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琦/湖北三峽職業(yè)技術學院
淺談“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
陳琦/湖北三峽職業(yè)技術學院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和普及,各種形式的新媒體已經深深影響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學習和生活。在“互聯網+”時代,高校管理工作也需要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和管理模式,將新媒體技術有效的結合到對學生的日常管理中,這樣才能更好的培育和管理高校人才。
互聯網+ ; 高校;管理工作
“互聯網+”,這個概念第一次出現在2015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它的本質是傳統產業(yè)的在線化、數據化。在線就意味著互動交流與交際的廣闊化,數據化即意味著更加簡明和便捷。基于這兩個特點,互聯網等新媒體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和進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不過也帶來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負面影響。
1.影響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造成人際溝通障礙。網絡世界繽紛多彩,具有現實世界所沒有的吸引力,相當一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聊天,網絡游戲或網絡戀愛,沒有興趣參加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封閉自己,無法和周圍的老師、同學進行良好的互動,逐漸形成了冷漠、自私的性格。這部分學生,也往往不能正確看待和處理學習和生活中和其他師生產生的矛盾,給學生的管理工作帶來了隱患。
2.管理人員的權威性減弱。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生非常容易獲取信息和交流信息,大量繁雜的信息充斥著學生的大腦,導致他們思想迷茫,思考問題的主動性降低。同時,管理人員也很難控制輿論的導向,權威性和控制作用被減弱。
3.價值觀產生偏離,法律意識和道德感淡漠。大學時期正是青年學生價值觀從確立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他們對各種信息的需求量巨大,網絡上各種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必然會對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產生深遠的影響。而網絡世界瓦解了傳統社會規(guī)則的管理和控制,容易讓人放松自我道德約束,產生一種隨心所欲的沖動,使他們忘記自己的社會角色和社會責任。
“互聯網+”就像一柄雙刃劍,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了了挑戰(zhàn),但是也帶來了新的管理方法和模式。
1.學生更容易向管理人員反饋信息。傳統的管理模式,學生是被動接受管理,有時甚至不知道管理人員是誰,更別說向管理人員提出自己的想法了。“互聯網+”具有雙向交互功能,學生能快速、方便的表達對學校各項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使管理人員能夠深入、全面的了解學生。
2.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傳統的管理模式,是“口口相傳,層層轉達”,難免有遺漏與誤解。一旦發(fā)生這樣的情況,不僅會耽誤正在進行的事項,還需要管理人員重新解釋,再次傳達,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互聯網+”具有覆蓋面廣、傳播快速準確等特點,為管理人員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3.家校溝通暢通無阻。“互聯網+”時代以前,由于家校兩地相隔較遠,信息交流渠道單一,家長很難了解學校的信息和學生在校動態(tài)。在“互聯網+”時代,家長既可以從學校的公眾平臺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近期安排和課程設置等各種信息;家長也可以從班級群里了解到學生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管理人員也能有針對性發(fā)布和獲得學生的信息,從而加強對學生的管理。
4.利于學習新的管理方法。管理人員每年都會面對新的大學生,總會遇到新的問題。管理人員個人的思想和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借助于網絡世界,管理人員可以學到兄弟院校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經驗,和同行們共同交流和探討學生管理工作心得,從而進一步完善學生管理制度,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
1. 提高學生工作管理者利用各種新媒體的能力。學生工作管理人員是管理大學生的一線教師人員,他們的能力和素質,直接決定了學生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目前新技術日新月異,管理人員限于時間和精力,可能無法第一時間掌握某一種新技術。學校可以不定期的組織管理人員參加培訓,了解并運用新媒體,與大學生做到零距離溝通。
2. 增加學生對網絡使用的法律、道德和安全意識的教育。高校可以開設一些如《網絡倫理》、《網絡文化》等與網絡行為相關的課程,一方面滿足同學的學習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深化網絡行為規(guī)范。高校的教學和管理人員還可以結合各個學校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專業(yè),建立自己的專業(yè)學習平臺,豐富校園網絡上的學習資源。這樣就增加了大學生學習的場所,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也避免學生把時間和精力花在不好的網絡行為上。
3. 嘗試將“互聯網+”運用到更多的學生管理工作中。近幾年,新媒體技術已經逐漸運用到學生管理工作中。比如對于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湖北省內就正在推廣“七米”系統。學生注冊該系統后,管理人員可隨時查閱該生的生源地、就業(yè)意向等情況。學生也可以通過該系統,接收到學校發(fā)布的就業(yè)政策、招聘信息等。相比于以前的人工管理,該系統的信息傳達速度更快,準確率更高,方便學校統計就業(yè)數據。貧困生工作是高校學生工作中的重點工作之一,具有人多面廣,資助形勢多樣,資金涉及量大等特點。過去用人工管理,不僅工作量大,占用了部門工作人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難以操作,監(jiān)督困難。如果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逐步建立、完善科學的貧困學生管理體系,必定會減輕管理者的工作負擔,并保證資助的合理性與資金使用的有效性。
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之才,作為學生管理者,更需要有廣博的知識,高尚的人格,敏銳的洞察力,還需要有創(chuàng)新的精神。面對“互聯網+”新形勢,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加強學習,才能更好的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