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網絡”(ExtremeNetwork)開展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僅有23%的教育機構在其教學過程中使用VR(虛擬現實技術),主要應用于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1. 用于開展全新的研究。目前,斯坦福大學虛擬現實人類交互實驗室的創始人兼負責人杰里米·拜倫森(JeremyBailenson)正利用最先進、可振動和移動的航空金屬“觸覺”地板,來研究VR如何改變用戶感知和行為。
2. 用于編碼和三維設計。美國幾所大學已開始教授學生有關VR的課程,包括軟件和編碼以及如何設計虛擬現實內容。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名工程助理教授甚至獲得資助,將組建一個虛擬工程實驗室。
3. 用于解剖。例如,一名大學生開發了一個用于解剖和研究奶牛的虛擬現實模型。
4. 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VR用于教學的一大好處是激發學生對所學科目的興趣,同時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5. 用于替代現場考察,降低考察成本。今年6月底,谷歌解除了對“谷歌探險項目”(GoogleExpeditions)的許多限制,這對教育行業無疑是一大“福音”。
(摘編自VR資源網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