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曉鴿 / 沈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如何提升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
安曉鴿 / 沈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的先導支柱性產業,科技創新是促進其發展的內生動力,然而現在科技創新能力的不足嚴重制約了其快速發展。鑒于此,本文主要從增強創新自信,注重基礎研究,健全體制機制和發揮政府領導作用四個方面來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科技創新能力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戰略性產業和新興性產業的融合,能夠促進經濟社會的全局發展和長遠發展。而科技創新是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加速器,決定了其發展的速度、效能和可持續性。俗語講,木本水源。對于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而言,要想快速發展支柱產業和先導產業,就必須從科技創新的源頭出發。況且,當前的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誰在科技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占領了先機、贏得優勢,具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因此,我們要堅定不移的提升我們的科技創新實力。
眾所周知,自信是一種信念,一種力量。我們小到一個獨立個體的成功,大到一個組織的強大,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都離不開自信。而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產業發展的動力,我們當前所具有的這種創新自信卻一點都不強,因此我們首先要增強創新自信。
創新自信的含義即一個人或者是一個團體相信自己在進行創新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按時圓滿完成給定的任務,并且能夠產生創新的成果。創新自信是一種隱藏在內心的動力,可以促進創新活動的進行;創新自信是一種積極樂觀的信念,可以使我們勇敢面對在創新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只有我們不斷的增強創新自信,才敢為自己設立更高的創新目標,去想別人沒有想過的,做別人沒有做過的,才能有更多的原創發現并提出更多的原創理論,從而把自主創新落到實處;才能夠使我們擁有創新熱情和創新活力,進而挖掘、釋放我們的創新潛能,使我們在創新實踐活動中不斷克服困難,攻破堅壁,不斷的做出一流成果。
很多人一聽到科技創新,就會以為科技創新就是指科學技術的創新。然而實質上科技創新還包括知識的創新和管理的創新,其具體的過程有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技術研究和生產成果轉化等環節。其中,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不竭源泉。并且,放眼全球我們會不難發現發達國家發展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的都要依賴于基礎研究。然而,這卻是我國的一個短板。
技術創新的主體是企業,而基礎研究則主要依賴于科研院所。然而,近年來科研院所的基礎研究成果卻不容樂觀。由于基礎研究的探索性、復雜性和風險性,從開始研究到取得最后成果需要一段漫長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不僅需要研究人員的認真和堅持,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研發投入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不論是加大研發投入,還是注重基礎研究都是對未來科技創新發展一種好的投資。鑒于此,我們對科研院所和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已經刻不容緩。一方面,可以使那些致力于風險小、見效快研究的人員少一些急功近利,轉向更復雜、難度系數更高的研究;另一方面,也為增進基礎研究的廣度和深度提供了資金支持和物質保障。總之,我們只有從源頭出發,不斷提高源頭--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能力,才能促進科技創新之活水滾滾長流。
科技創新不是簡單的一個環節,而是由各主體、各方面、各環節有機互動、協同高效的一個體系。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阻礙科技創新。其中,科技體制機制是進行科技創新的基本條件和制度保障。
然而,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方面存在譬如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率較低,科研項目管理不科學,科研經費沒有合理規范使用,項目課題審批程序復雜,創新和轉化環節聯系不緊密等問題,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體制的問題,阻塞了創新鏈條的快速運轉,嚴重制約了科技創新。
因此,我們當務之急是要健全體制機制,掃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障礙。具體從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不斷補充完善科技創新的整體戰略規劃,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健全科技創新激勵機制;第二,加強產學研合作創新,加快建立健全各領域、各主體、各部門、各方面互相分享、協調高效運作的國家創新體系,從而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第三,從科技創新基礎制度著手,完善科技管理信息系統服務平臺,完善國家科研項目管理制度、創新審核監督制度;第四,健全基礎研究體制機制,高度重視具有前沿性、社會公益性、戰略性等特點的基礎研究,從而達到國際科學前沿水平,促進科技創新。
政府是科技創新的引領者,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為了增強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政府應該鼓勵企業積極申報科技計劃項目,對于新興產業領域中技術含量較高,創新性較強,市場前景和經濟社會效益較好的項目,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政府應設立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并鼓勵銀行機構和金融擔保機構為其提供金融服務和融資擔保服務。另外,政府應該鼓勵創建立項評審和成果驗收評估機構,過程監督機構,專業的科技成果轉化研究機構,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等,給企業提供良好的創新平臺和創新環境;政府還要簡政放權,該放則放,該管則管,放管結合,加強市場監督,讓利于企業,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
最后,我們都知道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七大產業,各產業的特點不盡相同,人才,融資,資金,設備,金融,稅收等資源需求也不同,因此政府應該根據各自的需求分業實施政策,完善科技創新的基礎條件。
科技創新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有力支撐和持久動力,也是其發展永遠不可或缺的的必需品。因此,我們必須要提高科技創新能力,讓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未來繁榮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柳卸林,何郁冰.基礎研究是中國產業核心技術創新的源泉[J].中國軟科學.2011.4.
[2]秦竟芝,高建華.廣西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探討[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6.1.
安曉鴿(1991.2-) ,女,沈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