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英
(廈門地震勘測研究中心,福建 廈門 361021)
?
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及對策
邱小英
(廈門地震勘測研究中心,福建廈門361021)
今年5月1日全面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下統稱營改增)以來,建筑行業受到非常大的影響,營改增的初衷是為了優化稅制體系,減輕企業稅負,避免重復納稅現象。然而由于建筑行業的特殊性,營改增后如何實現稅負減輕,是每個建筑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
營改增;建筑企業影響對策
建筑企業的主要的業務方向有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及裝修工程的新建、改擴建等。建筑企業的成本結構較為特殊,以建筑施工企業為例,工程成本中,原材料約占55%,人工成本約占30%,機械使用費5%,其他費率約占10%,而人工費是不能取得進項抵扣的,因此建筑施工企業若不加強企業管理,很可能營改增后會導致稅負增加。
(一)對企業投標報價的影響
營改增后,建筑企業投標工作將變得復雜化。首先在預算的編制上,投標書中需將成本費用做到“價稅分離”,可是在實際工作中,企業要準確預測各項成本費用能否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獲得可抵扣稅額是非常難以實現的。另外按“營改增”后新的定額造價體系沒有建立,行業定額和地區定額還沒有依據新的造價體系編制出“營改增”后的新定額,投標只能估算,影響投標報價
(二)對企業經營形式的影響
目前建筑企業承攬工程項目,根據當前市場環境和發包方對承包方資質要求,通常以企業集團資質中標的項目居多,而施工通常由法人子公司所屬項目部負責實施。一般以中標單位名義與業主簽訂工程承包合同,并向業主開具發.票;但工程項目的成本、費用等均在實際施工單位發生,這種情況將造成 “營改增”后工程實施主體與納稅主體不一致問題,即銷項稅在中標單位而進項稅在實際施工單位,進項稅和銷項稅不屬于同一納稅主體,從而造成增值稅抵扣鏈條斷裂,無法抵扣進項稅,導致企業集團整體增值稅稅負增大。另一方面營改增對非法轉包、分包現象、掛靠能起到遏制作用。企業在中標工程后將全部工程轉包他人,這是建筑法所明確禁止的。如果發包人全額轉包或提點大包的,將無法取得可抵扣的進項稅發票,導致稅負增加,增加幅度甚至超過收取的管理費或利潤,從而使利潤大額縮水,甚至出現虧損。另一種情況,如果協議簽訂的是發包方提取的管理費比例不含稅,意味著所有稅負由轉包方承擔,轉包方可能會通過其他手段去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實現進項抵扣,或者以降低采購價格來補償增加的稅負,但無論采取何種方式,轉包方的利潤空間會被壓縮,這對利潤空間本來不大的建筑企業經營成果將產生重大的沖擊,非法轉包分包可得到較大程度的遏制。對于掛靠項目的情況,目前許多掛靠單位出于成本考慮,購買材料時不索取發票。稅改后,如果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被掛靠單位就不能獲得可抵扣進項稅額,稅負就會提高,如果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材料供應商一般會趁機提高價格,掛靠單位利潤受到嚴重擠壓,也將嚴重打擊掛靠行為。
(三)對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影響
1.適用稅率、計稅依據和稅金計算方法發生了改變。“營改增”使適用稅率發生了變化,在改革前,建筑企業的稅率為3%,而現在則改為11%計征增值稅的稅額。另外 “營改增”使計稅依據發生了改變。改革前,企業應繳納的營業稅是以營業額作為計稅依據進行計算的,改革后,應繳增值稅則用不含稅營業額乘以按相應的征收率或增值稅率進行計算銷項稅額。然后按照當期銷項稅額減去當期進項稅額計算當期應繳增值稅。
2.對企業稅負方面的影響。實行“營改增”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減少企業的稅負。改革前,建筑業營業稅稅率為3%,改革后,建筑企業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為3%,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11%,對于小規模納稅人而言,由于增值稅為價內稅,企業稅負將會減少。但對于一般納稅人而言,由于項目之前購買得機械設備無法抵扣,人工費率不能抵扣,還有一些費用暫時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這些可能導致短期內稅負增加的情況。
3.使企業的賬務處理更為復雜。改革前,企業的賬務處理相對簡單,只要將收入金額乘以相應的稅率就可以得出應繳納的營業稅額。改革后,企業賬務處理更為復雜,主要是增加了會計核算的難度。之前營業稅不存在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情況,相關的收入和相應的成本根據實際情況列支即可。改革后,收入入賬的方法發生了很大改變,首先要確定非含稅收入,其次根據非含稅收入測算稅額,在確認收入的同時確認應交增值稅銷項,進項稅額的確定也是和成本費用或者材料購入同時確定。最后根據檔期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確定應交稅額。
4.對企業發票開具及管理方面的影響。“營改增”同樣對企業的發票開具及管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改革后,建筑企業開具增值稅的發票數額將影響本期銷項,因此需要和發包方商定發票開具金額的根據,以結算金額為基礎還是以扣除質保金后的金額為基礎。同樣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需要在180日內抵扣,企業需要保管好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防止丟失等現象,另外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真實性等應確認清楚,防止收到虛假發票情況。
(一)加強企業內部管理,規范企業經營方式
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需要加強,作為具有企業法人資格的建筑施工企業,首先要從公司組織機構及子分公司的設立和發展戰略以及重大投融資項目上做出相應調整。其次應對現有的資質管理辦法進行認真梳理,結合“營改增”對企業資質管理產生的影響,修改完善資質管理辦法。盡可能減少集團內資質共享,應盡量使用自己的資質投標,同時避免將自己的資質共享給其他單位,嚴禁企業向無資質單位(個人)、系統外部掛靠單位出借資質;嚴禁將工程項目提點大包或非法轉包。再次要做好新項目投標的成本測算、報價、合同簽訂等方面的管控和應對。“營改增”實施后,業主招投標的規則將發生相應變化,企業的經營思維、經營模式需要按增值稅下報價。在投標階段,企業經營部門應積極與建設單位溝通協商,并做好各種解釋工作,改“甲供材”為“甲控”,或者盡量降低“甲供材”比例,最大限度降低“營改增”后由于“甲供材”問題對企業所帶來的營業規模急劇下降等不利影響。另外施工企業要組織對現有的施工項目進行詳細梳理,統計整理項目類型、行業性質、業主身份、完工情況、驗工結算、資金撥付、供應商身份等項目信息,尤其應對成本費用進行全面分析,結合每個項目的市場環境,行業環境的情況,預測各項費用的比例及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可行情況,對新項目預算的編制起到較可靠的參考作用。
(二)做好稅收籌劃,加強人才培養
做好稅收籌劃,首先應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健全財務管理體系,要求準確記錄企業的日常經濟業務,包括原材料的采購,機械租賃費及管理費用及計價收入,準確記錄增值稅進項稅額及銷項稅額。主動參與經濟業務的各環節,在結算、定價等方面出謀劃策。做好資金的調度和稅務籌劃工作,以避免出現稅務風險。企業要從建筑企業的增值稅特點出發,認真研究營改增后的相關政策規定,認真研究增值稅的各個涉稅環節,對應稅環節通過和發包方合同談判盡量將開票金額以扣除質保金后的基數為依據,對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重要性,要通過會議等企業內部宣傳方式,對財務人員、管理人員、材料采購人員和預決算人員宣講有關增值稅政策的內容,加強員工對增值稅基本原理、稅率、納稅環節和納稅要求的認識,培養員工在材料采購、分包環節索要專用發票的意識,確保取得進項稅額用于抵扣。營業稅改增值稅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體現在方方面面,尤其是法律,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等重要方面,企業在這方面要加強相關人員的學習培訓,確保企業納稅合法合規。法律顧問應當深入研究和本行業相關稅收法律法規,稅收政策,財務會計人員應當做好稅務的會計處理核算及申報抵扣等工作。企業必要時要適當招納稅收籌劃人員,進行合理避稅、節稅,充分享受稅制改革給企業帶來的紅利,降低稅務風險。
(三)規范采購供應環節,加強增值稅發票保管
以前,施工企業為了節約施工成本,往往選擇個體戶、小規模納稅人作為材料供應商或從中租賃機械設備。營改增后,施工企業應注重選擇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企業做為合作商,其次要考查供應商的增值稅稅率、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及進項稅額抵扣等問題,以免出現無法抵扣增值稅的情況。營改增后,增值稅稅額的多少直接取決于建筑施工企業能夠取得多少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進項抵扣。因此,企業所能夠取得的進項抵扣稅額越高,所應繳納的增值稅稅額就會越低。施工企業通過增加機械設備的投入,減少勞務的支出等方式及可以提高進項抵扣的數額,也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另外,施工企業應妥善使用和保管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能反映經濟業務的發生,具有完稅憑證的作用,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應高度重視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使用和管理、應安排專人進行管理,嚴禁隨意放置、非法買賣或借出、虛開等行為,應妥善保管好,做到及時登記備案,定期核查。
綜上所述,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招投標過程,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等方面都產生重大的影響。建筑企業應該加強對行業增值稅的研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調整經營方式,做好稅收籌劃,加強人才培養,規范采購和供應流程,加強增值稅發票的管理,使企業在這個利潤微薄的行業中立于不敗之地。
[1] 李陽.淺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廣東科技,2013,22(08):164-165.
[2] 程芳.解析營改增政策對財務管理的影響[J].中國科技縱橫,2013(18):308+310.
[3] 陸書眾.初探“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DB/OL〕,會計網,201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