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娟
(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鄭州 451464)
鄭州航空港助推鄭州市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研究
靳娟
(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河南鄭州451464)
鄭州航空港為鄭州市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插上了翅膀,但是要使得鄭州市跨境電子商務這只大鳥飛得更高更遠,就需要其不斷地創新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依托鄭州航空港,鄭州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的角色定位及突破口,同時提出其創新發展的舉措。
鄭州航空港;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發展
2013年3月7日,國務院批復《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將鄭州航空港定位為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同年,鄭州獲批成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
經過努力,依托鄭州航空港,鄭州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成績斐然,2015年3月2日,在全國率先突破單日放量100萬單;2015年8月3日,在全國率先突破雙日200萬單。截至2015年8月31日,鄭州的業務量已突破3000萬單,單量和稅收總和都占7個試點城市的50%以上,也就是說,鄭州的單量和稅收都超過其他6個試點城市的總和。鄭州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速度,李克強總理都為之贊嘆。
1、角色定位
(1)定位于培育新型貿易業態的探索者。當前,由于全球經濟發展遲緩,傳統貿易處于低迷期,但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服務業與制造業的跨界融合,為全球貿易帶來了新的生機,促進了全球貿易價值鏈的重構整合,帶動了跨境電子商務、離岸貿易、保稅展示交易平臺等新型貿易業態的涌現。
鄭州航空港作為國務院批復的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對中原經濟區建設、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和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其肩負著為促進貿易便利化積累經驗的歷史使命,應率先探索新型貿易業態,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型貿易形式的發展,并培育、構建與之相匹配的通關、檢驗檢疫、物流及支付結算等支撐平臺。
(2)定位于轉變政府職能和創新監管模式的探索者。近年來,為了搶占21世紀國際經濟新秩序、新游戲規則的全球制高點,美歐日三大經濟體先后發起TPP、TTIP和PSA等新一輪以投資、服務貿易自由化,強調公平競爭和權益保護為主的多邊貿易談判,力圖形成更高規格的全球貿易新規則、新秩序,取代WTO所建立的傳統貿易規則,所以中國面臨參與新一輪貿易秩序談判的挑戰。
在此形勢下,為進一步突破傳統經濟體制的束縛,構建法制基礎上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鄭州航空港應主動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肩負起創新監管模式的新使命,建立國際高水準、與新貿易規則相適應的跨境電子商務監管模式,加強對跨境電子商務的事中、事后監管,發揮制度創新引領示范效應。
2、突破口
(1)接軌“一帶一路”與“中原經濟區”國家戰略。習近平主席向國際倡議共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是開放包容的區域經濟合作框架。中原經濟區以鄭汴洛都市區為核心、中原城市群為支撐,涵蓋河南全省延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區域,地處中國中心地帶、全國主體功能區明確的重點開發區域,地理位置重要、交通發達便利、市場潛力巨大、文化底蘊深厚,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而鄭州航空航是對接“一帶一路”和中原經濟區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雙向開放關鍵節點,是貫徹國家戰略各項新舉措的試驗田。
鄭州航空港創新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有助于解決“一帶一路”、中原經濟區發展戰略以及中部崛起等國家級戰略之間的聯絡機制缺位問題。通過各種跨境電商平臺的試點與全國推廣,有助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合作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強化鄭州航空港交通樞紐中轉功能,服務于中部內陸城市的跨境貿易需求,發揮鄭州航空港對中原經濟區乃至全國經濟增長的輻射帶動作用。
(2)與鄭州自貿區建設聯動發展。近年來,鄭州在不斷努力申請自貿區,2014年9月25日召開的中國(河南)現代服務業開放合作洽談會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與德國帕希姆國際機場保稅區管理公司簽署跨境保稅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隨著協議的實施,鄭州綜合保稅區將借道“帕希姆保稅區”,實現像上海自由貿易區一樣的“自由貿易區”功能。建設鄭州自貿區,把鄭州打造成為中部核心城市,對實現中部崛起具有重大作用。
依托鄭州自貿區建設,創新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有利于充分挖掘鄭州航空港等載體平臺的對外開放和要素集聚潛力,引領帶動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區參與全球資源整合,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服務于河南、中部地區乃至全國的實體經濟發展。
(3)與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為核心的各個片區的特色功能優勢結合。新鄭綜合保稅區、出口加工區、航空一類口岸、鐵路一類口岸、郵政口岸以及其他符合條件的海關監管場所布局發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鄭東新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二七區等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相關產業鏈的配套區域,其他縣(市、區)為功能補充區域。
2015年11月27日,鄭州市跨境貿易電商服務試點正式通過國家驗收,今后要更好地發展,只有在制度、服務、物流、人才培養等方面勇于創新、先行先試,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1、制度創新舉措
(1)與鄭州航空港建設聯動,探索跨境電商“單一窗口”建設,服務中原經濟區。探索鄭州航空港跨境電商“單一窗口”建設,將跨境電商的通關、檢驗、檢疫等監管部門逐步納入“單一窗口”平臺,進一步優化鄭州航空港跨境電子商務的通關流程,建立協調推進機制,推動中部地區的跨境電子商務通關一體化。
(2)持續推進跨境電子商務貿易便利化改革,實行“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在鄭州航空港內推行貿易便利化制度創新,實行“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新型貿易業態,首先在港區內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中先行先試。“一線放開”指的是要探索簡化進境備案清單的申報手續,憑進口艙單,海關準許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將商品直接進入航空港保稅物流園區。同時堅定執行“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確保通關電子數據聯網,通過對比跨境商品的備案清單、卡口核注管理、風險監控等措施強化跨境電子商務保稅進口模式的通關管理,促進“二線”與“一線”監管模式的順利對接和跨境電子商務海關監管制度貿易便利化改革創新。
(3)創新跨境電子商務商品狀態分類監管試點。為有效控制跨境電商物品風險,創新將跨境電商交易商品分類監管,明確跨境商品屬性,將商品分為禁止申報類、特殊監管類、一般監管類等,對不同類的商品實施不同的監管級別,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的貿易便利化。
(4)創新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稅收制度。在不侵蝕國家稅基及防止利潤轉移的前提下,探索促進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的簡易征稅監管模式,推出優惠的稅收政策。
2、服務創新舉措
(1)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建立絲綢之路跨境電商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為加強國際區域經貿合作,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建設。在此背景下,鄭州航空港應創新發展跨境電商,促進外貿轉型發展,搭建跨境電商綜合性服務平臺,推動國內海關、商檢、稅務等監管部門公共信息服務平臺與跨境電商平臺、跨境物流公司、跨境支付企業的信息平臺直接對接,實現信息共享,優化通關、物流、支付、結算等跨境電商服務支撐系統。
(2)推進跨境電商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發展跨境電商的基礎是互聯網技術,由于網絡虛擬性,所以信用體系建設是跨境電商發展的基石和保障。因此,為了強化對跨境電商的監管力度,需要通過構建跨境電商企業信用平臺、信用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第三方信用評估機制等,加強對跨境電商企業的市場監管力度,促進跨境電商企業守法經營。
(3)打造保稅展示服務平臺,擴大跨境電商保稅進口業務。依托鄭州航空港現有資源平臺,推動保稅倉儲配送平臺向保稅展示服務平臺轉型,支撐跨境電商的自貿保稅進口模式試點運作。
3、物流創新舉措
(1)加大政府對物流創新的政策支持。政府應從總體規劃、布局,建立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物流模式。合理規劃各種物流園區,并從資金、稅收、融資等方面給予支持。
(2)引進國外成熟的物流管理技術與經驗,創新跨境物流模式。借鑒國外成熟的物流管理技術與經驗,結合中國國情,引導企業進行合并、重組、整合,組建跨境物流集團,大力發展第三方跨境物流。
(3)加快建設海外倉儲。中國在發展跨境電商時,為了節約物流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在交易量大的國家可以建立第三方倉儲,如歐美、巴西等國,根據買家的需求組合選擇不同的貨運方式,從而縮短配送時間,提升中國跨境電商平臺的國際競爭力。
4、人才培養創新舉措
發展跨境電商離不開人才的支持。目前跨境電商方面的人才不僅少而且層次不高,需要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可通過兩種渠道加強人才的培養,一是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方式,高校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調整教學目標、教學課程及實訓環節,培養針對性強、多層次、階梯式的電商人才;二是政府建立完善的就業服務平臺,在培養服務人才的同時,制定完善的人才引進方案,引進高素質的電商人才。
[1]孫蕾、王芳: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15(3).
[2]鄂立彬、黃永穩:國際貿易新方式:跨境電子商務的最新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3).
[3]藍玉才:跨境電子商務增勢旺盛[J].中國商貿,2014(3).
(責任編輯:張瓊芳)
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臨空產業選擇研究,編號:15240041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