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平
創新不僅是去創造新的東西,去改變,更是一種思維品質,是一種氣質,一種精神狀態,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創新還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質特征,人的生命姿態。
我們從未像今天這樣需要創新,創新也從未像現在這樣需要我們。政府、社會、學校都齊聲呼喚創新。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教育系統應當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人才智力等方面的重要支撐。《“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指出:要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營造崇尚創新創業的文化環境。教育也在倡導創新,“實踐創新”成為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六大素養之一。
什么是創新
一談到創新,我們常常將它和新穎奇特的發明和高新科技相連,認為創新是科學家、科技發明家的事。覺得創新遙遠,空無,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真真切切地藏在某個地方,偶爾對我們露個臉。
創新不僅是創造新的東西,去改變。創新更是一種思維品質,是一種氣質,一種精神狀態,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創新還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質特征,人的生命姿態。
創新教育的現實境遇是什么
創新教育的落實應該建立在對課堂教學的自省基礎上。當下的課堂充斥著簡單、機械、低階的思維訓練和淺層學習,難以讓創新精神落地。借用《安娜卡列尼娜》一文的開頭,“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創新的課都是相似的,不創新的課各有各的問題。主要問題,一是過分關注學科教育,缺失學科育人的意識,教師行為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未受到絲毫影響。充斥了淺層學習,學生學會的不是知識、技能,全人的關照。二是學生少有對學科能力、思想、經驗等素養的培育,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不是學科思維的訓練,更多的是機械、模仿、反復的訓練和淺層學習。三是我們的課堂越來越遠離基本的常識,因為一味強調學習方式和活動的多樣性,表面的活躍會遮蔽學生的主體性,從而將學生的學習引向淺表化,缺失深度的思考。四是創造是人的本質特征。我們往往習慣從外部找原因,而缺少強化學習內驅力,因學生長期難以獲得學習的深度愉悅,缺乏因深度學習而帶來的創造的樂趣,失去對學科學習的興趣。
如何進行創新教育,如何讓創新精神在常態的教育教學中落地生根
學校的價值是發展學生,發展本身意味著更新,變化。發展學生主要是通過教師學科育人實現的,是在教學的每個細節中實現的。因此,創新教育是一種樸素的追求,是每一位教育人平素教育生活的基本選擇。
創新的課,不是追逐形式上的標新立異,創新的課堂實質上應該是順應尊重學生發展規律、學情需要,研究學生的基礎,走向學科,關注學科思維、學科本質、學科價值技術的結構性或意義性變化。
上周剛剛參加一次信息技術優課評審,評優課的課題是《目錄》,教學內容為自動生成目錄,50%的課時為了說明目錄的作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其中,有位教師通過游戲比賽的方法,進行情境導入。他將下發的書本分兩類:一類目錄部分全部裁剪掉;另一類保留目錄。課堂上分兩組比賽查找書本內容,然后尋找一組失敗的原因,引導學生說出目錄的作用,導入、講解部分足足用了22分鐘。整堂課,教師演示、學生探究實踐時間不足15分鐘,最后10分鐘作品評價。喧囂浮躁,走形式,跑流程。從翻開書本找到目錄導入,然后鎖定目錄技術的學習,50%的課用各種游戲炫酷的情境導入。
工具理性一度讓教師習慣死記硬背、機械單一,教學過程常常去過程,去情境,去生活。然而,今天,為了創新,教師們又過度進行情境創編,導致偏離教學目標。看起來,形式上新穎,學生參與度高,熱鬧喧嘩。事實上,中學生對目錄是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理解的,顯然,創新的課,首先立足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現狀,然后深度了解學科內容的本意。本課的重點是學會自動目錄技術,能夠自動生成目錄,解決生活中研究報告、論文、宣傳手冊的目錄編制。除了知識和技能的訓練,還需要讓孩子通過實踐探究,親歷完成實踐的過程,體驗自動化思維這一學科本質和意義,理解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自動化、循環、迭代的算法的價值。然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合理、適當、負責任地使用技術。
創新教育,應指向孩子的生活,引導孩子過一種創意、負責任的生活。就在本文準備收筆時,一位美術老師興高采烈地過來找我分享她的喜悅。她剛從《變遷中的家園》一課“高大上”的設計中走了出來,她告訴我,她將“視覺日記”引入課堂,“視覺日記”就是用口袋里裝的隨身小本子和筆,任意涂抹、記錄生活,表達和傳遞信息。目的是讓畫筆成為孩子們表達情感、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更成為一生受用的對美的記錄表達。她說,她為此掩面而泣,美術課,終于回到了本真的一面,回到初心。葉瀾老師說:一門學科對學生發展的價值,除了學科領域的知識以外,從更深的層次看,還應該為學生認識世界和解決問題提供獨特的視角、思維的方法和特有的邏輯。讓畫筆成為孩子們看世界,解決問題的視角、思維方式和特有的邏輯,不正是她的初心?每一門學科給每個孩子的都應該是不同的,每一個孩子的獲得都可以是不同的。創新的課就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樸素的價值追求。
其實創新的課堂都是一樣的。創新的課堂是指向學生核心素養建構的課堂,這樣的課堂需要實現“從關注知識點的教學到關注學科核心素養,再到學生核心素養”。創新的課堂需要教師合理創新的教學設計。創新的設計,一是要改變以知識為中心的思想;二是要打破以學科為中心的思想。
創新教育,不是要全盤否定原有的課堂,而是我們只要順應兒童天性,從課程及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細節出發,教師給孩子們每一個與眾不同的課堂。其實,創新隨處可見,在課堂里,在操場上,在過道,在孩子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們只要每天改變一點點,嘗試變化一點點,我們每個人、每一堂課都會是與眾不同的、不同凡響的。
創新教育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需要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共同努力。行政在于引導,不搞一刀切,還可以通過體制、招生政策等創設創新空間,學校、教師不替代學生去思考和實踐。學校創設豐富的課程滿足不一樣的孩子,最終讓每一個孩子與眾不同。
(作者單位:江蘇淮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