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蓮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CT室,廣東 佛山 528000)
?
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李雪蓮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CT室,廣東 佛山 528000)
目的:探究對于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的科學預防及護理對策。方法:選取我院2014-05~2015-05收治的實施CT增強掃描的病患122例,依照隨機方式將其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每組均為61例。對常規組病患實施常規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措施,對研究組病患實施優質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措施。結果:研究組病患的不良反應預防及護理效果明顯比常規組病患好,且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實施優質預防及護理干預措施可獲取較好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保障病患生命安全。
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預防;護理
在CT診斷技術中,CT增強掃描的應用較為常見,可幫助提升臨床疾病診出率,做到針對疾病的早發現及早治療。所以,在臨床疾病診斷中,該技術的應用越發頻繁。在該技術的應用中,造影劑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對于保障病患的生命安全而言,極為重要。為了探究對于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的科學預防及護理對策,文章選取了我院2014-05~2015-05收治的實施CT增強掃描的病患122例,對其展開觀察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選取對象為122例實施CT增強掃描病患,均為我院2014-05~2015-05收治。依照隨機方式將122例病患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每組均為61例。其中常規組男36例,女25例,年齡7~73歲,平均(46.1±1.6)歲。研究組男39例,女22例,年齡7~75歲,平均(46.3±1.6)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和病情危急程度等上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且兩組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協議書。
1.2 方法
1.2.1 常規組預防護理方式
對常規組病患實施常規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措施,主要包括:健康宣教、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心理護理等。
1.2.2 研究組預防護理方式
對研究組病患實施優質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措施,具體操作為這么幾點。
1.2.2.1 預防措施。①掌握病史。在應用碘造影前,需詳細詢問病患病史,有無過敏史[1]。對于存在碘過敏史病患,應嚴禁應用該造影劑掃描。針對存在嚴重心、肺、腎功能損傷;急性胰腺炎;癲癇病患,在原則上禁用碘造影劑,但可在嚴密觀察下慎用。②預防滲漏。在CT增強掃描中,主要是在較短時間內向病患靜脈注入大量造影劑,對其血管會造成較大的刺激性影響,極易導致滲漏狀況出現。在對皮下組織造成刺激后,易出現軟組織腫脹狀況,嚴重時導致功能障礙,加重病患痛楚。所以,需加強滲漏預防工作。在CT增強掃描處理中,碘造影劑的注入應盡量選取彈性佳且較粗的血管,主要為上肢靜脈,如手背、肘正中處等。在對老年病患實施穿刺處理時,需盡量選取前臂正中靜脈。③盡量選用非離子型碘造影劑,如碘普羅胺。由于該類造影劑在應用中具有低滲透、低毒性的優勢,因此具有極強的神經血管耐受性,在應用中的安全可靠性極強。④在增強掃描當日需保持空腹,進而幫助避免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造影劑的保存需置于35~37℃恒溫箱中,盡量接近人體體溫,減小造影劑粘稠度,避免變態反應出現。
1.2.2.2 護理措施。①掃描前護理。在CT掃描前,需查看掃描器械能否正常運作,并查看掃描室內的搶救藥物及配備物是否齊全[2]。在應用掃描器械之前,需對其做全面消毒處理。與此同時,也需制定好多個應激預案,避免意外狀況出現。另外,還需加強對病患的心理輔導,加強與其及家屬的交流溝通,指導其了解基本的掃描及治療狀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消除負性情緒。在術前還需注意控制飲食,補充水分[3]。②掃描中護理。嚴格規范掃描操作,在靜脈穿刺前,選取大、直且彈性強血管,采用20G留置針,避免藥液外滲狀況出現。在碘造影劑注入前,需考量其自身狀況,對注射速率、用藥量予以科學調整。嚴密查看病患造影劑注射中是否存在不適狀況。與此同時,將病房溫濕度控制于適宜范圍內,保障空氣流通,提升病患耐受力。③掃描后護理。在掃描結束后,需嚴密觀察病患不良反應發生狀況。一旦發現異常,需將具體狀況報告給臨床醫師,積極及時采取科學處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病患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觀察,分析研究預防及護理干預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2.1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兩組病患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見表1。

表1 兩組病患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61,(%)]
通過對表格的對比分析后發現,研究組病患的不良反應發生率3.28%要低于常規組的6.56%,且兩組存在差異極為明顯化(P<0.05)。由此表明,針對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實施優質預防及護理干預措施可獲取較好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兩組病患的護理滿意度對比,見表2。

表2 兩組病患的護理滿意度對比[n=61,(%)]
通過對表格的對比分析后發現,研究組病患的護理滿意度96.72%要高于常規組的85.25%,且兩組存在差異極為明顯化(P<0.05)。由此表明,針對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實施優質預防及護理干預措施可幫助全面提升護理質量,保障病患生命安全。
在對病患實施CT增強掃描處理中,其不良反應主要是指因造影劑導致發生的生理、特殊、抗原抗體反應等。通常在CT增強掃描中所選用的為含碘造影劑,若出現不良反應,需立即停止掃描檢查。若不良反應為輕度,可在經10~30min后自行消除;若不良反應為中、重度,則需給予護理干預措施。針對碘造影劑導致的不良反應,加強對其的優質綜合化預防護理干預處理極為重要。醫護人員需在工作中加強警惕,遵循正確的規章制度,遵醫囑開展工作。對于病患不良反應實際狀況詳細記錄,積極學習全新的護理知識及技術,進而提升CT增強掃描診斷準確率,并加強對于病患不良反應的嚴密觀察及對癥處理,進而幫助保障其生命安全[4]。在本次研究中發現,研究組病患的不良反應發生率3.28%要低于常規組的6.56%,而其護理滿意度96.72%要高于常規組的85.25%,且兩組存在差異極為明顯化(P<0.05)。由此表明,針對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實施優質預防及護理干預措施可幫助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全面提升護理質量,保障病患生命安全。
[1]耿旭,劉海霞,孫靜華.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15):1390-1391
[2]張榮.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的預防和護理[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7):64-65
[3]曹孝蘭.CT增強掃描過程中碘造影劑引起的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對策[J].繼續醫學教育,2014,28(02):44-45
[4]余敬,王青.CT增強掃描中造影劑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J].黑龍江醫藥,2013,(06):1133-1134
[5]趙宏然,趙海.碘海醇與復方泛影葡胺在影像學檢查中副反應對比分析[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0,33(2):49
[6]劉曉輝,宋立疆.全自動造影劑注射器在腹部螺旋CT增強檢查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藥科學,2007,30(1):13
李雪蓮(1975~)女,廣東佛山人,本科,主管護師。
R445.3
B
1008-0104(2016)06-0133-02
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