新技術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財政方面的資金不足,制約農業灌溉工程的發展。因此,需要相關部門加大資金投入以及加強對節水灌溉技術措施的推廣,使節水灌溉工程的經濟效益得到充分發揮和體現。
1.2.2管理資金不足。資金不足也是制約當前節水灌溉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管理資金來源于財政撥款、地方自籌,還有一部分是水利灌溉自身的水費收入。專項管理資金不到位問題突出,配套資金到位難,工程維修改造投入相對不足,管理不規范。無法滿足管理人員的正常收入,使管理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1.3農民缺乏積極性
影響節水灌溉管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大多數農民文化水平偏低,政府對農民進行培訓的普遍偏少,從事農業生產收入過低,例如某縣糧食收購價偏低,物價上漲,農藥、化肥、種子投入逐年加大,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情況嚴重,造成農民對于節水灌溉不夠關注,節水意識較差,重視不夠。對于務農的重視程度不高,更不會在乎節水灌溉。農民對于農業科學知識掌握較少,不容易把握農作物生長期間的灌溉時期。對于節水灌溉的相關管理人員來說,也只能被動等待農民主動要求進行節水灌溉,而管理人員大多沒有針對農業可持續發展進行充分的指導和建議,同時缺乏大力的宣傳引導,更不利于農民對于節水灌溉的參與和重視。
2.1選擇合適的灌溉技術
在進行農作物種植時,根據所選擇種植作物不同,種植地區的土壤類型、降雨量等農業氣候條件不同,選用的節水灌溉技術也不相同。應根據作物種類和環境,選擇適合的節水灌溉技術,以保障農作物的灌溉。例如,一些經濟效益較低,管理要求不高,種植面積較大的農作物,可采用以大面積灌溉為主導的節水灌溉技術;在一些產出效益較高的農作物灌溉,如經濟效益較高的特種蔬菜、反季節蔬菜、花卉、苗木、水果、中草藥等,應采用最優化的節水灌溉技術,如微灌和滴灌技術。總之,在進行農田水利和節水灌溉設施建設時,要選擇合適該地區的節水灌溉技術,保證充分發揮水資源優勢。
2.2根據國家相關政策,科學調整種植結構,因地制宜選擇節水灌溉技術
在進行農田水利建設中選擇節水灌溉技術時,應及時關注國家對農村、農業發展的政策,隨時關注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相關政策和發展方向,靈活應用節水灌溉技術與設備,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進行種植結構調整可壓縮耕作面積,退耕還林,退耕還草,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盡量減少需水高的糧食作物面積,選擇節水型的作物和節水品種,以此來擴大經濟效益較高、低水耗的經濟作物面積,提高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促進農業生產可持續。
2.3制定合理的農業節水灌溉方案
為了合理控制農作物的用水量,應因地制宜地制定節水灌溉指標,由于所處的地區不同,種植的作物種類不同,種植季節不同,其所需水量也存在差異,應及時調整用水量。同時,應該逐漸增加需水量低的農作物種植面積,合理種植用水量高的農作物,提高農業水利工程中的節水灌溉技術,以增強農民節約用水的意識。
2.4培訓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提高專業技能
在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過程中,應切實提高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定期開展專業培訓,提高其專業知識水平,增強節約用水的思想意識。同時,不斷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提高技術人員的綜合實力與專業素養,從而逐步實現節水灌溉技術的更新與發展。
3.1建立節水灌溉體系
實施農業節水灌溉以后,從增加糧食產量的角度來看,耕種面積在不斷增加,因而無法有效控制總用水量,無法實現農業節水。因此,要實現農業節水灌溉,必須從長遠宏觀來考慮。建立農業節水灌溉體系,首先應建立起科學合理的節水灌溉管理制度。要科學評估生態環境的承載程度、地區可利用水資源的數量、地區降水量、降水季節的分布等因素。結合所在地農村的經濟收入情況、地方財政收入情況等各種因素,綜合統籌考慮,制定節水目標和考核管理制度,根據實際經濟狀況合理選用節水灌溉技術、節水灌溉設備,從根本上緩解水資源的匱乏問題,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順利進行。
3.2合理規劃
我國幅員遼闊,農田耕地分布區域廣且復雜,各地區水資源情況和所種植農作物結構差異很大。其中比較典型的有灌區農田耕地、沖積平原或河流中下游農田耕地、黃土高原水資源嚴重缺乏的農田耕地。灌區地下潛水層的補給水源包括降水補給、渠道和排水溝滲漏補給、地下水補給、人工回灌等,可以作為一個調節水庫使用。采用區域均衡法或地下水非穩定流2種方法對灌區水源進行科學分析,統一調度,合理統籌,以保證地表和地下水源得到合理開發和利用。處于沖積平原或者河流中下游的農田,因為地下水位較高,可以因地制宜發展井灌,為農田灌溉提供穩定的灌溉水資源;如果地下抽采嚴重,可以減少用水并控制上游引水,建設蓄水工程,引用河水存蓄。旱地無灌溉水資源嚴重缺乏的農田耕地可利用地面及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壩、水窖、塘壩、堤堰等,在雨季攔蓄,山地丘陵地區采用小流域治理,總之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來確定。
3.3設立專項資金
農業節水資金來源主要是政府補助、集體出資、農民籌資、企業贊助等。由于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為了保證農業節水專項資金有效落實,應結合區域經濟狀況核定當地農業節水工程的專項資金,其中經濟條件差的地區的農業節水工程資金由政府出資;經濟條件好的地區的工程資金可以通過吸納社會投資、進行節水補貼等形式籌集。總之,各級政府要加強對農業節水的重視,保證資金投入并加強監督,積極引導農民修建節水工程和應用節水灌溉技術。
水資源短缺與農業節水是我國不得不面對的實際國情,節水灌溉是今后農業灌溉的發展方向,應綜合考慮經濟、技術、社會等因素,使選擇的節水灌溉方式更加科學、更加經濟,更合理可靠,確保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
[1]李克民,楊久巨,李民.節水灌溉措施在農業生產上的綜合利用[J].農業科技通訊,2015(11):146-149.
[2]孫雨祥,岳明生.關于節水灌溉技術研究[J].中國科技縱橫,2010(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