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春鳳,陳廷玉,王麗敏,白 雪,王淑秋,楊緒華
(佳木斯大學基礎醫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
應用型實驗教學新模式在“卓越計劃”實施中的應用
盧春鳳,陳廷玉,王麗敏,白 雪,王淑秋,楊緒華
(佳木斯大學基礎醫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根據“卓越計劃”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對本校的臨床醫學專業實驗教學模式進行了嘗試性改革,提出并采用了應用型實驗教學新模式,實施效果表明該模式能激發醫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提高綜合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醫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該模式是一種適合“卓越計劃”培養目標要求的實驗教學新模式,值得借鑒和推廣。
應用型實驗教學模式;卓越計劃;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卓越計劃”的核心與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1],基礎醫學的實驗教學是培養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而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存在許多弊端,難以滿足“卓越計劃”對創新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2]。所以,在借鑒國內、外高等學府實驗教學改革的先進經驗的基礎上[3~8],并利用本院的黑龍江省基礎醫學實驗示范中心的有利條件,對本校的臨床醫學專業卓越班的實驗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嘗試,提出了應用型實驗教學新模式,并在2012級臨床醫學專業卓越班藥理學實驗教學中進行了實施,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1.1 研究對象
以2012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選卓越班(30人)作為新模式組,另從普通班中隨機抽取1個臨床醫學專業班(52人)作為對照組。兩組學生在入學成績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試驗過程中兩組學生由同一教師授課,除了實驗教學模式不同以外,其他均相同。
1.2 方法
對照組的實驗教學: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實驗教學授課;新模式組的實驗教學:采用應用型實驗教學新模式對學生進行實驗教學授課。應用型實驗教學新模式的根本原則是以學生為主體,旨在培養醫學專業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醫學專業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學期結束后對新模式組和對照組進行實踐考評,并在新模式組中發放調查問卷,以評價新的實驗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
1.3 實施效果評價
實踐考評:第一部分,兩組學生采用同一試卷進行統一考試,試題分四部分:①客觀型題(所占比例為30%),主要考評學生對實驗基礎知識及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②主觀型題(所占比例為30%),主要考評學生對實驗基本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③設計型題(所占比例為20%),主要考評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④創新型題(所占比例為20%),主要考評學生的創新能力。兩組間考試成績的差異用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第二部分,調查問卷:對新模式組(卓越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表為自主設計的調查問卷,結束后對調查結果進行總結分析[9]。
2.1 成績分析結果
考試結束后由同一教師閱卷,對照組與新模式組的評分標準相同,考試成績兩組間的差異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分析,見表1。新模式組學生的平均成績顯著增高,與對照組學生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尤其是新模式組學生的設計型題和創新型題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P<0.01),但是兩組學生客觀型題的得分相比無明顯差異。成績分析結果表明,應用型實驗教學新模式明顯增高學生的設計型題和創新型題的成績,提示設計型題、創新型題能夠提高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表1 對照組與新模式組考試成績±s,分)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1。
2.2 問卷調查結果
對卓越班(試驗組)學生就應用型醫學專業實驗教學新模式的教學效果發放了調查問卷30份,實際收回調查問卷30份,學生對應用型醫學專業實驗教學新模式的評價,見表2。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應用型醫學專業實驗教學新模式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調動學習積極性、培養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專業技能及實驗操作能力、增強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及提高溝通能力、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

表2 學生對應用型醫學專業實驗教學新模式的評價結果
為了滿足“卓越計劃”對創新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10],對本校的臨床醫學專業卓越班的實驗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嘗試,提出了應用型實驗教學新模式[11]。在實驗內容設置上增加了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的比例,并開展了一些探索性實驗,引入了典型病例分析。目的就是以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和探索性實驗為核心,增加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提高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思維能力;以典型臨床病例為切入點,培養學生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實驗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師生互動的“雙主”原則。利用基礎醫學實驗示范中心這個平臺,采用自助式實驗室模式,并利用開放實驗室,打造“創意空間”亮點,以創新素質教育為主線,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實驗教學中針對不同的藥理學實驗教學內容,應用PBL和CDIO等不同的教學模式與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醫學生的創新能力。另外,為了能客觀地評價學生對藥理學實驗的基礎知識、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水平,我們建立了多元化的評價指標體系,全面考核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這種多元化的評價指標體系,能全面考評學生的實驗的全過程及結果,這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專業技能及實驗操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引導醫學專業學生由傳統的學習考試型模式向思考創新型模式轉變。
總之,應用型實驗教學新模式在2012級臨床醫學專業卓越班藥理學實驗教學中的實施效果表明:該模式能充分調動醫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醫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醫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醫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12,13],是一種適合“卓越計劃”培養目標要求的實驗教學新模式,值得借鑒和推廣。
[1]林健. 談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引發的若干變革[J]. 中國高等教育, 2010, 17:30-32
[2]馬先婷, 斯海林, 楊亞璪. 面向卓越計劃的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 中國電力教育, 2013, 14:120-121
[3]張學洪. 創建實踐教學平臺 提升學生創新能力[J]. 中國高等教育, 2012, 6:25-27
[4]楊棉華, 何萍, 鄭少燕, 等. 國際化視野下卓越醫生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13, 1:1-4
[5]卿上樂, 吳朝建. 基于“卓越計劃”的全開放實驗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 2013, 23(3):97-100
[6]魏祥東, 鄒慧玲, 鐵柏清, 等. 基于卓越計劃的新型實驗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 教育與教學研究, 2014, 28(12):74-77,100
[7]趙蓉蓉. 德國大學卓越計劃的發展路徑及啟示[J]. 繼續教育研究, 2015, (12):121-122
[8]陳韶飛. “卓越計劃”下LBL+PBL+CDIO多模式在電工學教學綜合應用中的研究[J]. 高教學刊, 2016, (2):43-44
[9]盧春鳳, 王麗敏, 白雪, 等. 藥理學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法和比較教學法的靈活運用[J].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1, 34(5):59
[10]屠立忠, 陳洪, 高成沖, 等. 以“卓越計劃”為載體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J]. 南京工程學院學報, 2015, 15(2):71-73
[11]王秋威, 張鵬霞, 蔡連順, 等. 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卓越醫生”實驗教學模式探索[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13, 6:57-58
[12]霍學慧, 王建華, 郭風法, 等. 改革實驗教學模式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1, 30(3):278-279, 286
[13]張林香, 王忠德, 王俊文, 等. 針對卓越工程師培養深化改革實驗教學體系[J]. 教育學術月刊, 2012, 1:107-108
Th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new appli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xcellence program”
LUChun-feng,CHENTing-yu,WANGLi-min,BAIXue,WANGShu-qiu,YANGXu-hua
(Basic Medical College,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7,China)
Objective: To try to reform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of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 in our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xcellence program”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 Methods: The appli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new mode was put forward and applied. Result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s show that the new model can stimulate the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potential,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to cultivate medical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onclusion: It is a kind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training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excellence program”, and it is worth of reference and promotion.
appli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excellence program; practical ability; innovative ability
1.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編號:JG2013010509;2.佳木斯大學教學研究項目,編號:JYYA2012-005;JYYA2012-009。
盧春鳳(1969~)女,黑龍江佳木斯人,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G642.4
A
1008-0104(2016)06-0040-02
2016-06-14)