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攀 / 烏魯木齊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淺談村莊規劃的實施
彭攀 / 烏魯木齊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村莊規劃最重要的是要對農村人居環境進行治理。村莊人居環境會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有所好轉,但是村民庭院建設參差不齊,排水排污設施不暢,人畜居住混雜,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不齊備等仍然是目前村民急需改善的主要方面。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將改善村莊人居環境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與檢驗標準,就是有規劃和有政策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即要努力促使村莊從根本上克服臟亂差狀況,使其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形成社會秩序穩定、村容村貌整潔的新面貌。
村莊;建設;規劃
新疆的新農村規劃已經設計完成,現在正逐步開展對新農村規劃的實施建設活動。怎樣可以做到實施建設新農村是實踐操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而解決這項建設規劃問題的基本原則是“尊重現狀,不進行大拆大建”,要在總體規劃上對村莊進行圍繞居民居住點的整頓規劃建設的設計。
先對要建設的村莊做一個調查和分析,研究其是否擁有完整的道路系統,宅基地布和土地是怎樣的情況,還有村莊主要的建筑形式,村中的綠化面積大概是多少,是否能和自然地形地貌及周邊環境互相協調,村莊的建設布局是否規整,是否影響對其的建設和生產發展等等。以及村莊的用水用電情況如何,是否有完善的飲水排水系統。還有關于服務設施的問題,能否跟上現在的生活需要。
從區域著手,充分考慮村莊的現狀和各項發展條件,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科學地進行用地功能布局。努力改善村莊生態環境,逐步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創造舒適宜人的居住、生活環境。依據土地利用規劃合理利用土地,節約用地,不占或少占良田,充分發揮現有用地的潛力。村莊規劃應實用、實效、可操作,應尊重村民意愿。
規劃以現狀道路為依托,在未利用地上新建部分院落,除保留原有抗震安居房的以外,其他不符合抗震安居的院落,均拆除在原址上新建。考慮道路路網形式為方格網式,便于居民劃分院落,每個居民院落為基本元素的矩形用地形狀。
居住建筑的形式應協調統一,增強全村肌理的整體感。為保證建筑之間彼此的連續性和協調性,輔助用房和居住建筑的立面處理,形式必須一致。
院墻形式應注重整體景觀協調,應在高度、色彩、材質、大門標識等方面取得統一或協調。公共建筑的建筑形式在相鄰地塊之間應具有相似性。同時,與居住建筑相比,應突出其個性特征。可通過建筑柱頂壁緣的凹凸線腳、裝飾、材料、質地與色彩上的相似達到建筑形式統一的目的。
強調建筑形式間的協調與對話,重點關注建筑的基座、主體與屋頂三部分,在三者整體風貌統一的同時,允許細部設計有所變化。
環境設施小品主要包括場地鋪裝、圍欄、花壇、園燈、座椅、雕塑、宣傳欄、廢物箱等。場地鋪裝,形式應簡潔,用材應鄉土,利于排水。圍欄設計美觀大方,采用通透式。各類小品主要布置于道路兩側或公共空間,尺度適宜,結合環境場所要求,采用不同的手法與風格,營造豐富的村莊環境。路燈、指示牌、廢物箱等風格應統一協調,為道路景觀畫龍點睛。
規劃從村莊布局和工程技術上采取措施,提高村民點綜合抗震防災能力和村民應變能力。村莊在遭到災害破壞時,首先應確保村民有足夠的、便捷的疏散避難場所,同時應保證村莊的道路、供水、供電、通訊等對外聯系通道和重點生命線工程的安全,并盡可能避免次生災害的發生。在進行村莊規劃布局時,分散設置了綠地作為居民休閑使用,震災發生時又可作為臨時救護場地和災民的暫時的棲身之所。新建工程應達到抗震標準,對無抗震措施的建筑應進行抗震加固,同時應加強對建筑施工市場的監督和管理,確保施工質量。村莊道路應保證一定寬度,兩側建筑應考慮倒塌后不致中斷交通聯系。確保震時居民能夠及時疏散,救災人員和物資能夠順利到達。生命線工程(通訊、供水、供電等)要按抗震要求設防加固,保證村莊在震時的供電、供水以及和外界的聯系。加強衛生所、村委會等救援部門及設施的建設,確保震時能進行快速救援。
村級道路以通暢為原則,適當考慮街景要求,采取方格網式的布局形式。理順村莊內部主要道路,拆除妨礙道路通暢的建筑物、構筑物,村內主要道路及入戶路全部硬化。保留現狀已成形的宅間路,再將步行道理通、理順,配置綠化帶,形成村中步行小路。在村內主要道路設置路燈。
依據功能分區的要求,住宅用地整治要因地制宜,拆除危房、簡易房、露天糞坑和簡易廁所及一些影響村容村貌的農村附屬用房,對布局不合理或影響景觀及道路暢通的建筑也予以拆除。拆除后重建的住宅平面排列仍采用行列式布置為主,這樣可節約用地,減少難利用地。對于一些環境較差、質量一般的建筑予以整治,遠期遵循住戶意愿在規劃指導下進行更新。保留質量較好的建筑。新建住宅形式主要采用多戶聯建的獨立式小康型住宅,將本地民居建筑特色與現代建筑相融合。住宅內配備衛生設施。適當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村民居住質量。
以體現村莊的繁榮風貌,對村委會周邊公共建筑立面進行恰當的整治與改造,創造環境優美的公共環境。
根據總體布局和生活垃圾產生的數量,在村莊設置多處垃圾收集點,沿主要道路每隔150米設一個垃圾箱。通過對垃圾的集中處理,改善村莊臟亂差的面貌。
規劃村莊干路增加綠化面積,布置兩處街頭綠地。結合村莊外圍自然地形,進行全方位生態建設形成對村莊的綠色圍合,并與村莊綠地系統形成良好的村莊生態環境。村莊綠化應點、線、面相結合,使村莊綠化與周圍水體,農田、草場融為一體。
嚴格控制私建亂建。擅自修建臨時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或者在批準臨時使用的土地上建設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的,要由阿合奇縣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
改善能源利用結構,提倡使用太陽能。
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緊緊依靠廣大農民群眾。以各種形式廣泛宣傳群眾、發動群眾、教育群眾,使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意義、目標要求以及具體措施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讓群眾真正認識到村莊規劃是村民面臨的一次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是一項“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從而自覺支持和積極投入到農村的村莊規劃之中。要把村莊規劃與爭創文明鄉鎮、文明村組、文明農戶活動結合起來,印發村莊規劃讀本、農民道德基本知識、文明農戶評選標準等,引導和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要通過典型引路,示范帶動,讓廣大農民從“要我建”轉變為“我要建”,使他們真正成為村莊規劃的主體。思想發動和組織動員是關鍵。
尊重村民群眾意愿,充分發揮村民群眾在村莊規劃中的主體作用。對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項,采取“一事一議”等方式,引入專家論證等多種科學決策方式,實現村莊規劃重大事項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當前把村民最關心、最急迫的事項作為近兩年的建設重點,通過展示建設成效,進一步激發村民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
抓住國家投入重點向“三農”傾斜的戰略機遇,全面整合現有各渠道項目、資金、技術等資源,建立政府引導、村民主體、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用民主協商的辦法,鼓勵和引導農民投工、投勞,建設農村公共設施,調動村民參與村莊規劃的積極性。廣泛吸收社會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凡是能夠市場化運作的,積極引進市場機制,增強建設活力。
成立社會主義村莊規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宣傳發動、規劃實施、項目決策、考評驗收等工作。成立新農村村莊規劃建設示范村工作小組,村黨支部書記任組長,村民代表大會推選六人為成員。工作小組負責制定具體的工作安排計劃和實施細則,組織實施村莊規劃建設工作。縣鄉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村莊規劃建設。
充分利用中國村莊規劃建設信息網及有關網站、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宣傳報道規劃實施進展情況、典型經驗,擴大影響面和知名度,營造各級領導關懷、村民關心、社會關注的輿論氛圍,發揮示范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