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彤彤
(廣東海洋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廣東 湛江 524088)
我國海洋權益的現狀與維護
張彤彤
(廣東海洋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廣東 湛江 524088)
近幾年來,海洋權益的爭奪愈演愈烈,海洋權益已成為影響我國發展大勢的重要因素。我國為了發展海洋經濟,實現海洋強國的目標,必須加深對海洋權益維護的研究。本文首先對海洋權益的相關概念進行闡述,并結合我國海洋問題的實際情況,通過對海洋權益維護的現狀進行研究,提出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應當從增強國民的海洋意識、實施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完善法律維權的途徑、加強海防建設、開展海洋交流活動五大方面開展工作。
海洋權益;創新路徑;海洋強國
1、海洋權益的定義
從字面不難看出,海洋權益應當包括海洋權利和海洋利益兩個部分。具體來說,海洋權利是指主權國家根據國際公約、條約、協定以及國際慣例等國際法和單方面的國內立法而享有的有關海洋方面的法律權利。海洋利益是“國家在開發利用海洋方面實際享有的便利和收益,是國家海洋權利的具體體現和實際享有狀態。”[1]。
2、海洋權益的內涵
(1)海洋權益的主體。各個國家都擁有屬于自己的陸地領域,而這對于海洋也是一樣的。因此,海洋權益的主體是主權國家。沿海國家自然就成為海洋權益主體。當然,除此之外還包括內陸國和地理不利國,《公約》的六十九條和七十條規定內陸國和地理不利國“應有權在公平的基礎上參與開發同一分區域或區域的沿海國專屬經濟區的生物資源的適當剩余部分”。而非沿海國的海洋權益的主體地位最重要的體現是在公海海域。在公海自由制度中首要的一條是“公海對所有國家開放,不論其為沿海國或內陸國”。[2]
(2)海洋權益的依據。在這之前,我們已經對海洋權益的基本定義進行了闡述。總體來說,海洋權益是依據《海洋法》所享有的權利和由此獲得的利益,所以海洋權益的依據是《海洋法》。而現代《海洋法》主要是以《公約》為中心,由國家間的多邊或雙邊條約或協定,以及各國的國內海洋立法組成的法律體系。
(3)海洋權益的內容?,F行海洋法《公約》對國家的海洋權益進行了全面詳細的規定,對于不同的海洋區域,國家享有不同的主權、主權權利和專屬管轄權。主權即是國際法一般意義上的國家主權,是指國家獨立自主地處理對內對外事務的最高權力。主權權利是一種主權性質的權利,它不等于完全主權,又高于一般管轄權,是僅次于主權的一項占有性權利。管轄權是由國家主權引申出來的一項國家基本權利,體現為屬地優越權和屬人優越權。[3]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擁有主權和管轄權的海洋面積達300多萬平方公里,擁有3.2萬公里長的海岸線,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有6500多個。但是,由于人口眾多,我國人均海域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原本有限的海洋國土資源中,我國實際能享有的海洋權益卻遠遠沒有達到《公約》賦予的水平。日本、韓國、朝鮮、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越南等與我國海上相鄰或相向的八個國家,都與我國有海洋爭端。我國海洋權益的現狀不容樂觀。
1、島嶼被非法侵占
我國作為一個海洋大國,擁有島嶼數量6536個,島嶼岸線長14217.8公里。然而,數量之多的島礁也引起了別國的覬覦,我國島礁被侵占的情況嚴重,領土主權受到持續性的損害。[4]尤其是近幾年來,島礁被侵占事件不斷上升,成為影響我國安全的一大威脅。從長遠來看,被侵占島礁問題不解決,未來收復的困難越大。
在被侵占的島礁中,越南侵占中國島礁數量最多,并且瘋狂擴建觸目驚心。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東南亞的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一改過去承認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的立場,紛紛對南沙群島實行侵占,聲稱對這些島嶼擁有主權。自1988年之后,越南利用中國發展經濟無暇南顧的有利條件,瘋狂擴建在其占領島礁上的生活設施、軍用機場和補給港口,為長久霸占中國領土提供了有力保障。2012年6月21日,越南國會通過了《越南海洋法》,不顧歷史事實和我國的主張,公然將我國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劃歸越南領土,使中國政府又一次面臨最嚴峻的權益挑戰。[5]
2、海域劃界問題爭議不斷
由于島礁被嚴重侵占,在我國所主張的300萬平方千米的管轄海域中,如果按周邊國家單方面的劃界主張,我國海域劃界重疊區域達到120至150萬平方千米,相當于我國管轄海域的二分之一。[6]
在黃海,朝鮮在黃海中線附近搭制井架并派武裝士兵把守,曾對我國的海監巡邏船開槍射擊。韓國還單方面在主張重疊區域擅自進行石油開發。在東海,由于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主權爭端等問題,使得劃界更加困難。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3、海洋資源掠奪嚴重
海域劃界問題的不清晰,加之其他國家的貪婪野心,許多國家為了謀得自身的利益需求,擅自在本國轄屬范圍以外的海域進行資源開發,一方面導致了海洋資源的掠奪性開采,海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另一方面也激起了世界其他國家的不滿,影響和平與發展。
在漁業資源方面,越南、菲律賓等國乘趁我國漁民休漁之機大肆捕撈。而我國漁民在該海域的合法作業常被他國非法干擾,甚至扣押、處罰。在石油開采方面,20世紀70年代以來,越南、菲律賓及印度尼西亞等聯合大型石油公司對我國南沙海域的石油資源進行掠奪,嚴重損害了我國合法的海洋權益。[7]
4、環境污染引發的海洋權益爭端
海洋污染同大氣污染一樣,都是各國行為產生的惡果。我們生存在同一個地球上,海洋污染問題也需要各國共同努力去解決,只不過針對各個海域,開發利用程度高的國家應當承擔的責任更大。相比較而言,發達國家所造成的海洋污染遠遠超于發展中國家。日本的人工造島、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溢油事故、韓國貨輪排放的苯酚,這些行為打破了原有生態系統平衡,造成海洋生態環境的惡化,同時污染了周邊國家的海域。雖然國際海事組織試圖建立一套較嚴格的損害賠償責任制度,但目前并未生效。
海洋權益的維護關乎中國未來的發展,目前海洋權益的爭奪也逐步走上了“白熱化”階段。我國為了更好地捍衛自身合法權益,必須從戰略層面提出有效的方法來保障海洋權益不受損,實現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
1、增強國民的海洋意識
目前來看,雖然國家一再強調海洋的重要性,但是全民對于海洋的定位仍然停留在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這個層面,無法從戰略高度將海洋與國家未來發展戰略相聯系,甚至對于國家目前面臨的海上安全問題一知半解。全民海洋意識整體上比較薄弱。
基于此,國家應當從三個方面培養國民的海洋意識。首先,加大對海洋知識的宣傳和教育,讓國民了解我國海洋國土的一些基本知識以及當前國家面臨的海洋問題。其次,全方位地向國民展示我國擁有的海洋資源,讓國民明確島礁被侵占的情況。最后,培養國民的海洋環境意識,珍愛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環境。
2、實施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
我國作為一個大國,應當充分展示出自身的大國風范,做好表率作用。在海洋權益爭論的問題上,我國應提倡“合作安全”觀,采取積極的外交政策,不斷探索解決各種爭端的新思路,通過外交談判和和平協商,建立協調機制,及時妥善解決海洋權益爭端和其他突發事件。[8]
3、完善法律維權的途徑
海洋權益的維護應當有一個標準,而法律就是最好的武器。面對周邊國家的種種侵權行為,我國還應盡早完善具有指導意義的法律維權戰略。[9]為使自身主張獲得國際認可和接受,我國需要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利用現有制度多方面強化自身主張,理順國內法與國際法間的關系,更好地構筑自身主張的法律依據和基礎。我國應盡快完善綜合性的海洋基本法,完善海洋權益相關的法律法規、維權的機制和體制等,利用國家立法從制度層面為維權提供保障。根據我國權益受侵害的實際情況,制定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和規劃。[10]
4、加強海防建設
海洋權益的維護不僅需要法律的硬性規定,還需要充分發揮海軍的力量。因此,國家除了在國土觀念、國防觀念、海軍建設戰略觀念上轉變外,更應注重武器、技術、后勤的配備以及海、陸、空、天的聯合作戰。同時,提高海軍的數量和質量,以海上民船為重點,技術兵員為基礎,多軍種平衡配套,最終打造一支適應海軍將來反侵略戰爭需求的后備力量。[11]
5、大力開展海洋交流活動
海洋權益的維護需要我國堅定原則,對屬于我國合法的海域堅決不退步。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們所提倡的海洋權益觀、海洋生態治理觀念要轉變為海洋權益維護的軟實力,都需要通過海洋交流來實現。[12]
當然,海洋交流活動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例如我國可以通過海洋學術交流,表達對釣魚島、南海、東海等海域的認識,通過權威的論證明確這些島嶼是中國的一部分,不可隨意侵占,從而促進我國海洋權益的維護。
走向海洋是當下國家發展的大勢所趨,是基于國情的戰略選擇。當今各沿海國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重視海洋的戰略地位。以爭奪藍色資源、掌控海洋空間、奪得海洋科技制高點為主要特性的21世紀國際海洋權益斗爭出現日益加劇的形勢,我國所面臨的海洋維權形勢也會更加嚴峻和復雜。
[1]陳萬平:我國海洋權益的現狀與維護海洋權益的策略[J].太平洋學報,2009(5).
[2]薛桂芳:《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體制下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對策建議[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
[3]郭淵:海洋權益與海洋秩序的構建[J].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5(2).
[4]薛桂芳:新形勢下我國海洋權益面臨的挑戰及對策建議[J].行政管理改革,2012(7).
[5]陳萬平: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策略思考[J].中國國情國力,2008(7).
[6]何蘭:中國的海洋權益及其維護[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10).
[7]陳萬平:我國海洋權益的現狀及維護海洋權益的思考[J].當代經濟,2008(8).
[8]張曉偉:基于國防安全視角的我國海洋權益與海洋經濟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4.
[9]姜麗麗:論中國海洋維權執法[D].中國海洋大學,2006.
[10]蘇朝權:中國海洋權益的現狀與維護[D].吉林大學,2007.
[11]郭保福:論我國海洋權益的維護[D].河南大學,2011.
[12]邢政:我國海洋維權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5.
(責任編輯:張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