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飛
(廈門市海滄醫院兒科,福建 廈門 361000)
?
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效果評價
李 飛
(廈門市海滄醫院兒科,福建 廈門 361000)
目的:分析、評價將序貫療法應用于小兒支原體肺炎抗生素治療中的臨床價值。方法:從2014~2015年在我院接受支原體肺炎治療的10歲以下的患者中篩選出80例。對照組為2014年在我院采用阿奇霉素常規療法治療的40例患者;實驗組為2015年在我院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的40例患者。對實驗組及對照組的綜合療效進行對比分析,并分別統計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實驗組臨床綜合有效率為72.5%,與對照組的52.5%相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hs-CRP及IL-6含量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hs-CRP及IL-6水平均有明顯降低,且實驗組的檢查結果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發熱、喘咳、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胸部X線檢查結果恢復正常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胃腸不適、皮疹等不良癥狀的發生率相對于對照組更低(P<0.05)。結論:相對于常規療法,抗生素序貫療法所獲取的臨床效果則更為理想,是一種安全、有效、生物利用率極高的用藥方式。
抗生素;序貫療法;小兒肺炎;支原體;療效評估
小兒處于生長發育過程中,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較低,易受外界病菌的侵襲,進而引發不適病癥[1]。支原體感染引發的肺炎是小兒的常見病癥,發病后患者會出現咳喘、發熱及肺紋理改變,甚至出現呼吸衰竭,威脅患者生命[2]。現以80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為觀察對象,探討、分析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在此類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2014~2015年在我院接受支原體肺炎治療的10歲以下的患者中篩選出80例。對照組為2014年在我院采用阿奇霉素常規療法治療的40例患者;實驗組為2015年在我院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的40例患者。對照組患兒年齡1~9歲,平均(5.2±3.1)歲;其中男22例,女18例;病程為2~13d,平均(5.4±2.3)d。實驗組患兒年齡1~10歲,平均(5.5±2.8)歲;其中男21例,女19例;病程為2~11d,平均(5.6±2.5)d。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常規消炎、止咳、平喘、退熱、抗感染,調整體液酸堿度及水電解質平衡,必要時進行吸氧,維持血氧飽和度。對照組: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療劑量為10mg·kg-1,應用無菌葡萄糖注射液將藥物稀釋至0.1%時進行靜脈滴注,每天1次。實驗組: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療劑量為10mg·kg-1,應用無菌葡萄糖注射液將藥物稀釋至0.1%時進行靜脈滴注,每天1次;連續治療3d后改為同種藥物的口服劑型進行持續性治療,治療劑量為10mg·kg-1,一天服用一次。
1.3 效果評價
1.3.1 綜合不適癥狀、體征及檢查結果的改善情況,對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整體評價;臨床治愈:不適癥狀及體征已全部消除,肺部無陰影;顯著:不適癥狀及體征大部分已消除,肺部無暗影;一般:不適癥狀有輕微改善,肺部陰影有縮小趨勢;無效:不適癥狀未見改善甚至加重,肺部陰影沒有縮小趨勢;治療有效率=臨床治愈率+顯著率。
1.3.2 患者晚餐后禁止進食,次日晨起采集空腹靜脈血5mL,乳膠凝集比濁法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含量,酶聯免疫法檢測白細胞介素6(IL-6)含量。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s-CRP及IL-6的含量變化。
1.3.3 統計所有患者治療過程中發熱、喘咳、肺部啰音等臨床表現的消失時間,統計肺部影像檢查結果恢復正常及平均住院時間,對比兩組患者胃腸不適、皮疹、肝腎功異常等不良癥狀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2.1 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見表1。

表1 組間綜合療效對比[n=40(%)]
2.2 用藥前,兩組患者hs-CRP含量無顯著差異(P>0.05),用藥后,所有患者的hs-CRP含量與治療前對比均顯著降低(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用藥后,實
驗組hs-CRP含量是(2.7±0.9)mg/L, 明顯低于對照組(13.6±2.5)mg/L(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見表2。

表2 患者用藥前、后hs-CRP含量對比,單位:mg/L)
2.3 用藥前,組間IL-6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用藥后,所有患者IL-6水平與用藥前相比均有顯著降低,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用藥后,實驗組的IL-6水平為(7.2±2.4)mg/L,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1±3.3)mg/L,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L-6水平對比,單位:mg/L)
2.4 治療后,實驗組發熱、喘咳、肺部啰音等不適癥狀解除時間及胸部X線檢查結果恢復正常時間依次為(2.7±1.2)d、(4.5±1.8)d、(4.3±1.5)d、(5.5±2.2)d,實驗組的各項結果更加理想,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平均在院治療時間為(6.6±2.4)d,相對于對照組其恢復速度更快,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4。

表4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單位:d)
2.5 治療過程中實驗組無肝腎功異常病例出現,對照組有1例患者出現肝腎功異常;且綜合各項癥狀及體征后得出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5%,明顯小于對照組的35.0%,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5。

表5 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40,(%)]
支原體肺炎是小兒多發病癥,發病后患者會具有惡心、喘咳、皮膚瘙癢及畏寒等不適表現,病癥危重時甚至會并發呼吸道痙攣、胸腔積液等危急癥狀,危及生命安全。支原體肺炎的病原菌為肺炎支原體,此種病菌不歸屬于細菌及病毒中的任何一種類型,主要經由呼吸作用侵入體內[3]。肺炎支原體感染不僅會引發相關性肺炎,還會侵襲患者免疫組織,并發癥發生率較高,病癥反復難愈、治療難度大。臨床中支原體肺炎患者多采用長期應用抗生素的方式治療,以達到阻滯病菌繁殖、抑制炎癥反應的目的。為了達到較高的血藥濃度,維持顯著的治療效果,靜脈滴注是主要的用藥方式[4]。反復穿刺所形成的刺激,及大劑量藥物的長期應用會進一步損傷患者的免疫系統,在治療的同時也會引發嚴重的不良反應[5]。因此,當序貫療法被提出并落實到抗生素的臨床應用中后,取得了理想而顯著的臨床效果。抗生素序貫療法是指在治療過程中轉換治療藥物的劑型,選用半衰期較長、生物利用度接近注射劑的抗生素口服制劑,以在繼續治療過程中代替注射劑[6,7]。文中對照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常規療法治療,雖然能夠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但長期靜滴阿奇霉素會誘發嚴重的不良反應,延長用藥時間、增加經濟負擔、激發患兒的排斥心理。文中實驗組患者采用序貫療法,在病情穩定、得到基本控制后改用同種藥物的口服制劑。這不但可以降低血藥濃度,減少長期大劑量應用阿奇霉素所引發的不良反應,還能夠將血藥濃度長時間維持在最小抑菌濃度以上,以保證治療效果[8,9]。文中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與對照組之間具有統計學差異,且無肝、腎功能損傷。說明,改善傳統的用藥方式,應用同種藥物治療時,在恰當的時機轉換藥物劑型能夠取得更加理想的臨床療效,序貫療法在臨床治療中極具推廣意義。
[1]李薇.評價紅霉素、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與單用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29:191-192
[2]秦微,黃婉儀,馮遠征,等.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4,17:68-70
[3]劉慧敏,陳富超,李春雷,等.痰熱清注射液聯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醫藥導報,2014,9:45-50
[4]陳嘉慧,印根權,余嘉璐,等.紅霉素與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8:587-589
[5]趙文霞.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19:3951,3953
[6]李孔珍,李孔英.阿奇霉素序貫療治療在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中的實效性探究[J].現代實用醫學,2015,7:857-858,870
[7]杜天仁,賴延忠.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4,19:63-65
[8]文金蓮.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兒童支原體肺炎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30):36-37
[9]吳偉東.阿奇霉素聯合紅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2):35-354
李飛(1981~)男 ,遼寧沈陽人,碩士,主治醫師。
R725.6
B
1008-0104(2016)06-0146-02
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