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仙居縣委縣人民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317300)馮夷錦
居縣農村指導員的工作成效與思考
浙江省仙居縣委縣人民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317300)馮夷錦
浙江省仙居縣共有省、市、縣三級派出的農村工作指導員88名,其中省派7名,市派10名,縣派71名。農村工作指導員扎根基層、貼近群眾,潛心開展調研,誠心問計于民,為群眾辦了很多好事實事,贏得基層干部群眾的信任、社會的認可、組織的肯定。但指導員的管理也有不少制約因素,如何充分發揮指導員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是一個重要課題。
(1)訪民情掌握基本情況指導員充分發揮社情民意調查員作用,帶著感情和責任,通過入戶調查、召開群眾座談會、民情懇談會等形式,摸清駐村的基本情況,了解和掌握干部群眾比較關心的問題。共走訪農戶8753戶,撰寫民情日記450篇,撰寫民情報告90篇。結對貧困戶176戶,召開群眾會407場次,發放宣傳材料1680冊。

(2)抓落實推進駐村工作指導員通過走家串戶訪談、會議宣講、黑板報等形式,向基層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術和人際優勢,積極組織農技人員加強對種養殖技術、病蟲害防治等先進科技的指導,重點培訓種養能手、科技帶頭人、農村經紀人。舉辦了農業科技培訓班20期812人次,指導開展“兩學一做”教育活動110次,落實新農保、新農合、低保等社保政策中解決問題20個,督促所駐村年內實施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02件。
(3)謀發展理清工作思路指導員做到開展“兩學一做”活動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圍繞特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支農惠農政策落實等重點,幫助村制定發展規劃,加強與派出單位、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在項目、資金、信息、技術等方面加大對所駐村的幫扶。幫助所駐村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0個,扶持發展特色產業38個。協助駐村爭取發展項目40個,爭取資金1200多萬元。
(4)辦實事解決實際問題指導員緊緊依靠當地黨委政府和派出單位,堅持聽取意見建議,對梳理出來的問題,認真剖析、反饋,協助制定整改方案并督促落實,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收集群眾意見200多條,提出建議41個。從農民群眾反映的焦點問題出發,努力解民難、排民憂,解決了征地拆遷、林權糾紛、惠農支農政策落實等一些長期困擾農村發展的難題,辦理惠及民生的好事實事210件,解決群眾最急最盼的問題105個,攻克熱點難點問題80個,落實援建物資60多萬元,落實公共設施、培訓設施及其他設備180臺(套)。
(5)促和諧做好民主管理指導員認真配合村干部參與排查調處各類社會矛盾,協助抓好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健全和完善村規民約,引導農民以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充分發揮了矛盾糾分的調解員作用。共接待群眾來訪調解民事糾紛210戶,指導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150次,發現并勸阻群體上訪等事件12件,幫助留守老人、兒童、婦女159人。
(6)強組織打牢工作基礎指導員協助村黨組織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提高了村級組織的規范化建設水平,促進村級組織的正常運行,增強了村級班子戰斗力和凝聚力。共培訓黨員109期2010人次,培訓農民群眾28期1340人次,督促開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活動80次,看望慰問老黨員、困難戶219戶。
(1)團隊合作意識不強指導員來自各個不同部門,缺乏合作意識,單打獨斗的現象居多,為群眾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多,使鄉鎮的指導員團隊合力得不到很好體現,導致具體工作中幫助群眾解決矛盾糾紛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思路不廣、方法不多。
(2)難以作為重視不夠鄉鎮方面,對如何履行指導員管理主體職責,促進指導員發揮應有的作用,沒有作更多的思考。村基層組織方面,有的村干部認為指導員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在不在村上無所謂。縣級部門方面,由于信息不對稱,下派指導員之前,派出單位對基層情況了解不夠,指導員的下派與各村需求銜接不好。
(3)溝通不暢管理不善一是指導員一至兩年一換,工作、信息、經驗等傳承機制不完善,指導員之間基本沒有像樣的交接,信息上只有一本駐村日記留給下一屆。二是指導工作不到位,有少數指導員不堅持執行工作制度,或者下到村點應付式開展工作。三是宣傳氛圍的營造不濃厚,對指導員的工作動態、認知收獲、工作經驗、先進事跡、工作信息、工作部署要求等上傳不及時,直接影響了工作經驗的交流、工作情況的反饋、指導員作用的發揮、工作質量的提高。
(1)深化認識定準位一是強化選拔,把優秀人才派往農村一線錘煉,要堅持標準,確保選派質量。嚴把指導員的“入口關”,真正把政治素質好、年富力強、德才兼備、有一定組織協調能力的優秀干部選派為新農村建設工作指導員。二是按需選派,在選派時應把各村的實際情況、所需要的人才與指導員的特長有機結合起來,按需派人,因人定村。三是轉變觀念,鄉、村兩級干部要要從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培養一大批真心關注農村、關心農業、關愛農民的干部隊伍的戰略高度看待這項工作。
(2)強化管理促發展一是完善縣、鄉兩級指導員管理機構,強化管理職能,切實承擔起組織協調和檢查督促的職責。二是強化培訓,提高指導員隊伍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通過培訓使指導員熟悉“三農”工作,進入角色快,工作效率高,作用發揮好。三是完善指導員工作運行機制,嚴格執行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指導員工作運行機制,完善目標責任制,根據各鄉鎮、各村實際,對指導員任期的不同階段提出具體的工作要求,明確每一階段的工作目標和任務,細化工作重點和具體內容。四是深化激勵機制,鼓勵機關干部積極參與指導員選派工作,出臺一些優惠政策,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切實把下派擔任指導員與職務晉升、崗位聘用結合起來,鼓勵更多的人才為新農村建設服務。
(3)履職盡責辦實事一是強化指導員職責任務。指導員要認真學習各級黨委、政府有關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深刻了解當地的基本情況和新農村建設的主要任務、工作重點,準確把握農村工作的辦事程序和要求。開展指導員組團服務,實現資源優勢互補,互幫互助,共同解決問題。二是強化管理主體。把駐村指導員的管理主體放到鄉鎮黨委,鄉鎮黨委要堅持工作例會制度,每月要召開一次指導員工作匯報會,交流工作經驗。三是強化派出單位管理職責,發揮好單位的后盾作用。派出單位要以多種形式關愛駐村指導員,關注新農村建設,加強與指導員所在鄉鎮、所在村的聯系,及時掌握指導員的思想動態,做好溝通工作。
(4)營造氛圍強宣傳一是要深入挖掘指導員的先進事跡。要培樹典型,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及時總結宣傳指導員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和好成效,使指導員學有榜樣、趕有目標。二是要完善健全宣傳激勵機制。要制定獎勵辦法。要精心策劃,周密組織,加強協調,爭取社會各界對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大力關注支持,激勵先進、鞭策后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