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區大黨建
【開篇的話】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和諧不和諧,主要在社區”……
幾條朗朗上口的順口溜說出了基層黨組織肩負的繁重任務: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千家萬戶利益,需要基層黨組織做好凝聚改革共識、推動改革任務落實的工作;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基層黨組織又肩負著直接責任;全面從嚴治黨,抓好基層黨建,更是題中應有之義。只有基層黨組織強起來,黨的工作才會有堅實基礎,改革發展穩定才會有可靠保障,全面小康之路才能走得扎扎實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與全面深化改革相適應,基層黨組織建設也在不斷進行理論與實踐的創新。近日,我省就按照“分類調研、分類謀劃、分類施策”的總思路,啟動了城鎮社區黨建工作大調研。大調研由省委組織部、省綜治辦、省民政廳牽頭,圍繞“創新城市社區治理體系,鑄造城市文明和諧之魂,為建設人民城市為人民提供堅強組織保證”主題,以大黨建視角、區域化黨建的思路開展,以期全面摸清全省城鎮社區建設及黨建的現狀問題,系統研究城鎮社區黨組織強化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的方法途徑,探索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的城市基層多元共治體系。
回顧四川基層黨建的創新實踐之路,涌現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省委鮮明提出了“落實到基層、落實靠基層”理念,堅持重心下移、著力固本強基,以嚴的精神和實的作風抓基層打基礎,成為基層黨建工作的指南針、導航儀。各級黨委以此為方向,把社區黨組織全覆蓋和建設服務型黨組織作為主線,創新舉措、服務民生,努力使黨的基層組織真正成為服務群眾的主陣地、聯通黨群干群關系的主干線、凝聚黨心民心的主渠道。

在記者的采訪中,全省各地的實踐探索令人欣喜:綿陽以居民服務訴求為導向探索小區黨組織建設,使一批無人管理小區實現了由亂而治;廣元全面建立社區網格黨支部和院落、樓棟黨小組,實現社區黨組織的縱深服務管理模式;廣安形成“四位一體”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實現了“有黨員的地方就有黨的組織覆蓋,有群眾的地方就有黨的工作覆蓋”;各地開展的市級機關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 …
當然,改革創新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采訪中我們發現,在社會治理的最基層單元上,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探究:比如大包大攬的保姆式服務對社區居民是否長期有益,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執行力參差不齊,黨員“雙報到”存在諸多操作性難題,以及轄區單位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如何更好地維護等等。
川人自古敢為天下先。我們相信,不管前進的路上還有什么困難,只要我們緊緊依靠黨的領導,懷抱一心為民的初心,黨的建設這一偉大工程一定會在基層結出最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