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舉 / 承德市群眾藝術館
群眾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梁文舉 / 承德市群眾藝術館
群眾文化具有廣泛性和可塑性等特點,這決定群眾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設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包括調劑作用,宣傳教育作用,普及知識作用,團結凝聚作用等等。群眾文化是公民道德建設的載體,我們要推進社區文化建設,加強公民道德教育,深入發展公民道德建設。
群眾文化;公民道德建設;作用
群眾文化活動在公民道德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我們要充分發揮群眾文化活動的特點,從各方面入手,努力促進公民道德建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一)廣泛性
我國領土面積廣闊,在這廣闊的領土之上存在著56個民族,眾多的人口和民族使得我國的社會文化呈現多樣性和廣泛性的特點。中華民族的歷史悠長,每一個時期都具有每個時期的特點,經過長時間的洗禮,我國的傳統文化得到了傳承和發揚,發展至今,我國的社會中存在著各種各樣富有內涵的文化。不同地區的人們和不同的生活習慣及民族習慣,使得我國的文化在同一時期也容易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這種現象也就促使我國的群眾文化呈現出了廣泛性的特點。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國擁有很多傳統的節假日,這些節假日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每一個節日都有自己的由來歷史,在度過這些節假日的過程中,我國的群眾文化也得到了良好的展現,有利于我國和諧社會的不斷發展。
(二)可塑性
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無論是我國的綜合國力還是人們的思想及文化水平都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這一時期,我國的群眾文化不斷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縱觀我國的發展歷史,每一個發展時期都有這一時期不同的群眾文化做代表,現階段我國的群眾文化體現了對我國共產黨和國家的熱愛之情,這種群眾文化得到廣泛的熱愛,黨和國家為人民服務的種種措施已經成為社會群眾關注的話題,這種現象就代表了我國這一時期的群眾文化特點,因此,群眾文化在不同時期是具有不同的體現的,這就說明我國的群眾文化具有可塑性,它與時代的進步相統一。
(一)調劑作用
群眾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調劑作用主要是指群眾文化所體現出來的一種能夠對群眾的思維活動、意識以及心理狀態予以調控所顯現出來的效能。這就需要在建設公民道德的階段,將實踐與教育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將活動作為建設的載體,使群眾能夠參與進來,這是當下建設公民道德的主要措施手段。在建設公民道德的過程中不能離開榜樣的帶動,因為,對模范人物的宣傳從另一方面起到對道德規范、社會主義的中心價值以及真善美予以普及的作用。
(二)宣傳教育作用
我國一直對建設思想道德非常的重視,無論是哪個國家,何種社會體制,想要國家長治久安,想要社會和諧發展,必須依靠社會全體成員所體現出來的思想道德素質所決定,并且和諧社會在很大程度上是廣大群眾和諧生活的環境,也是廣大群眾進行全面發展的主要基礎。對于國家長遠發展、社會安定和諧以及人民群眾的幸福而言,道德的力量是重要的因素。對于公民道德的培養在于養成,而對于社會風尚的培養則在于培育。
(三)普及知識作用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到2020年之間所要達成的目標,這也是我國長期的奮斗目標,其在另一層面上能夠代表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因此,我們要矢志不移朝著這個目標奮斗。我們要在二十一世紀的前二十年將所有力量都集中起來,以此建立更高水平的能夠滿足我國所有人民的小康社會,與此同時使經濟得到質的飛躍,民主制度更為完善、文化得到不斷的繁榮、科教更為的進步。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顯示群眾文化的重要性。
(四)團結凝聚作用
只有將民族力量進行凝聚才能實現整個民族的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比較悠遠,但也是飽受憂患的民族。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對建設經濟、文化、政治、社會提出了更為高的要求,社會如果沒有穩定的政治以及團結的民族關系,那么我國就不會得到穩定的發展,就更別說對公民道德進行建設,在這一問題上,群眾文化能夠有效的進行情感交流與溝通,還能夠加強團結凝聚力,群眾文化能夠通過開展的活動將人民吸引在一起,促進交流與溝通,調整人民群眾的心態,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對人與人之間和平相處起到促進作用。在此基礎上運用合理的引導方式,對建設公民道德進程予以推動。
(一)推進社區文化建設,加強公民道德教育
在現代城市中,社區是其基礎以及細胞,在進行現代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推進社區文化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還是進行公民道德建設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社會公德教育是其中主要內容。其能夠對社區內的成員的道德水平予以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對于建設社區文化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以及推動作用,因此,社區內應該開展具有群眾性的公德教育活動,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社區內成員的社會公德自覺性。在社區內,只有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氛圍,社區成員才能夠自覺的遵守相關社會公德,這在很大程度上對于建立起誠心友愛、民主法治以及安定有序的社會能夠起到促進作用。
(二)深入發展公民道德建設
在文化設施方面的投入要予以增加,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為社區成員提供良好的文化活動環境,與此同時還要提供予以配套的硬件措施。想要使群眾文化得到極大的發展,還需要一大批專業技術強以及責任心強的文化工作人員,因此,要進行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的培養,需遵循四基建設:基本文化隊伍的建設、基本文化活動的建設、基本文化陣地的建設以及基本文化活動方式的建設,與此同時對群眾文化所需要的軟件設施予以建設。對創作群眾文學藝術要予以高度重視,因為,文學藝術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感染性等特點,對于建設公民道德有著獨特的促進作用。
(三)內容與形式并舉
群眾文化要始終堅持“雙百”方針以及緊抓“二為”方向,把握好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群眾文化的主旋律,這就需要對我國改革開放予以積極反映以及當下居民生活予以積極反映,對人民群眾的良好道德風氣以及奉獻、拼搏精神予以熱情謳歌,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一些具有一定引導意義的文學藝術作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不斷的深入,廣大人民群眾開始大力呼喚道德,并且迫切的希望我國全面進行民族素質的提升。
[1]李莉.群眾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設建設中的作用[J].大科技,2012(1) .
[2]梁偉玲.群眾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設建設中的作用[J].社會科學家,2008(7) .
[3]王康有.群眾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設建設中的作用[J].池州師專學報,2005(5) .
[4]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轉
[5]王大治.群眾文化活動的特點[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4) .
[6]吳麗萍.群眾文化活動的指導思想[J].中國科教導刊,2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