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賀貴成
約束+激勵為干事創業者撐腰鼓勁
·本刊記者 賀貴成
“感謝縣紀委為我澄清了事實!”2016年2月2日,一走進縣紀委信訪室的門,楊作康就非常激動。楊作康是郫縣花園鎮筒春村主任。文章開頭這一幕還得從2015年4月說起……
4月,一封舉報信不期而至,舉報人稱楊作康冒領了他的土地整理費。接到舉報后,郫縣紀委信訪室主任李志偉和鎮紀委的人分別找到舉報人和楊作康了解情況。“說什么的都有,覺都睡不好,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卻落得這個結果,心里惱火的很!”楊作康說。
經過走訪和了解,縣紀委和鎮紀委理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2013年,筒春村開展土地整理工作,參加土地整理的農戶獲得一筆費用,楊作康負責辦理撥付。舉報人應得12818元,但他堅稱自己未領過該款,并否認領取表上的簽字和指印,還多次到村支部反映情況。楊作康則稱把錢交給了舉報人,有原婦女主任作證。
雙方爭執不下。2015年9月,縣紀委調取舉報人筆跡樣本和領款登記表原件,送司法鑒定機構鑒定。結果顯示:舉報人署名字跡與領取表上的簽字是同一人書寫。
在基于司法鑒定結果和對周圍村民走訪調查的基礎上,且未有其他證據證明楊作康有簽字冒領的行為,縣紀委作出了舉報人信訪反映問題不屬實的結論,并決定召開一次特殊的黨員大會。全村黨員干部、議事會成員、群眾代表80余人齊聚村活動室。會上當眾宣布:“經過調查核實,關于楊作康同志冒領土地整理的舉報不屬實,現予以澄清。”
“原來紀委是關心黨員干部,專門來把這事說明白的。”黨員和群眾輕聲議論。
“縣紀委干部當面為我澄清事實,這下睡覺踏實了。”楊作康對這樣的結果感到很欣慰。
針對不實舉報,縣紀委通過支部大會和個人談心談話等多種渠道,與被舉報人面對面、“零距離”溝通,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為干部消除負面影響,幫助其甩掉思想包袱,輕裝上陣,干事創業。
“去年以來,我們縣紀委共澄清不實舉報221件(次)。”郫縣紀委負責人告訴記者,紀委既要堅決查處黨員干部違紀行為,維護好群眾的利益,也要保護黨員干部的合法權益。
如何在堅定不移懲治腐敗的同時,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保護干事創業者的熱情,為實施“三大發展戰略”提供堅強紀律保障?去年以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綜合運用監督執紀交出了合格答卷。

威遠縣小河鎮民政辦副主任吳付才上班時間玩電腦游戲,受到行政警告處分。
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委員、公安分局局長石川違規使用公務用車,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
像這樣直擊問題、決不留情、及時查處、密集曝光干部違紀現象,已成為四川挺紀在前、嚴肅執紀的新常態。
在紀律審查過程中,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將“盯違法”前移至“盯違紀”,摒棄“違紀只是小節,違法才去處理”的思維慣性,用紀律約束規范從政行為。省紀委專門出臺《關于對黨員領導干部進行誡勉的工作辦法(試行)》,擴大函詢誡勉范圍,并對誡勉對象、事由、程序、記錄、送達等作出規范性規定。針對黨員干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綜合運用誡勉談話、函詢和約談等方式,做到早提醒、早糾正,不讓“小病毒”發展成“大病灶”。2015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談話函詢或要求在民主生活會上作說明的達16064人(次),給予黨紀輕處分或組織處理13217人,給予黨紀重處分或重大職務調整3995人,開除黨籍并移送司法機關825人。紅紅臉、出出汗、動輒則咎的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把有苗頭性問題的黨員干部拉回到正確軌道上,改變了以往“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狀況。
“在加大執紀監督問責力度的同時,注重‘身邊人身邊事’的警示教育作用,以案促教,以案明紀,以案明責。”省紀委有關負責同志說。2015年,省紀委充分運用執紀辦案成果,制發警示教育片、讀本5.5萬余套,組織528個單位2.9萬余名干部到省法紀教育基地接受教育。開展全省黨員集中學習宣傳《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活動,覆蓋全省460余萬黨員,進一步強化了黨員干部遵規守紀意識。同時,推行案發地(單位)民主生活制度和重大案件內部通報制度,剖析案發原因,督促問題整改,切實把治標成效轉化為治本成果,讓黨員干部心中時刻警鐘長鳴。
紀檢監察機關關心犯錯誤、受處分的干部,開展對受處分人員的回訪教育,幫助違紀人員深刻分析其發生違紀問題的思想根源,真正找準“病根”,讓其放下思想包袱,提振直面現實的勇氣,鞏固和深化紀律審查的綜合效果。
“在市紀委調查期間,已有舉報參與者因害怕其誣告陷害行為受到法律制裁,主動到調查組自首。”近日,達州市紀委對外發布新聞,對網傳渠縣縣長貪污等問題作出回應,稱經過大量調查取證,證實網傳反映的問題失實,市紀委已將相關人員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懲處與保護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如何在從嚴懲治腐敗的同時,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保護干事創業者的熱情,是擺在紀檢監察機關面前的一大課題。
對此,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樹立正確的執紀導向,堅持嚴肅黨紀政紀與激勵保護相結合,在堅定不移懲治腐敗的同時,樹立“為干部澄清是非、消除影響也是成績”的理念,對被舉報失實的干部,及時為其澄清,消除影響,調動和保護干部工作的積極性。2012年以來,共為14844名黨員干部澄清是非,其中僅去年就有5226名。
“不放過一個壞人,也不冤枉一個好人,積極為黨員干部澄清是非,堅決打擊誣告陷害行為。”省紀委相關負責人說,省紀委已經建立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常態化工作機制,加大與司法機關的協調配合,區分法律和紀律界限,區分誣告和錯告,在保護舉報人合法權益的同時,對誣告陷害行為予以堅決打擊,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對典型案件進行通報曝光,旗幟鮮明為干事創業者撐腰鼓勁。
在此基礎上,省紀委正探索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嚴格區分工作失誤與明知故犯、無意過失與違紀違法、探索實踐與有規不依的界限,既不縱容干部破紀破法、逾越紅線,又鼓勵干部敢于作為。
“紀委要在加強干部監督的同時又保護黨員干部的合法權益,用明規矩消除‘潛規則’,讓敢于負責、敢于擔當的干部心情舒暢、充滿信心、積極作為,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省紀委相關負責人說。
針對當前容錯環境不夠寬松,部分干部滋生“多干多錯、少干少錯、不干不錯”的消極心態,導致一些改革舉措遭遇“中梗阻”“落地難”的現狀。2016年5月上旬,廣元市紀委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在全省市(州)中率先出臺《廣元市支持改革創新容錯糾錯辦法(試行)》 (以下簡稱《辦法》),規定單位或黨員干部在改革創新(重特大安全責任事故除外)中出現失誤失敗或者輕微違紀,依法依紀依規對其從輕、減輕或免予問責或處分,并督促其認真反省、及時補救。通過容錯糾錯,大力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堅強保障。
“為防止激勵變縱容、保護變庇護、‘定心丸’變‘保護傘’,《辦法》還規定,嚴禁打著改革創新旗號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堅決懲治借改革創新徇私舞弊、貪污受賄、假公濟私以及嚴重侵害群眾利益等行為。”廣元市紀委負責人說。

華鎣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制作的《落實主體責任告知卡》和相關文件。圖/東方IC
2015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提升準確把握運用政策的能力,緊緊圍繞中心開展工作,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保障。省市縣三級普遍圍繞教育醫療、建設規劃、政府采購等領域,深入開展系統化防治腐敗工作,實施10個省級預防腐敗創新項目,推行《防治腐敗建議書》制度,重點解決“靠山吃山”等突出問題。針對工程項目招投標、政府采購、土地出讓、專項資金使用等腐敗易發多發領域逐一建章立制,出臺“五個規定、五個意見”。探索建立權力集中部門和關鍵崗位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制度,建成行政權力依法規范公開運行監察平臺,清理并錄入行權事項80余萬項,審核設置廉政風險及監察點3700余萬個,整合建立全省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讓權力運行置身公眾和社會的監督之下,堵住權力運行的“暗門”和“天窗”。
一方面堅定不移懲治腐敗、從嚴治黨;一方面約束激勵并舉,鼓勵干部放手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2015年,全省398個高端產業項目竣工投產,引進項目簽約金額超過1.3萬億、履約率90.7%,實際到位國內省外資金超過9000億元,一批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的重大項目相繼落戶。全省新增經濟總量過千億市(州)2個、總量達到14個,新增過百億縣(市、區)4個、達到109個,全省城鎮化率達47.5%、提高1.2個百分點。事實證明,從嚴治黨、正風肅紀已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加速器”“催化劑”。 (責編: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